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能量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次弯矩是否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与有粘结预应力连续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用增量法解无粘结预应力连续梁时,可以不必考虑初始次弯矩是否变化的问题,而将其作为一不变的量对持,而总的次弯矩却是变化的,这是因为无粘结梁中预应力筋应力增长引起了等效荷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设计新模式(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设计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为方便应用塑性设计新模式进行设计,同时较好地满足正常使用、承载力及防火与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经典方法和按统一方法的塑性设计建议,并通过算例展示了按照建议进行设计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设计新模式(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弯矩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名义屈服曲率φy、截面极限曲率φu的概念及计算思想,给出了控制截面塑性转角θp的计算公式,对国内外大量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建立了以外荷载弯矩设计值Mload与张拉引起的次弯矩Msec之和(Mload Msec)为调幅对象,以相对塑性转角θp/h0为自变量的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调幅系数β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设计新模式(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塑性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塑性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是理论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在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塑性设计领域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者给出的塑性弯矩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明确了对这一领域开展系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利用优化方法理论,确定合适的载面和配筋,是解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造价过高的方法,基于这种思想,利用平衡荷载的概念,借助优化区域极值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活载的经济比例系数的概念,它不同于以往经验取值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活载的经济比例系数的概念,它不同于以往经验聚会的地方在于由经济比例系数直接可以计算经济载面和配筋,不必再进行试算。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试验构件的截面参数、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型号及混凝土标号进行了设计,然后分别用荷载平衡法和规范中的公式对试验简支板构件和连续板构件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数量进行了估算,接着对构件中的非预应力筋的用量也进行了估算,最后对设计的构件进行部分项目的验算,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引起两者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优化方法理论,确定合适的截面和配筋,是解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造价过高的方法.基于这种思想,利用平衡荷载的概念,借助优化区域极值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活载的经济比例系数的概念,它不同于以往经验取值的地方在于由经济比例系数直接可以计算经济截面和配筋,不必再进行试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山东济南不夜城一期工程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板施工的全过程,总结了将无粘结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用于大跨度现浇板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工程应用、受力特点、设计方法,以及耐久性防护措施,并指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预应力超静定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荷载平衡法与"预应力度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了适合各类抗裂要求的预应力超静定结构的统一设计公式.该公式建立在满足构件抗裂要求的基础之上,考虑了预应力引起的次弯矩的影响以及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发生变化的影响.利用该公式确定预应力筋量时,计算量小,一般无需返工重算,尤其适合于超静定结构中采用曲线布筋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公路常用的简支T梁选取截面高度,翼缘板宽度、高度,跨中和支点预应力筋距底边的距离及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作为设计变量,以T梁造价作为目标函数,并以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为依据,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优化设计方法。编制的优化计算程序可以满足设计者对任意桥长(中、小跨径)、桥宽和设计荷载等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程序计算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实际施工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13.
14.
论述了对预应力筋及预应力效应的认识,认为可以将预应力筋的工作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张拉到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σpe的建立,这一阶段视预应力筋为能动的作用者,将预应力引起的等效荷载作为外荷载来对待(可作为恒载来对待);第二阶段是当预应力过程结束后,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中高于有效预应力σpe的富裕部分(fpy-σpe)又像普通钢筋一样被动地提供抗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变形计算相协调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总变形统一方法。从理论体系上实现了作者建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天然石材的应用赋予了建筑物特有的艺术美感和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石材的塑性差,抗弯、抗拉强度低,在大跨度梁和大偏心受压柱中,很少有人使用.对石材构件施加预应力,可以改善石材构件的弹塑性状态,提高承载力等.对缩尺比例为1∶2的石梁施加纵向预应力,进行静载试验.试验表明,对石梁施加纵向预应力,可以明显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及抗裂弯曲能力.预应力技术应用于石材构件中,拓宽了天然石材在仿古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渡槽结构分析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应该满足抗裂止水的设计要求,即渡槽结构受拉区域混凝土不产生拉应力.从这一基本设计要求出发,渡槽结构必须具有整体性能好、受力条件合理,并能避免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发生.研究表明,预应力U形薄壳渡槽结构具有造型简单、受力条件好、材料用量省、施工方便、水利条件优越,这种结构充分地显示出结构形式与受力内涵优化统一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抗裂止水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全过程的力学性能,编制了预应力组合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模拟了连接件传力机理,能较精确地预见和分析加载受力过程中预应力增量、界面相对滑移、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等受力性能,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有限元程序正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