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已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配置与有效管理,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以超采系数、地下水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指标为评价指标,运用GIS对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计算与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房山平原区一般超采区面积215.7km2,严重超采区面积231.5km2,禁采区面积139.9km2。该评价结果为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阿克苏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在分析阿克苏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按开采系数法和水位动态法对地下水超采面积划分进行了探讨,提出阿克苏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为11 979 km2,为保护和有效遏制阿克苏市地下水资源无序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雷米  周金龙  魏兴  张杰  范薇 《人民黄河》2021,(2):100-105
为了解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回归模型对地下水水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以及冲积平原的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地下水压采)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相似文献   

4.
本次根据水利部《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技术大纲》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以评价期2001-2015年均地下水位变化速率、水质类别变化以及1955-2015年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空间统计叠加分析技术,采用多种评价等综合方法进行超采区划分.结果表明:北京市平原区(含延庆盆地)内严重超采区面积为3 422 km2,一般超采区面积3 191 km2.并根据地下水超采状况和地下水管理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地下水分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某县因受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长期以来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及空间开采不均衡性,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危及城乡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于此分析研究此县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对策,通过对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分析,确定超采区面积及超采量,揭示浅层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综合分析影响浅层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总体思路,研究制定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主要对策,最后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主要效益进行简析。分析研究针对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实施综合治理的对策有助于为类似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超采区评价是检验超采综合治理成效的有效手段。通过介绍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和引发问题法划分天津市超采区过程,为超采区评价提供参考作用。而天津市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来,严重超采区面积有所减少,地面沉降总体趋缓,不同沉降量区域面积大幅减少,地下水位稳定回升,河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为“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情况等的变化以及超采区治理的实施,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河西走廊超采区面积13 156.96km~2,2016年减少为8 210.66 km~2,减少37.6%。研究显示,2006—2016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地表水来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有密切的关系,2001—2016年河西走廊降水量变化不大,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减少。开采量减少和地表水来水量增加是超采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尔滨市市区共50眼地下水监测井连续6年的水位数据分析,结合Arcgis和surfer等软件绘制了哈尔滨市2016-2021连续六年地下水位等值线和超采区范围。并探讨了使用克里金法进行高线绘制的思路方法,且分析了哈尔滨市地下水状况和水位动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确定影响地下水水位变化的相关因素,建立了单县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幅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保证率年降水量条件下和不同比例减少超采量条件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其成果为研究黄泛平原的地下水动态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了某灌区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经过模型检验、参数反演,确定了水力参数和入渗补给系数.进而对灌区地下水的集中可持续开采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预测,在满足地下水位控制标准的前提下,确定最佳的开采方案.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方便,结果合理,且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灌区地下水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城区水资源联合调度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完成。利用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水量调度,模型根据第二松花江城区段当前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与未来时段用水要求,在预测来水基础上,通过水量平衡计算,给出吉林市各水厂供水量、地下水抽水量、市界断面过水流量、供水区可供水量与亏水量等相关调度建议,利用模型模拟,完成吉林市城区水资源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13.
徐州城市供水水源地降落漏斗演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州市岩溶水强烈开采形成明显的水位降落漏斗,引发了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水源地水位降落漏斗形成演化的分析,得出研究区水位漏斗演化的3个阶段:增采阶段-水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控采阶段-水位平稳(20世纪90年代)、压/禁采阶段-水位回升(2000年以来);地表水资源缺乏、城市生活及工业发展过度依赖岩溶水,城市化面积增大、有效入渗补给量减小,矿坑疏干排水、增大岩溶水排泄量等为水位降落漏斗形成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岩溶水开采量、年平均降水量、土地硬化面积与漏斗水位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得出岩溶水开采量为岩溶水水位持续下降及漏斗形成与演变的主导因素。提出岩溶水超采情况下的水资源保障对策:控采岩溶水,制定不同管理目标下的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扩大岩溶水水源涵养区;利用采空区修建地下水库等,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矿井水及城市雨水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14.
Groundwater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hird Aquifer in Tianjin City,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re than 70 % of Tianjin city’s water supply comes from groundwater. As water demand increases, this reliance on groundwater has caused serious ge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eawater intrusion. The third aquifer is the main water supply aquifer for Tianjin city. According to supply conditions, water abundance, exploitation conditions, and water quality of the third aquifer, the typ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protection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demand, and utiliz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overall scheme about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 groundwater in Tianjin has been divided into seven function areas. After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like water abundance, exploitation intensity and well density, risk factors have been classified using AHP and GIS. The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risks was built. Using this model,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risks of the third aquifer in years 2015, 2020, and 2030 have been foreca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grade of this aquifer in 2015 is higher than now, while lower in 2020 and 2030. But the risk grade of the 3rd and 4th aquifer increases, since the water yield of this aquifer must still meet a certain amount to support the basic demand of this city.  相似文献   

15.
河北平原在严重缺乏淡水的同时,也蕴藏有大量的地下咸水,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咸水已成为缓解河北平原水资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地下咸水的开发利用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模式。大量的实验证明,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咸水,使咸水水位降低到合理水平,可以:避免地下水的无效蒸发,增加水资源量;增强调蓄能力和抗旱防涝能力;促进浅层咸水淡化,改造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对淡水资源的威胁。经计算,若将地下咸水水位降低到10m,在避免海水入侵的情况下,河北平原将有54×10^8m^3的咸水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辽阳首山地区由于地下水长时期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区,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研究了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水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条件、水质等进行分析后,认为在首山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明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变化及主要原因,本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分析了2001—2019年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基于地下水位变化空间差异,采用交叉小波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降水及地下水开采对不同区域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2001—2019年间地下水大体流向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地下水位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下降区域面积为1.86万km~2,占整个研究区的83.97%,地下水位的整体下降与水田面积迅速扩张有关。水位上升区地下水位与降水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85,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中东部水位明显下降区地下水位与降水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相关,相关性较差,而水位与地下水开采在年周期上存在显著共振关系,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09。研究区中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受降水影响,灌区内地下水位小幅下降区域水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略大于受降水影响。本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和指导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套平原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和经济集中于城镇,地表水漫灌导致了土壤盐渍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评价地下水可持续性已经成为该地区发展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地下水可持续性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利用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后套平原地区地下水开采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来选择评价指标,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了评价单元上的地下水可持续性水平。结果显示,黄河南岸和东北部地区可持续性最差,中部北部地区可持续较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的行政区位于杭锦后旗和五原县北部,而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可持续性差,荒漠化严重,不宜再继续发展耗水产业。  相似文献   

19.
针对滨海含水层的复杂性,以北部湾经济区合浦盆地地下水资源应急潜力评价为例,通过概化出合浦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采用SEAWAT模块建立了合浦盆地变密度地下水流与溶质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的基础上,假设2025年10月出现极端干旱,在保证不发生海水入侵的条件下,获得了度过整个枯水期各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应急潜力。结果表明:合浦盆地地下水资源应急潜力为83.13万m~3/d,集中开采区中心地下水水头下降3~8 m, 2 a后水位基本恢复;集中开采区降落漏斗远离海岸线,不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该方法将滨海水源地地下水应急供水预测和盆地的水文地质结构及当地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为合浦盆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