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已经成为城市地下交通发展规划的新趋势。基于网络通风理论和通风设计标准,建立了一维隧道内压力平衡模型。以武汉市城市地下道路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自然风阻力作用对多点进出地下道路通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多点进出地下道路按照设计规范推荐的自然风速进行通风设备配置,不完全能提高隧道整体设备配置的安全性。在隧道运营中应结合隧道自然风速和隧道平均车流速度变化,进行通风设备的运行控制。在典型自然风速下,匝道和主线的长度变化对出口匝道的通风量影响显著,对入口匝道通风量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通风设计和隧道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受地面资源的约束以及人们对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地越来越重视利用地下道路来解决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在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匝道与地上的差异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工程案例,研究了城市地下道路的出入口匝道总体布置、出入口设置形式、变速车道、分合流端视距保障等方面的设计技术,并应用于苏州星港街地下道路。研究结果表明,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设计与地上道路存在差异,需要采用适合地下环境特点的线形指标以及交通安全设施,以提高行车安全,本研究也可为未来城市地下道路的出入口匝道设计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对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快速路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认识,丰富国内有关城市地下快速路人员逃生疏散通道的研究,通过火灾烟气模拟试验确定可用疏散时间(ASET),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上海北横通道的逃生通道仿真模型,通过对不同的逃生通道门宽与间距组合,入口和出口各设计208种方案,研究不同逃生通道设计方案的人员疏散效果。结果表明:多点进出型城市地下快速路最不利火灾场景下,随逃生通道间距减小、门宽增加,逃生通道的疏散效率不断提高,但门宽增加至1.4 m时疏散效率基本不再提高。结合实际场景研究,规范中的逃生通道间距设计应缩短,逃生通道门宽设计应增大,并给出上海北横通道泸定路枢纽段逃生通道设计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下道路的建设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地下道路横断面设计是控制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促进地下道路快速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地下道路横断面组成,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地下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标准.阐述了我国城市地下道路的功能定位和分类,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单车道和多车道两种典型的地下道路横断面布置型式,对地下道路机动车车道宽度的确定、横坡设计、紧急停车带设置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地下道路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城市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稀释CO需风量关键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并以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实测法对目前城市地下道路交通状况、机动车流综合平均CO排放因子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给出了相应条件下该隧道通风系统稀释CO需风量,该值仅为按现行公路隧道相关规范计算值的35%。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不能简单照搬公路隧道的标准或规范。  相似文献   

6.
缩尺模型与实际原型的相似性对于缩尺模型实验结果在原型上的推广和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相似理论可靠性,以某综合管廊电力舱为实际原型作为研究对象,按5∶1的几何缩尺比例建立缩尺模型;运用相似理论,推导出相似准则数,在忽略格拉晓夫数Gr的条件下,得到了实际原型与缩尺模型各边界条件物理参数的比例关系;通过Fluent软件分别对原型和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对原型与模型计算结果中的热力和动力相似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况原型与模型的温度、热流密度、速度和阻力系数均符合理论推导的比例关系,各参数误差均在工程允许的10%范围内,为后续指导实验进行通风优化研究以及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3)
通过对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内进行进行实测,获取道路内污染物浓度分布、车流量及交通风力等数据,计算不同车流量条件下自然通风对道路内污染物浓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作用和原则.分别从交通运输、生物物理、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在建设城市地下道路前作好工程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地下道路,可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提升地面空间品质,起到串联片区核心开发地块,分散交通压力的作用。以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核心区地下连通工程为背景,对地下道路设计中标准断面、分叉节点段、三通节点段的不同结构选型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泵房是现代城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泵房中污染气体的组成,通过对各种类型泵站通风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应区别不同类型泵房进行差异化设计的思路,同时提出了泵房通风系统改善的若干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实体实验模型,测试了4种工况下流场中2个断面的速度场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诱导通风系统速度场的变化规律,得出地下车库诱导通风系统作用下浓度场的可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通风工程设计经验进行总结,依据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对地下综合管廊通风工程设计方法及问题进行分析,使综合管廊通风方案更加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比较分析了各类通风方式,论述了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设计计算,设备选择与布置,系统控制模式等问题,为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综合管廊通风系统设计方案。针对综合管廊通风设计中通风分区长度设置、地下天然气管线和机房设置及综合管廊主体内结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为使水幕挡烟效果定量化,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以水幕动量比R、挡烟效率η为基准的水幕系统参数。采用FDS对5、10、15MW火灾规模下,不同喷水强度和纵向风速下50个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R越大,挡烟效率越低;三种火源功率下最佳有效挡烟动量比分别为4.35×103、2.44×103、2.10×103,并从微观上(流场)验证了水幕挡烟的有效性;得到三种火源功率下,最佳喷水强度分别为2.0、2.0、2.5L/(m·s),且水幕喷水强度增大,降温效果提高,但隧道能见度降低,挡烟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城市滨海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集约化利用滨海区域道路地下空间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深入分析了滨海区域道路及周边基础设施与滨海景观环境之间的问题,及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建设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文化娱乐设施、地下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及综合管廊解决城市滨海区域问题的意义,然后以青岛澳门路所在区域道路地下空间的开发为例,探讨滨海区域道路地下空间集约开发的模式及与周边地块的连通整合,为以后滨海区域解决交通和景观问题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集约化开发利用道路地下空间,为解决区域内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对拓展滨海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下车库处于诱导通风环境的感温型火灾探测器的工作过程,建立实体实验模型,分析火灾初期诱导通风系统对火灾探测器位置温度场影响,进而得出地下车库消防系统的火灾安全防治理论。相比普通型诱导器,智能型诱导器对地下车库火灾初期的防火减灾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当前城市地下道路发展现状和趋势。地下道路规模化、类型多样化、功能复合化和网络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发展智慧化技术。探讨智慧地下道路概念,提出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过程智慧地下道路特征,重点针对地下道路运营阶段,从感知、决策和管控方面分析各层次的主要建设内容。最后从分步实施角度提出地下道路智慧化的建设内容和方向,旨在为未来城市地下道路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世英  刘劲 《华中建筑》2007,25(5):144-145
随着我国私人小轿车的普及,很多大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在中心城区繁华的商业街和古城区修建高架桥又会破坏城市商业环境和古都风貌,而修建"自然采光通风的地下汽车通道"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地下城市综合管廊的特点,介绍了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几种形式,分析了自然通风、自然通风辅以无风管的诱导式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工程,计算了每200 m防火分区的通风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