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濮城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机理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濮城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下油层套管损坏已对油藏开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套管损坏等事故井较多。针对濮城油田断块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套管损坏因素多,套管损坏严重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大中型油气田矿场调查的资料,重点对造成油水井套管变形、弯曲、破损的各种因素及其生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油田开发实践中应避免或减少套管损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化,地层流体场和压力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因素导致套管的技术状况逐渐劣化,造成变形、破裂、穿孔、错断等套管破坏问题。而套管损坏会引起注采井网失调、剩余储量难以采出等问题,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本文对引起套管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套损井的修井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套损井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别古庄油田于1979年开发,由于液体腐蚀造成套管强度降低;同时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下沉,油层套管受挤压,修井作业过程中外力作用以及油藏本身条件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套管变形、破裂、错断等,对油田开发后期注采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通过大修设备进行取换套、修套等,使一批套变套损井得到再生。但由于考虑安全井控因素,致使大修施工占地大,部分井场因老乡民房等影响无法上大修设备。该油田的J268井因浅层套管变形严重而导致停产,因井场受限无法进行大修。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引进了动力水龙头技术,与常规修井机配套组合,顺利实现了取换套施工,恢复了生产。本文就该井的施工技术思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分析,其成功经验为井场受限的疑难复杂井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大油田陆续进入开发后期,套管发生变形、破裂、错断现象越来越严重,油田套损井逐年增多,对油田的开发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油水井套管损坏的原因及修复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套管损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且给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总结套管损坏的类型及成因,除套管腐蚀损坏外,应力变化是导致套管损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对影响套管损坏的应力分析,笔者构思了一种期望可以减缓应力变化对套管影响的新的套管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因事故、套损、水淹等造成油井停产,油田整体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最大开发效益的获得。Φ139.7 mm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是集套管开窗、定向井钻井、小井眼钻井于一体的技术,主要用于报废井大修、老井挖潜,由于该项技术能有效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提高油田综合效益,并作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油气井工程技术在国内外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剖面设计、套管开窗、裸眼钻井等工艺方法,结合对姬塬油田实际应用情况的探索研究,为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导致套损的因素有很多,原因也比较复杂,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套管应力状态,并伴随着岩层物性的变化过程,为套变产生了客观条件,在岩层应力与应变变化大及套管易损部位造成套变,严重时套管断裂。其主要因素大概分为:断层活动、岩石性质、注水影响、超高压工艺措施的实施等因素。本文就文33块北部套损成因做如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油三厂所辖的文、卫、马、古等四个油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断块油气田,由于长达20多年的开发;受地质、工程和套管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套损井越来越多,套管的损坏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遏制井况恶化,恢复注采井网,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急需开展“油水井套管损坏防治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这个项目。  相似文献   

9.
套管损坏一直是困扰油田开发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套损井大量存在,将导致注采井网破坏,注采关系失衡,给油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套管变形和损坏井情况尤为突出。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套管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塔油田大面积开发,油水井套损的趋势逐渐加重。根据贝16兴安岭区块套损井的情况,从区块分布﹑岩性﹑射孔﹑注水开发等不同方面进行统计,找出相应的规律。结合苏德尔特油田油藏开发概况,得出泥岩吸水膨胀、蠕变及滑动造成套管损坏是苏德尔特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明确套损原因可为后期预防与治理套损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油田抽油井中,套管内都要分离出天然气,天然气在套管内容易被盗窃分子用简易管线接走,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的现状,开发研究了油井套管气直排装置。该装置有排气管、阀球、套筒、悬挂器组成,使其能将抽油井的套管气排入到出油管线上,避免天然气被盗,避免套管内的天然气影响抽油泵泵效。  相似文献   

12.
