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研究著名的"索隐派"与"考证派"的论争,提出并揭示了现代文学批评发生期中国小说批评滥觞的主要倾向与特征.就研究对象和目的而言,蔡元培注重小说批评的政治功用与实践品格;胡适确立了现代作家研究的批评方向.研究方法上则西学盛行,科学主义占据上风.  相似文献   

2.
这是美国著名设计师及批评家迈克尔·洛克与英国设计批评家里克·鲍伊诺以写作形式完成的一次关于"平面设计批评"的对话,他们共同就平面设计批评的问题展开了不同层面的探讨.这篇文章对于观照当下中国的设计研究和批评实践具有参考价值,15年前那些有争议的问题在中国恰好处于"进行时".然而,对当年撰写此文的批评者而言,设计的发展已经调整并改变了他们的视野,当年讨论的问题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二人决定再次合作续写批评.  相似文献   

3.
民国京剧批评中,以演员为中心的批评观念有三种声音:以抵抗清代梨园花谱为目标的批评家拒绝演员,从而忽略了对演员表演艺术的关注;"指示于伶而改进于剧"的批评观念强调通过品评演员的面部表情达到品评剧情的目的 ,但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表演方法;专注京剧审美功能的批评者将"扮相"作为一项批评标准,凸显了京剧演员面部形态所独有的审美价值,确立了演员的面部形态作为批评对象所具备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金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王若虚文论思想在批评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为文重"意"的精神,将本属哲学的范畴的"真"以极大的热情纳入其批评体系,来彰显文章的本色之美,使得"真"成为金代文论研究中一个不客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经典哲学思想作为引领和谐社会构建的统领原则是可行的,但是具体问题应该怎样操控呢?批评是时时处处都接触的言语行动,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应对的一种交往形式。既然要"和谐"而又必须要批评,策略批评就成了优先选择。策略批评与和谐社会的互动研究揭示了策略批评的运作机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激励作用:通过策略地批评——明批评实赞扬和明赞扬实批评,实现策略地有为,达到预想的"无为",即通过策略地有为实现真正的"无为"。  相似文献   

6.
自朱迪斯·巴特勒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性别操演理论"以来,其观点影响了女性主义转型和性别批评.性别操演理论不仅是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还是朱迪斯·巴特勒其他理论观点的基础.学术界对其的讨论从未间断过,而朱迪斯·巴特勒本人也对各种学术批评进行了回应,并在其学术实践中对性别操演理论进行了阐发、辩护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介绍"生态批评"的内涵,分析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克莱尔在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8.
苏轼一生发表过很多独特而新颖的文艺方面的观点与见解,并且运用多种批评文体样式对文艺现象进行论述。其批评文体主要有论诗诗体、书信体、序跋体等。苏轼多样的批评文体具有较强的文体学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苏轼批评文体在宋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苏轼的文体自由、"文备众体"对当今批评文体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这本专著中提出,翻译批评框架是翻译批评观与翻译批评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其对翻译批评的本质、翻译批评对象和翻译批评路径的阐述,标志着翻译批评学科化进程的开启.从分析贝尔曼的翻译批评理论框架体系入手,以学科化构建的基本范式为依据,解析了贝尔曼对翻译批评学科化构建的贡献,旨在为未来翻译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联系李健吾的个性特点和理论主张,评述李健吾文学批评的风格。李健吾的批评诚恳、亲切、耐心,没有棒喝的神气,只是叮咛推敲。在社会批评独尊的情势下,李健吾不计较别人的毁誉,坚持凭直觉写他的批评文字,所关切的是"不言则已,言必有物"。  相似文献   

11.
"石"与"木"     
徐雯 《饰》2006,(4):7-9
本文围绕“永恒”这一中心,就欧洲的“石艺术”和中国的“木艺术”进行了比较.作了随想式的阐发,并对“石艺术”,“木艺术”的产生原由和文化蕴涵提出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坳""拗","心""芯"的使用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的日常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作者在来稿中将"坳"与"拗","心"与"芯"混用的情况,如"黄骅坳陷"或"济阳拗陷","取心井"或"取芯井","岩心分析"或"岩心驱替实验"等.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为"字与现代汉语"搞"字有许多相似点与不同处,可比性极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是必要和可行的。语义方面,二者均为泛义动词,但各有侧重;语法方面,都主要作动词,但在造句功能和相对位次上存有差异;语用方面,在语体色彩和语言风格上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都市是由 动 和 静 两部分因素组成的一种次序状态 .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都市里的人们起着潜在的影响 .通过分析街道景观设计中这种构成关系 ,尝试把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融入到都市的环境中 .  相似文献   

17.
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文化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 ,两种文化瑰丽无比而又各具特色。笔者从两种文化中各拈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范畴—“兴”与“移情” ,来追寻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近期"延迟退休"的话题备受关注,但人们却忽视了比较突出的"提前退休"问题。"提前退休"如何界定?"提前退休"的现状如何?"提前退休"对养老保险制度有什么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抑制"提前退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口译同笔译相比,即席性强,压力大,独立性强,综合性强,知识面宽.口译过程涉及听力、记忆和口头表达;口译是需要当场、即时完成的,译员通常听到的是不再重复的话语,在正解理解的同时必须立即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一般情况下,译员不大可能在现场求助于他人、查阅词典或其他资料,译者不可避免地会"照本宣科"或出现"译文的信息冗余".首先介绍了口译传播中的"熵"与"原语效应", 然后总结了相应的口译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必须根据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对“历史”和“创造历史”,越来越醒目地凸显出来,唤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从而引发出哲学深层次的思考。本文就历史的自然过程、形式逻辑及方法、要素、界定、质疑、特征、规律和实践的检验,进行一些理论上的论证与探析,试图从中得出结论,请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