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PAM/PF摩擦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论述了PAM分子量对这一新材料的影响,给出了新材料的增强曲线,研究了它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高分子合金摩擦材料的物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碳纤维增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B,YSM,ALPF三种树脂基的碳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主要和湿度有关,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对应于不同基体,受温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FB树脂基体的摩擦材料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力学变形性能的研究在煤矿膏体充填材料压缩变形研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实验室正交试验,得出了膏体充填材料的弹性模量、横向应变、纵向应变和泊松比,并首次利用数字图像测量软件绘制了材料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和泊松比曲线,为选择最佳配比的充填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复合摩擦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探究了干法改性玻璃纤维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台架试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检测等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摩擦性能、作用机理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法改性工艺能够较好地将硅烷偶联剂KH-550包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有利于稳定摩擦因数,改善摩擦材料的热衰退和抗磨损性能。当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为1%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μ1、μmax和μmin均得到提高,磨损量降低8%。KH-550增强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力,能较好地保持纤维在摩擦材料中完整形态,延缓了摩擦材料中树脂的分解,改善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粘结剂添加稀土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福  韦永德  吕祖舜 《非金属矿》2003,26(2):56-57,61
研制了新型的稀土半金属汽车摩擦材料。通过基体树脂中添加稀土元素,摩擦材料的高温摩擦系数提高而且平稳,高温磨损率降低。热失重曲线证明了稀土元素的加入,提高了树脂粘结剂的热分解温度,摩擦材料的热衰退性能有所改善。SEM断面照片显示,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善了摩擦材料中树脂与钢纤维接触界面的状况。初步探讨了稀土发生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树脂-橡胶共混体系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共混是摩擦材料中最有效的增韧体系 ,并可提高材料的耐热性。本文研究了树脂和橡胶含量及其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粉末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简化了工艺 ,适用于摩擦材料生产 ;改性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含量为 2 0 %~ 2 5 %、并保持 2∶1的共混比例时 ,所制得的摩擦材料具有良好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摩擦衬垫是摩擦式提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地阐述了比压、滑动速度、温度、表面状态、材料性能和摩擦副形式等因素对衬垫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摩擦衬垫摩擦、磨损机理及衬垫材料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周茜  徐怀兵  刘娟红 《煤炭学报》2017,42(5):1123-1129
针对高水充填材料强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对高水充填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并通过应力-应变和蠕变试验,研究高水充填材料失稳破坏特征;通过扫描电镜与差热-热重实验,研究高水充填材料的微观结构与高水充填材料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高水充填材料在应力水平较小时,蠕变曲线有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2个阶段;当应力水平达到临界荷载时,蠕变曲线出现加速蠕变阶段;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宏观上有4个阶段:初始变形阶段,弹性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改善后的高水充填材料胶凝时间缩短,抗压强度提高,弹性模量增大,失稳破坏的临界荷载提高,变形减小;改善后的高水充填材料生成更多的钙矾石晶体和铝胶,硬化体微观结构更致密,有利于提高充填体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蛭石摩擦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经膨胀、剥片、表面处理后的蛭石作增强材料。腰果壳油、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作粘合剂,制成摩擦材料。该材料冲击强度高、摩擦系数平稳、磨损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石棉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10.
树脂-橡胶共混体系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共混是摩擦材料中最有效的增韧体系,并可提高材料的耐热性,本文研究了树脂和橡胶含量及其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粉末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简化了工艺,适用于摩擦材料生产;改性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含量为20%-25%,并保持2:1的共混比例时,所制得的摩擦材料具有良好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煤矿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模糊性的问题,首先从矿井通风系统情况、矿井防灭火能力、应急救援信息保障、应急救援组织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质保障5个方面构建了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基于模糊优先规划(FPP)和区间可拓理论的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借助三角模糊数构造模糊判断矩阵,采...  相似文献   

12.
