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不足,针对人才引进、日常管理和人才流动等问题,本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和完善人才成长环境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实践环节不突出、专业融通度不高及协作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及机械工程专业服务企业特点,以各类项目为驱动力,融合项目中所需专业,探索并形成了基于“项目驱动-专业融通-多导协同”的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搭建了基于典型产品的区域内产教融合平台,选择了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并围绕典型产品的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链;开展了基于产教融合平台的项目合作与产学对接,通过与典型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形成了多导师稳定团队和阶梯硕士生攻关队伍,以项目为纽带,充分利用导师团队的实践创新资源,带领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问题,实践反馈理论,从而加强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及不同专业互补和协作竞争;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等项目提升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即实现了从产教融合平台、技术链项目合作与产学对接进行宏观性规划;然后再分别从导师团及学生阶梯队伍、各类型项目进行微观探索;最后按照专业实际情况,以“点-线-面”逐步实施并修正,为地方应用型院校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实践创...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校企协同体育人落地性较差、工程认证背景下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等问题,以烟台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阐述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举措,提出包含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科技创新、“双师多能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在内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该体系能够将工程认证理念融入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提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是面向生产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员,分析了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人才岗位的就业范围,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就业市场,提出了一些保障学生就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指出了机械类本科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介绍了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在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设置等方面阐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选题以机电类为主同时兼顾多样性、组织形式以课题小组为宜、重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建议和措施,克服传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若干弊端。 相似文献
10.
<工程力学>是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针对高职类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采用行为导向法与习题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分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面临的挑战以及目前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3+1"人才培养模式及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一些列的改革与探索。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培养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机械类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其四年学习的一项综合检验,是与其工作接轨的一个重要纽带。在目前大幅扩招的背景下,保障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各界关注的大问题。针对近年来机械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水平下滑这一现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方案,从选题、开题、设计过程、结题和总体质量五个方面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对论文评分要素,教师评分百分比,最终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从而通过构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来保障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机械专业,需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机电工程系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通过十年的本科教育探索和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良好反应证明此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