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与黑龙江省石油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隐蔽油气藏勘探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无锡召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基岩油藏的勘探在东部地区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总结交流经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与河北省石油学会于1984年9月14—18日在承德市召开了全国基岩油气藏勘探学术讨论会。石油部、地矿部、中国科学院以及有关石油、地质院校的八十余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基岩油气藏的概念、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勘探方法以及今后的勘探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有20篇论文在大会交流,7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会议生动活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基岩油藏的定义,与会代表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基岩就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相继在东部的济阳、冀北、辽河、二连、大港、渤海海域以及西部的克拉玛依油田的火成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流和众多的油气显示,有的地区还探明了一定的含油面积和油气储量。这一大范围的突破,不仅展示了我国油气分布领域的广阔,而且对人们长期以来视火成岩为油气勘探禁区的传统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天然气勘探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8日至1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和出版界等27个单位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3篇,大会宣读了24篇。  相似文献   

5.
全国天然气勘探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8~13日在杭州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85年中国石油学会地质委员会在四川召开的全国天然气勘探座谈会后又一次专题讨论发展我国天然气勘探和研究工作的学术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质矿产部、中国煤炭工业总公司、中国科学院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27个单位62名代表。大会宣读论文24篇。论文包括国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新理论、新进展;国内有关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新成果、新认识;天然气藏分案、储层研究和地球化学新成果;典型气藏解剖;天然气形成和运移聚集的数学模拟;非烃气藏的分布和测试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全国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 0 0 2年 6月 2 0~ 2 6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 ,来自全国石油系统和高等院校、中科院、出版社等单位的 75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特种油气藏》编辑部共同主办 ,共收到论文 4 5篇 ,内容主要是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成藏条件、开发技术、地震技术、综合研究和火山岩储集层分布预测。许多论文反映的研究新进展和提出的创新观点对各油区火山岩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油气勘探成果,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天津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油气藏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6日至10日在天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地质矿产部的研究院、所,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与天津市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油气藏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6日至10日在天津市举行。这次会议的宗旨,是总结和交流我国已发现的油气藏和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油气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着重探讨了我国陆相盆地成油特征的各类油气藏的形成机制和多种复杂的控制因素。从而对当前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和天津市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油气藏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5日至4月11日在天津市召开。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院校的1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55篇论文。这次会议就不同类型的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展布规律、成因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典型的基岩潜山、地层岩性、背斜构造及逆掩断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和天津市石油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六日至十日在天津联合召开了“中国油气藏学术讨论会”。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及各有关院校共42个单位的1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首先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23篇,之后,又按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分两组宣读论文26篇。论文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目前已进行油气勘探的所有地区。论述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盆地为背景,系统总结各类油气藏和油气聚集带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11.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沉积盆地中隐蔽油气藏的分布与沉积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松辽型与华北型湖盆沉积特征,按深水沉积区、盆地陡坡区与盆地缓坡区,分别指出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从而明确了松辽盆地与华北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此外,还根据不同的沉积特征和油气藏类型,提出常规的勘探方法并介绍几种研究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震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来自江苏省十余个地学系统的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50多名青年地学工作者云集无锡,参加了10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江苏省第二届青年地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是江苏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自去年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二届青年地学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近些年来,江苏省地学界青年学术研究空前活跃,一批有志青年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了颇有见解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分析了华北探区隐蔽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指出了隐蔽油气藏围绕生油中心分布,并提出其分布的有利区带,箕状凹陷的陡坡带分布砂,砾岩体油气藏;洼槽带分布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浊积岩油气藏;斜坡带分布地层-岩性油气藏;大断层下降盘负地形分布河道砂岩性油气藏,隆起区古山梁是潜山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列举了两个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例,总结了隐蔽油气藏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火成岩储层油气藏学术讨论会议,于1987年10月23日至27日在旅顺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石油工业部所属各石油局及高等院校等系统代表71人,提交论文34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关士聪致开幕词,勘探司副司长查全衡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分布着巨厚的海相地层,覆盖面积达250万km~2,油气源丰富,石油地质条件较好,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三十余年来,特别在近几年中,石油地质工作者们在对我国海相地层的勘探、研究中,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布仅在地质理论上有所突破,而且在许多省发现了油气田和工业性油气流,从理论和实践上揭示了乐观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和河北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基岩油藏勘探学术讨论会于9月14日至19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来自全国石油勘探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出版系统等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代表们交流了近年来研究基岩油藏的成果和经验,讨论了进一步勘探基岩油藏的方法、程序和建议。特别是几位专家、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促进了会议讨论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1986年6月11日至17日,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和云南、四川、河北、广西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学术讨论会。这是继1980年首次中国南方油气勘探学术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我国海相地层油气勘探的学术盛会。石油部、地矿部、中国科学院所属的55个科研、生产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共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包括摘要)90篇,其中56篇论文分别在大会或分会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9日-20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事业部组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隐蔽油气藏勘探交流会”在山东东营召开,来自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的1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有12位专家作了精彩发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总结并交流中国石化“十五”期间在隐蔽油气藏勘探方面所取得的理论认识及基本配套的勘探技术方法,为同类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6日在无锡市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国家海洋局所属科研和生产单位,以及有关院校、出版部门、新闻单位共92个单位3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24篇,大小会议宣读了160篇。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经济效益正在与日俱增,地位已超过构造圈闭。在参考国内外关于隐蔽圈闭分类的基础上,把隐蔽圈闭分为三类:岩性地层圈闭、水动力圈闭和复合圈闭,岩性地层圈闭又可分为沉积圈闭、成岩圈闭和界面圈闭三种基本类型。同时,从地质、物探、钻井和测井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