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过程的FLAC3D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成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5):93-95,128
为减少现场布置大量测点来观测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全过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煤层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过程,认为采用沿煤层走向方向每开挖2 m长度计算50步的方式可实现煤层的走向长壁开采,并对某一煤层进行了模拟开采,在模型的上表面经过开采中心点沿走向和倾向剖面线上共布置了36个下沉量和位移速度测点;得出主断面最大下沉量为94 mm,各监测点下沉量及位移速度与计算步数之间的关系曲线符合改进的地表移动Knothe时间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重点监管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在文献分析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14个相关企业应急能力核心指标,并建立了企业应急能力核心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和ISM模型分析了应急能力核心指标权重和关联性,确定了应急能力核心指标管理的优先级,揭示了应急能力核心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企业提升应急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采场覆岩裂隙研究优化采空区瓦斯抽放参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在采空区顶板实施瓦斯抽放技术获得较高的瓦斯抽放效果,对采空区瓦斯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高位走向倾斜钻孔瓦斯抽放效果不稳定、钻孔有效利用率低、过钻场时瓦斯超限时有发生,提出利用高位近水平钻孔代替高位走向倾斜钻孔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关键层理论分析和RFPA2D软件模拟研究采场上覆岩层中裂隙特征,分析采空区顶板产生裂隙、断裂、冒落和离层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寻找采场上覆岩层中裂隙位置和项板瓦斯富集区;从而确定高位近水平钻孔的钻场高度、钻场间距、钻孔最佳布孔层位及与回风巷之间的平距、压茬距离等抽放工艺参数,为采空区高位瓦斯抽放钻孔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袁晓芳  周垚  刘成  孙林辉 《煤炭工程》2020,52(5):167-171
为研究矿工在面临煤矿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情况,通过开展“矿工在灾难场景下的应急反应测试”试验,来采集矿工在灾难场景下的生理指标实时数据,从而分析其生理指标特征与应急反应之间的关系与规律。结果发现:矿工的肌电、呼吸率、皮电、皮温、脉搏振幅、脉搏和心率在试验的工作期与灾难期前后数据变化显著|所建立的灾难场景下矿工的应急反应指数f,可以定量的评估矿工在灾难场景下应急反应能力|矿工工龄、学历与是否经历过煤矿安全事故都会对应急反应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许峰  秦成 《煤矿安全》2012,43(9):26-29
针对以往煤矿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缺乏专项针对性的问题,在总结研究煤矿水害发生影响因素以及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水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分析法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3层次的煤矿水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通过Delphi法与AHP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分级,最后用数值的形式表述出煤矿水害应急能力的高低,为提高煤矿水害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对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预测预警、应急响应、现场救援、总结恢复4个方面对矿井灾害应急保障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构建了矿井灾害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可拓评价法,建立矿井灾害应急保障能力评价物元模型,并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消除因忽视指标权重而产生的误差,还可以细化风险等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适用性更强.该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刘会景 《煤炭工程》2023,55(1):180-186
为解决我国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中主观性与模糊性的问题,首先选取煤矿通风系统管理、煤矿防瓦斯积聚能力、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应急救援组织保障、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煤矿救援恢复能力等6方面共29项判别指标构建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引入未确知测度与博弈论集对理论构建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等级评估与排序模型,采用直线法构造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技术确定指标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评价等级进行判定与排序|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高瓦斯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的综合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的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等级为良好,但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煤矿瓦斯爆炸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涛  罗陆锋  李英杰 《煤炭技术》2014,33(12):288-290
介绍了数字化煤矿安全监控及应急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设计原则,通过OPC协议实现PC与PLC之间的通信,将井下信号保存至数据服务器并以此驱动三维虚拟模型,真实再现井下环境及设备运行状态,实现了高效的实时安全监控及应急调度,提高了数字化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在煤矿特别重大事故中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即许多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由于矿井应急救援能力薄弱,造成事故危害和灾害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了解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使矿井发生火灾后能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尽可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以减少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