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华北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华北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了一套台地相-海陆过渡相-内陆湖相地层,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一套连续沉积的含煤岩系。利用有机地化分析测试资料,结合上古生界沉积背景与沉积相,从纵向和平面上研究了该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等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太原组、山西组煤系泥岩、煤岩为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探讨了上古生界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条件及主控因素,认为二次生烃时烃源岩生烃潜量越大越好,初始成熟度越低越好,地温梯度越高越好;其主控因素为生烃潜量和温度。最后指出二次生烃范围主要分布于谭庄—沈丘、倪丘集、鹿邑和襄城等凹陷。  相似文献   

2.
南华北南缘下寒武统优质海相烃源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在南华北南缘发现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层位上主要分布于东坡组(豫西)/雨台山组顶部(淮南)及凤台组下部(淮南),岩性为灰黑色含磷泥页岩、泥页岩、深灰色泥灰岩;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华北南缘大陆边缘及台缘斜坡区,海相泥页岩厚度呈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增厚的趋势。该套海相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1.7%),随厚度增大亦呈现变高的趋势,属Ⅰ型干酪根,热演化程度受重力滑动构造影响而偏高(R_o2.5%)。虽然厚度不大,但曾具有极强的生烃潜力,初步评价为优质烃源岩,是南华北南缘值得深入探索的海相天然气源岩。  相似文献   

3.
镇原—泾川地区邻近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湖盆沉积中心 ,上三叠统延长组暗色泥岩厚达 2 5 0m。文章利用前人资料和最新地化资料 ,论述了该区烃源岩地化特征 ,探讨了油气勘探前景。综合烃源岩地化特征认为 :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较高 ,有机质类型为Ⅱ1~Ⅲ型 ,是本区主力烃源岩。生烃强度、资源丰度、资源量显示延长组烃源岩具有形成中型油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地评价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三段烃源岩,对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其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含量、干酪根元素组成、干酪根显微组分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川西坳陷须三段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与Ⅲ型,但Ⅲ型有机质(腐殖型)占绝对优势;有机质主要处于成熟至高成熟阶段。川西坳陷须三段烃源岩发育,品质较好,以中等-好烃源岩为主,具有较强的生气潜力。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镇原-泾川地区邻近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湖盆沉积中心,上三叠统延长组暗色泥岩厚达250m。作者利用前人资料和最新地化资料,论述了该区烃源岩地化特征,探讨了油气勘探前景。综合烃源岩地化特征认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Ⅲ型,是本区主力烃源岩。生烃强度、资源丰度、资源量显示延长组烃源岩具有形成中型油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有效烃源岩层系主要发育在始新统核三下、上段咸水湖或盐湖相沉积时期,岩性主要为深灰、褐灰、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和白云质泥岩。核三下段和上段泥岩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60%和2.23%;核三下段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型,其次为Ⅲ型;上段主要为Ⅱ1型,其次为Ⅰ型和Ⅲ型,反映沉积环境的生标化合物以低Pr/Ph比值和高伽马蜡烷含量为特征;泥岩有机质成熟度Ro值介于0.5%~1.4%,主要处在生油阶段,现今门限深度约为1820m。在凹陷南部陡坡带和深洼区,核三下段底部最早在37Ma达到生烃门限,对应的深度约为2500m,温度约为100℃;上段顶部最早在23Ma达到生烃门限,对应的深度约为1950m,温度约为90℃。核二段泥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85%,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主体未进入成熟门限。  相似文献   

7.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多种分析方法,对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三工河组(Jts)和八道湾组(JIb)煤系烃源岩进行评价.分析表明,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都比较高,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评价为中等生油岩,八道湾组评价为好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辅以少量的Ⅱ2型;大多数有机质都处于生油门限内,其中西山窑组处于低熟阶段,三工河组烃源岩部分达到成熟阶段,八道湾组烃源岩基本都处于成熟阶段、为油气生成高峰期.通过对三大生烃次凹及三个层组生烃能力的对比研究,确立了八道湾组是焉耆盆地区域性主力烃源岩的地位;同时指出,七里铺次凹的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稍好、熟演化程度适中,和八道湾组类似也具备较大的生烃能力,是七里铺次凹油气源的有力补充.结合近年勘探成果,指出七里铺次凹两侧的构造高部位及斜坡带是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北部和丰盆地南缘露头泥盆系碳质泥岩、黑色泥岩样品有机地化特征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其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可溶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黑色泥岩,有机质类型好于黑色泥岩;碳质泥岩的热演化程度较低,处于未成熟阶段,而黑色泥岩处于高成熟阶段,主要与异常热作用有关;可溶有机质含量和热解参数都反映了泥盆系烃源岩仍有较高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9.
华北克拉通在涨西运动期及以前是统一的地块,由于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主要从西向东的构造挤压力和东部的构造拉张力联合作用,把克拉通分割成六个块体,从西向东为阿拉善,鄂尔多斯,山西,河淮,胶辽和北部的内蒙(古)。华北平原即河淮块体,没有统一的完整基岩,而是由众多断层切割成隆坳相间状态,北部称渤海湾盆地,南部为南华北盆地,而平原区还占据鲁西南隆起部分地区。平原中石炭-二叠系已发现“自生自储”的苏桥气田和“古生新储”的主主义少四段气藏。全区烃源条件良好,当前勘探工作的中心是选准突破口,以便找到大,中型气田,特别在南华北盆地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从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以及烃源岩厚度展布特征人手,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烃源岩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指标,对飞仙关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烃条件较差,但在川东部分地区具有局部生烃能力。图6表l参7  相似文献   

