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历史公园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以无锡公花园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公园从遗产价值认知到保护利用的路径:梳理历史变迁,明确各类遗产价值,通过“特征—载体—意义”的路线分析,对遗产价值进行认知与识别,进而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挖掘遗产价值的层积方式,认识遗产价值形成的复杂性以及价值载体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遗产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利用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的整体遗产观为理论基 础,通过对城市型历史文化步径理论渊源、概念特点的解析及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互鉴,系统梳理了城市型历史文化步径 作为城市视野下遗产整体性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发 展动态。提出了“摸家底-寻脉络-定区划-评价值-联骨架-塑 空间”的城市历史文化步径构建主体框架,并进一步通过福州 实证研究的开展,探究了符合中国城市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整 体性保护利用实践的可行路径。初步构建了城市历史文化步径 研究设计的系统方法,其开放性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性的指导 路径有益于补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空间规划模式缺项, 延伸整体性遗产观的理论脉络,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江苏运河沿线城市历史变迁、运河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结合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从城市文脉的内涵出发,将文化传承的精髓融入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从尊重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江苏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路径,从而使运河自然生态环境和工业遗产形成了运河城市独具特色的城市风光带。  相似文献   

4.
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与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段,其中文化遗产更是承载了城市的记忆与精神。遗产旅游步道是将历史地段中一系列文化遗产按照历史进程组织起来而形成的旅游路线。该文基于遗产保护、遗产旅游和遗产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以遗产旅游步道为核心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方法,并介绍国内外若干遗产旅游步道的典型案例及其相关经验,试图为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再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威尼斯拥有众多的建筑遗产,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工业在威尼斯历史中有重要地位,工业遗产也在威尼斯建筑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业遗产对威尼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一个设计具体案例,针对威尼斯现存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法做了探索和归纳。  相似文献   

6.
黄毅翎 《山西建筑》2008,34(9):60-61
阐述了历史遗产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历史城镇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保护城市特有的历史格局和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传统。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本文以北京的城市发展为主线,以中国上海和法国巴黎的城市发展为对比实例,特别是针对北京旧城区的历史遗产空间保护与利用为主要议题展开访谈。其中,探讨了北京的城市身份辨识、对北京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评价,以及如何理解历史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和功能[以巴黎市玛莱历史保护区(Le Marais)为例];最后,分析了北京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的特殊语言,是城市历史的再现,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大庆具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对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状况和价值特征进行了总结,为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以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为对象,研究城市工业遗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和保护利用重点,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资源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以及对策和建议。一、工业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对象要求(一)工业遗产资源的基本概念1.工业遗产工业遗产在国际上一般是指“拥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者科学的价值的工业文化的遗留物”,而在中国通常是指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建成30年以上,具有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对城市历史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宝贵的空间资源。基于网络文本分析、业态类型分析和空间句法分析等方法,对金陵机器制造局工业遗产保护更新项目进行遗产价值公众感知、功能转换的适宜性评价和空间重组后遗产价值彰显度分析。探寻工业遗产更新利用中价值传承的成效和改善方法,并为其他工业遗产更新改造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城市滨水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产业遗存的再利用工作中值得高度重视。本文以黄浦江滨水区的城市更新为例,探讨了文化策略在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实施途径与现实意义,指出城市产业遗存的再利用需要从文化形态上加以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遗存是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引证,也是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值得珍惜和利用的物质资源。文章根据目前城市产业遗存利用的现状,在研究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中国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指出深化认识、丰富再利用模式、加强规划引导和完善机制保障等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产业类建筑遗产改造性再利用模式的生成语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震  顾大治 《工业建筑》2011,41(6):47-49,53
改造性再利用已成为产业类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模式,通过探析该模式形成的深层背景,为其他类型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城市土地再开发提出了产业地段更新的现实需求;工业建筑从“构筑物”到“遗产”的历史变迁,从保护历史见证的立场上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促使改造性再利用模式被优先选择;而产业...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往往可以从工业建筑身上挖掘出城市发展的痕迹。作为所在地区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的热门课题。通过对无锡茂新面粉厂的改造设计过程的分析,探讨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的再利用、历史信息的挖掘、场所的改造等方面的内容,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城市文化复兴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是青岛近代历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在胶东半岛金融业乃至全国金融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历史建筑再利用角度对青岛近代银行建筑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期望能为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毅杉  夏健 《工业建筑》2008,38(4):27-31
城市工业遗产是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多元角度的研究,目前我国从城市整体角度研究,特别是从整合城市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相对比较匮乏。从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角度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策略。  相似文献   

17.
长春天主教堂有百余年的历史,其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已经使其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进行宗教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及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文物建筑中的宗教建筑保护为切入点,以长春天主教堂的保护和再利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物建筑的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以及对保护内容的分析整合,探讨文物建筑中宗教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借鉴国外产业遗存再利用模式.提出一种在国内霍于新型的产业遗存再利用方式——居住化再利用。通过研究国外现存的成功实践案例,探寻这种在国内比较新颖的模式的可行性及操作办法。首先建立产业遗存评价体系,获得适宜改造对象;其次,界定居住化再利用的不同规模;最后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提出产业遗存再利用设计办法及项目推动的相关建议。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促进国内产业遗存的居住化再利用实践并以此作为解决城市住宅供需矛盾及公益性住宅缺乏的手段之一,促进城市转型更新及大力发挥产业遗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上海越来越多的老厂房经过改造再利用重归现实生活,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全面概述了上海产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并分析了其与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带动老工业地区复兴这种保护与再利用思路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怡晨  李昂 《中国园林》2022,38(7):91-96
中国正面临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更新的双重挑战。分析美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成功案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MASS MoCA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位置偏远的中小型后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中心的经典案例。认为MASS MoCA成功的方法在于共享遗产理念下城市遗产与城市更新的相互促进,即基于价值共享、空间共享、利益共享下的可持续更新路径。MASS MoCA的案例研究将为我国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和中小型工业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