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某500 kV紧凑型线路的带电作业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500 kV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的难点是确定最小安全距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GB/T 19185-2003《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根据某具体线路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用实际带电作业危险率来判断带电作业安全性,由危险率小于1×10-5的要求得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校核出该500 kV紧凑型线路直线塔最小相地距离和相间距离分别为2.6 m和4.5 m,转角塔和终端塔最小相地距离和相间距离分别为2.7 m和4.5 m,最后根据该线路塔型的实际尺寸对带电作业进行了安全可行性校核。研究表明在该线路中带电作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蒋正龙  龚政雄 《湖南电力》2012,32(2):16-19,23
文中计算500 kV复艾紧凑型输电线路操作过电压水平,获得带电作业时可能产生的沿线最大相—地操作过电压为1.68 p.u.,最大相间过电压为2.85 p.u.,对直线塔塔窗典型带电作业过程中的人体位置进行长距离空气间隙及组合间隙的操作波放电试验,获得典型位置操作冲击击穿电压U50%和带电作业相—地和相间最小安全距离计算公式,以及带电作业时最小安全距离下的危险率;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直线塔上进行带电作业的危险率均远小于1.0×10-5,相—地和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以及最小组合安全距离均满足带电作业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500 kV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5,他引:10  
500kV紧凑型线路通常无法满足相关规程要求的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更是如此,故应根据线路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校核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用实际带电作业危险率来判断带电作业是否安全。校核出天广四回罗百线紧凑型线路海拔1000m以下及以上地电位和等电位作业相对地的最小安全距离分别为3.2m和3.4m。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电网高海拔(2 800 m及以下)紧凑型500 kV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在昆明特高压基地户外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合操作过电压计算,对不同工作方式下具体作业位置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与组合间隙进行了危险率计算。依据危险率变化趋势,综合确定了最小安全距离的新方法。该方法清晰地表现了危险率与间隙距离的关系,便于优化带电作业间隙的校核方式。计算结果表明,云南电网高海拔紧凑型500 kV线路直线塔边相和下相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开展运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海拔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勇  彭勇  刘铁  刘庭  刘凯  徐天勇  涂明 《高电压技术》2015,(4):1292-1298
为了给直升机应用于特高压交流(UHVAC)输电线路带电检修工作提供参数依据,确保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利用全尺寸模拟直升机布置了平台法带电作业过程中的典型作业工况,开展了1 000 k 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获取了各典型工况下的带电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明确了直升机进入等电位过程中的最低放电位置,根据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保证作业危险率10-5,得到了在海拔高度≤1 000 m地区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平台法直升机带电作业最小安全间隙距离,即相地最小安全距离为6.8 m,相地最小组合间隙为7.3 m,相间最小安全距离为9.2 m,相间最小组合间隙为9.5 m。  相似文献   

6.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凯  胡毅  肖宾  刘庭  刘艳  彭勇 《高电压技术》2011,37(8):1857-1861
为满足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同时为线路建成后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参数依据,针对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进行了1:1模拟塔窗试验,获得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放电特性。根据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保证作业危险率〈10^-5,得到了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直线塔带电作业最小...  相似文献   

7.
带电作业是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检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有必要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可行性进行分析。文中以110 kV、220/110 kV和500/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并从带电作业典型作业位置危险率和作业人员体表场强2个方面对带电作业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计算表明,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导线侧带电作业危险率大于1×10-5;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横担处危险率大于1×10-5,均不满足规程要求;而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各典型位置均小于1×10-5,满足规程要求。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得到:当作业人员不穿屏蔽服在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时,人体最大场强均出现在脚的位置,分别为1 080.3、1 482.2、2 138 kV/m,当选用屏蔽效率至少为37.15、39.90、42.67 d B的屏蔽服时即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综上表明,当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后,作业人员可安全地在500/220 kV同塔四回线路上开展带电作业,但在110 kV、220/110 kV同塔四回线路直线塔和110 kV同塔四回线路耐张塔上开展带电作业时,仍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10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为确定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分析了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操作过电压水平及概率密度,介绍了带电作业危险率计算过程和修正方法,结合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实际进行了各种工况位置的安全距离的试验研究,得出1000kV输电线路直线塔边相、中相、耐张串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通过危险率计算分析确定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型模拟塔对甘肃炳-和-银330kV三分裂输电线路工程的ZMS1型猫头直线塔进行了4种带电作业方式的试验研究。通过模拟人在塔窗中不同位置时的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以及修正的高海拔参数,校核了各种带电作业方式的危险率和安全距离。研究表明,有3种带电作业方式是安全可行的:①人乘绝缘斗从塔侧进入中相导线;②人沿水平硬梯从塔侧进入中相导线;③人通过软梯从中相导线悬挂点以外3m处由地面向上进入中相,然后沿中相导线进入中相悬挂点。在该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推荐相对地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2.1m。  相似文献   

11.
75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给750kV线路的带电检修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保证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结合官亭—兰州东750kV输电线路的实际,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线路带电作业时的操作过电压水平;针对带电作业时的各典型工作位置,通过1:1模拟杆塔试验得出了各工作位置的带电作业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并根据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的特点进行了海拔校正。在此基础上,通过带电作业危险率的计算和分析,研究确定了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750kV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和带电作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方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影响进入路径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路径优化分析模型,选取指标中最优的和最常用的几种进入路径方式进行权重计算,然后结合计算结果对进入路径的不同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得出45°吊篮法进入等电位方式是综合评估最优的路径方案。所提评价方法能为±8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紧凑型线路塔头尺寸紧凑,相间和相对地距离较小,对带电作业间距、组合间隙及作业人员进出高电位路径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对影响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间距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试验提出了针对不同过电压水平的紧凑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绝缘工具最小有效长度和最小组合间隙;分析了保护间隙的原理及设计原则,提出了500 kV紧凑型线路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及安全措施,并通过试验得出了相关技术参数。结合现场实际,提出对于进出等电位的带电作业,过电压幅值大于1.80 pu且作业人员从塔身进出等电位时,应采用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钢管塔已大量投运到实际特高压线路工程中。为保证特高压钢管塔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仿真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特高压钢管塔、角钢塔塔身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以1∶1钢管塔模型试验获得各种典型带电作业工况下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确定了各工况下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通过钢管塔和角钢的冲击放电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塔型结构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成果可在特高压钢管塔同塔双回线路带电作业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闫旭东  王胜  高文俊 《湖北电力》2006,30(6):22-22,26
介绍了利用导线悬挂软梯头及软梯作为ZBV型杆塔中相进入等电位的工具,成功地解决了500 kV线路ZBV型杆塔中相进入等电位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增辉 《广东电力》2010,23(3):63-65
对220kV跨海高塔线路沿直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解决高塔带电作业进入电场的路径问题;研究适用于高塔带电作业的方法和作业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高塔带电检修长期无法开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