由于油田企业绝大多数生产活动在地下进行,因此其管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土地带来的不均匀荷载压力而造成射孔现象,最终使得油气井套管技术性能进一步下降。根据长期的研究表明,同种外径的套管,壁厚对抗挤压强度的影响远大于射孔的影响,壁厚越大,强度越大;射孔孔径、孔密对套管抗挤压强度有影响。笔者将从套管抗挤模拟实验入手,对套管抗压强度变化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油田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的举措,以期更好帮助各油田企业进行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冀中南部油田套管上窜的油水井不断增多,上窜高度不断增加,应用焊接加固等工艺已无法满足对套管上窜的治理需要。通过应用井口降套工艺,实现了套管上窜井降低油层套管高度,恢复油水井正常生产的目的,很好的解决了因套管上窜带来的油水井生产和作业施工安全隐患的问题。在67口套管上窜井上应用井口降套工艺,减少因套管上窜造成的作业施工106井次,减少影响原油产量2550吨,合计创造经济效益1238.2万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损害必定会对井下油气的开采以及井下作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套管的损伤常常会造成套管外串槽和漏失从而引发地层间串槽、注水能量分散等现象发生,结果会引起引起采油效率的降低与增产措施的失效。因此,套管伤害的检测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的技术可以综合反映套管的变化情况,确定内外层管柱的变化情况,为井下作业和油气开采提供准确的套管情况。本文将主要阐述四十臂井径成像及电磁探伤组合测井的技术在测井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到油田开发的中,晚期,油水井井下套管的损坏将越来越严重,克拉玛依油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加上长期的注采开发,套管故障井的数目也越来越多.不仅使油水井无法正常生产(尤其是分层开采井),给井下作业(尤其是分层作业)造成困难,而且直接降低井的使用寿命,影响油田开发井网的完善和最终采收率,给整个油田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实体膨胀管补贴技术适用套管损坏的任意井,能将补贴管在井下对接至所需长度,是修复套损井的一项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修井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油水井套管损坏问题始终伴随着整个油田的开发,尤其注水油田开采过程中,套管损害的几率和程度都大幅度提高,套管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油水井自身的正常生产,而且降低了连通井组的注采关系,同时造成作业施工难度增大,如何预防套管的损坏已经成为各大油田迫切解决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粘接》2019,(11)
我国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后期面临含水量高、油层分布不集中、等问题,使得开采情况复杂,产量低。动态监测技术能够对开采过程中的变化参数进行采集,从而指导油田开发过程。文章主要就过套管地层测试、过套管油藏饱和度监测、微地震监测技术三大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为有效的监控开发过程,合理调整开采计划,提高产率节约成本,为加强动态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濮凹陷文中油田投入开发以来,随着出砂的加剧和地层压力变化,套损井逐年增加,套管的损坏严重影响采油井正常生产及措施实施,目前已经成为了文中油田各个油藏开发管理区块后续开发和治理所必须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根据井下工具的受力状态进行疏松砂岩地层出砂因素对套管损坏机理探讨,以东濮凹陷文中油田历年井况大调查套管损坏资料为依据,在对出砂油井套管损坏形态、层位与射孔状况、岩石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对疏松砂岩出砂、上覆岩层坍塌等主要方面导致的套管受力变形进行研究,为探讨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卫马油田经过近20年的开发,井况恶化日益严重,随着套损井的增多和大修侧钻力度的加大,4"套管井逐步增多,为了实现调整层间矛盾,部分井需要分注注水,但受套管内径的影响,配套的4"套管分注技术还不完善,追成部分井不能达到应有的分注效果.2010年推广应用RF免投捞分注管柱,减少了因无法正常调配造成的作业换封,延长了分注井换封周期,提高了测试成功率和措施效果,对于油田开发后期的油田注水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临南油田开采沙河街组油藏,油藏中深在3000m以上,给该油田的开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受完井技术、套管防腐技术、资金投入、操作水平、地层因素等条件的限制,致使该油田油水井套管早期破损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为此,对临南油田油水井套管破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产生套损的原因进行了浅析,找出地层水矿化度高、管外腐蚀、管柱受力、地层蠕动等是造成套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办法,并着重介绍了应用MTC固井技术的优越性和现场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