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间接空冷系统中,散热器和空冷塔是主要的换热部件。散热器的传热性能及空冷塔塔内气流运动的均匀性都会对空冷系统的冷却效率产生严重影响,空冷塔塔型直接影响塔内的气流运动状态。本文通过对不同的空冷塔塔型进行热力、阻力特性的平衡计算,比较各种塔型下空冷塔的冷却效率,给出最优冷却效率下,空冷塔塔型关键比例尺寸。  相似文献   

2.
以间接空冷系统常用铝管铝翅片空冷散热器为对象,针对六排管和四排管典型设计,在管外空气侧和管内循环水侧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的基础上,推导获得了空冷散热器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空冷散热器传热系数主要受冷却空气流量支配,而非循环水流量影响,还与翅片管束结构参数有关。铝制翅片管束空冷散热器传热性能的研究,可用于指导空冷散热器的管束选型和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常用于核电厂的重要厂用水系统,但目前的相关设计规范并没有给出冷却塔的空气动力特性计算公式。该文采用Fluent软件对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空气动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冷却塔的设计布置进行了优化,分析总结给出了冷却塔阻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填料安装高度对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整塔阻力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填料断面风速分布均匀性,填料安装高度越低,风速分布越均匀;出口收缩段的高度越高,整塔阻力越小,风速分布越均匀;出口收缩段与水平的夹角越大,整塔阻力系数越小,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收缩角基本不影响填料断面风速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间接空冷系统运行现状,分析了空冷散热器工作原理及冻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造的方法和目标。改造后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间接空冷系统冷却器循环水进出口方式、改造冷却柱上水室排空气管连接方式和空气环管微循环系统,冬季防冻性能和全年经济性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淋水面积的逐渐增大,现行的阻力计算公式已不再适用于超大型冷却塔的计算。本文通过对应建立超大型冷却塔冷态气流阻力试验模型,对不同规模冷却塔的支撑结构(包括人字柱及塔内支撑柱)、不同淋水填料阻力、不同进风口高度等进行组合试验,对其相应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超大型常规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口区域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并经过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6.
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冷却塔的空气动力特性是确保冷却塔高效的设计关键.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内陆核电重要厂用水系统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在不同塔型条件下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冷却塔塔型与冷却塔阻力及填料断面风速分布均匀性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填料安装高度对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整塔阻力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填料断面上风速分布均匀性,填料安装高度越低,风速分布越均匀,填料阻力系数越小影响越明显;出口收缩段的高度越高,整塔阻力越小,风速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7.
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布置间距以及与主风向的关系是电厂总图设计需关注的重要问题。该文采用FLUENT软件及其散热器模型,对两个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布置间距和受不同自然风向影响的空冷塔布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 m;两个间接空冷塔的连线宜与自然风的主风向平行。该结论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200MW机组直接空冷装置空气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了空冷装置的空气动力特性、空冷凝汽器和高架平台下建筑物对空冷流场的影响以及平台的不同高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给出了200MW空冷装置的气流总阻力系数及沿程各部分的阻力系数。结果表明,24个风机进口靠近迎风侧的风机进风量较大,汽机房附近的风机进风量较小,其余大体均匀;平台高度的变化未对气流总阻力系数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减阻流体传热与阻力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在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出现阻力系数减少而同时传热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采用测压差装置和热电偶测温系统分别对二维流道内不同的减阻流体的减阻性能、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浓度、配比、雷诺数和热流密度对减阻流体传热与阻力系数之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减阻流体的传热系数考尔朋(Colburn)因子与阻力系数之比和水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当减阻流体的减阻率稳定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考尔朋恩因子与阻力系数比值缓慢下降;达到临界雷诺数后,考尔朋因子与阻力系数之比值波动较大,并且比值迅速增大到接近没有添加减阻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深埋长距离有压输水隧洞检修过程中利用隧洞顶部的风管向隧洞内部送风,风管与隧洞形成局部三通结构,存在较大局部阻力损失。为了研究输水隧洞局部三通结构处的风流运动规律及其局部阻力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该局部三通结构的阻力特性研究,分析风管管径、风管数量、出风口风速和隧洞洞径等因素对局部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局部阻力系数随着风管管径、风管数量的增加接近线性趋势降低,随着隧洞洞径的增加接近线性趋势增加,随风速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风管管径和出风口风速为局部阻力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得到通风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公式,为深埋长距离有压输水隧洞检修通风局部阻力系数计算和通风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卡其水电站机组循环冷却技术供水系统由清洁水池、供水泵、尾水换热器、回水管及仪表附件组成及其布置,提出了冷却水系统中尾水换热器的防磨蚀和防冻措施,指出了防磨蚀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该循环技术供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机械抽风式冷却塔散热效果差、维修不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底部鼓风式冷却塔,并以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冷却塔散热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气-液两相流传热理论,建立冷却塔内部循环水传热计算模型,得到了冷却塔内部流体的温度分布图、迹线图。分析比较了抽风式冷却塔与鼓风式冷却塔的散热效果,结果表明新型鼓风逆流式冷却塔散热效果更好、塔身更低、更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同时研究了不同的进风温度对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满足设计条件的临界进风温度。  相似文献   

13.
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主要由淋水填料的冷却数和冷却塔的有效高度决定,淋水填料的换热性能决定了冷却塔的主要换热效果。为提高抗震冷却塔的抗震效果,淋水填料采用金属填料。通过在某工程中抗震冷却塔金属填料与普通塑料填料应用的对比分析,研究金属填料的特点及适用性,为抗震冷却塔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model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natural-draft wet cooling tower was established.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the κ-ε turbulent model was conducted. Distribution rules of air inlet aerodynamic field were studie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done in a cooling tower in power plant, and the test data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results. The definition of characteristic air velocity was propose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he cross-wind velocity and circumferential angle, were quantitatively studied.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ooling tower and to calculate the ventilation quantity and resistance of air inlet. It is also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oling towe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5.
冷却塔雨区的热力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首先通过不同淋水高度、淋水密度、过塔风速等的逆流及横流试验塔的热水试验,求出相应条件下的淋水水滴当量直径,再在工业塔的条件下,利用水滴散热公式,计算出雨区散热效果,化为无因次数-冷却数,作出图及计算公式。利用所给图或公式,即可计算冷却塔雨区的温降。  相似文献   

16.
工业生产对冷却循环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冷却循环水水效,文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并做了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对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的空调系统进行了节能性分析,即:该空调系统利用江水获取冷量,通过组合式空调进行一级表冷、二级表冷,并与制冷机组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来满足整个厂房的冷负荷。与传统的冷却塔散热方式相比较,该空调系统突出了利用江水进行散热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600MW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的数学模型。以600MW机组为例,得出了迎面风速、环境温度、凝汽器热负荷对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从而为提高直接空冷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冷却塔进风口高度是循环冷却水系统优化计算和冷却塔塔体优化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塔内空气流场分布和空气阻力计算,影响塔内气水换热效果,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及核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填料类型、电价、冷却塔造价、年固定分摊率及厂址气象条件等主要影响因素变化时年费用变化的分析,得出核电大型冷却塔进风口高度设置的最优区间,提出进风口面积与淋水面积比的推荐值应为0.3~0.35,并建议相关的国家规范条文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