11.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分布广泛,烃源岩厚度稳定,有机质丰度高,多为Ⅱ2—Ⅲ型。经历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差异性构造运动改造,致使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参差不齐,这是南华北地区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选区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从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入手,通过对造成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异常的因素分析,认为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异常热演化以深成热变质作用为主,中生代普遍发生的地壳热隆升造成了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作用是造成局部地区热演化程度较高的根本原因,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及重力滑动作用对热演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有效油气资源分布于围绕现今高演化区的边缘带,即洛阳伊川—巨陵襄城—鹿邑—谭庄沈丘—倪丘集—颜集等地区,是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上扬子地台北缘古生界海相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扬子地台北缘古生代广泛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泥质岩。通过对16条沉积剖面系统采样,结合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认为该区有效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二叠统、下志留统下部、上奥陶统和下寒武统地层中;烃源岩以I型、Ⅱ 型为主,生烃能力较强,未丧失生气能力。综合评价认为下寒武统及下二叠统是区内的主力烃源岩;下志留统下部及上奥陶统在局部地区可能存在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层段。  相似文献   

13.
南华北盆地通许地区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保存较全,天然气成藏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类似。 运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理论,分析南华北盆地通许地区上古生界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圈闭 形成期与天然气运聚成藏期的匹配关系,明确该区天然气勘探前景。 研究表明:通许地区石炭系-二 叠系发育一套良好的区域性烃源岩,煤层发育,平均有机碳的质量分数为 62.9%,平均有机质成熟度为 3.34%,有机质类型属于Ⅱ2 型;储集岩主要为大面积分布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岩,平均孔隙度为 2.7%, 平均渗透率为 2.25 mD,发育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上、下石盒子组泥岩发育,饱和气时突破压力为 5.88~ 9.80 MPa,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致密砂岩岩性圈闭为该区最有利的圈闭类型;圈闭形成于烃源岩主生排 烃期以前,源-储匹配关系好,具有良好的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尉北缓坡中南部是致密砂岩岩性圈闭气 藏发育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南华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该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在较全面收集和补充实测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最大热解峰温(Tmax)、孢粉色变指数等古温标数据,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呈不均一性,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结合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古构造演化分析、裂变径迹和岩浆岩测年等,认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与生烃史,总体上可划分为早期生烃型、早-晚期生烃型和持续生烃型3种生烃热演化类型。上古生界有机质早期主要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是局部热演化异常增高的主要原因;中生代中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是太康-济源古生界区域性高热演化形成的主控因素。从热演化研究的角度考虑,寻找具备二次生烃和成藏、保存条件的上古生界,是南华北具现实意义的勘探方向,主要分布在中-新生界凹陷的较深部位,如倪丘集凹陷中部、谭庄-沈丘凹陷中部等。  相似文献   

15.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成岩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露头、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分析,对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和B期,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破裂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特别对长石和碳酸盐岩的溶蚀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的成岩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地层较发育,勘探程度低且具备页岩气成藏的可能性。基于野外剖面实测及定点采样、岩石热解实验、有机碳测定、镜质体反射率测试与分析等方法,结合岩心资料,综合分析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区内须家河组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主要为 1.0%~2.0%,总体上达到一般-较好的生气标准;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Ⅱ2 型次之;有机质成熟度主要为 0.8%~1.7%,部分高于 2.0%,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 通过系统对比区内须家河组各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孔隙度、埋藏深度、有效厚度等地质参数,评价出区内须五段与须三段均为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7.
保山盆地上第三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气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盆地上第三系羊邑组和南林组属于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暗灰色泥质烃源岩厚度为400~1 000m.根据8口井98个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统计,泥质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为0.85%,游离态烃和裂解烃量(S1 S2)为0.81~92.05 mg·g-1.镜检、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物分析资料表明,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含少量腐殖型,热演化程度处于未成熟阶段.根据生物气的形成条件和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应用有机碳产烃率法分别计算了羊二段、羊三段和羊4-南林组的产气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南华北盆地中牟-温县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太原组页岩气吸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并建立了温-压吸附综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上古生界太原组页岩兰氏体积高,吸附能力强,但山西组页岩兰氏压力高,更有利于页岩气脱附解吸;②页岩吸附气量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受控于深埋作用下的温压条件及相态传质作用;③温度对页岩吸附能力影响显著,温度升高可导致吸附气质量体积和兰氏体积衰减系数下降,但当埋深大于3 731 m时,温度对吸附量的控制作用明显减弱,而深埋条件下兰氏压力较大,使得降压解吸过程中高压段更利于甲烷解吸。因此,研究区北部深层(埋深> 3 500 m)页岩气仍然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该研究成果对深层页岩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31(9):1306-1315
为深化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地质认识,以有机地球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手段,分析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生烃能力,利用埋藏史—热史分析,探讨了生烃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霸县凹陷的文安地区、武清凹陷和大城凸起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其次是廊固凹陷北部地区,深县凹陷、束鹿凹陷相对较低;冀中坳陷东北部上古生界煤层显微组分以文安地区壳质组含量为最高,平均达29.1%,壳质组含量大于20%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80%以上;生烃热演化经历了低成熟阶段、二次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和过成熟干气阶段;在白垩纪末,煤系烃源岩埋藏深度约为1 200~2 000 m,RO值为0.5%~0.7%,达到一次生烃状态;在古近纪末,煤系烃源岩最大埋深>7 000 m,超过中生界最大古埋藏深度或古温度,开始二次生烃,资源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岩石热解实验、显微镜下观察、有机元素分析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分析方法,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探1井中生界和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有机质处于过成熟阶段,气态烃生成能力较强,综合评价为差烃源岩;中生界延长组和延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液态烃生成能力较强,综合评价为中等烃源岩。古生界有机质原始生物组合中陆源植物和水生生物含量相近,在湖相还原条件下堆积和保存;中生界有机质原始生物组合中陆源植物稍占优势,在湖相弱还原——还原条件下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