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把数字校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推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两次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为编写《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而进行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类产品测评工作,本文将结合测评工作,对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中教育信息化装备及技术发展趋势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个人电脑》2013,(11):81-81
10月14日,“聚合领先优势共建智慧教育”——联想、英特尔、微软SMILE(StrategicMicrosoftIntelLenovoEducation)战略合作启动会在京举办。在来自教育部和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见证下,三家公司宣布:将在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携手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云技术的数字校园等解决方案,以多样的数字化工具和创新的云平台,助力打造未来教育信息化环境。启动会上,三方战略合作的首期成果——SMILE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也一同亮相。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数字校园朝着智慧校园方向发展。智慧校园在应用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兴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学校的智能开放性,推进个性化服务发展。教育信息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外部环境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些新理念。目前教育信息化已逐渐具有诸多个性化特点。例如更加开放、更加智能等。智慧校园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笔者简要探讨了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不断加快,建设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现阶段的高中处于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特殊时期,如何建设智慧校园来保障教育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大部分高中学校处在智慧校园建设初期转化阶段,是在原数字化校园基础上,强化信息化发展。以杭州市艮山中学为例,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已取得一部分建设成果,例如,智慧校园基础服务平台、应用平台、德育管理、一卡通工程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校园的故事 在“晒客”、“笔替”、“博文”等词语纷纷成为汉语新词汇的今天,人们已然不再记得只是在刚刚过去的一两年间,我们还在为“数字化校园”释义、重新释义(见本刊2006年第4期)。当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教育的信息化,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人们看来也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实现途径,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该文以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天软")为例,介绍了智慧天软一期项目的建设历程和教育信息化2.0在天...  相似文献   

7.
安海权 《办公自动化》2015,(2):31-32,35
一、前言百度百科上说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是通过一系列直指人心、直指本源的智慧修炼帮助程序,对学员予以开启、诱导和教化。维基百科上则说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引爆激情,开发脑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智慧还是佛教中梵语“般若”的意译,谓超越世俗虚幻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教育教学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在此背景下,中国各高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建设特色智慧校园,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发展趋势。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的信息化工作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同时也促使信息化部门对未来的工作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线教育市场的火热表明,未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会更加多元化,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商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2014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市场十分火热,先来看一些数据: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全国中小学网络接入率增长至74%;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校园就是实现了信息化的学校环境:以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为基础设施,学校各类信息系统资源作为应用支撑.信息技术渗透在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活动、学校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完备、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它的核心是一种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网络缩短了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学习空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提出,构建能够促进学生智慧的学习空间成为学习空间研究的重点。而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习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学习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智慧教育视角下教室空间设计原则及其特征,提出促进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架构并介绍了该教室空间的功能以及空间的建设步骤,并设计了一个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2.
袁航 《软件世界》2014,(4):26-28
毋容置疑,IT技术已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深入业务核心。 而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其信息化情况如何呢?多年来,教育产业链上的企业,包括方案商、技术厂商、学校等,在教育信息化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从最初的学校网站建设,到“班班通”、“校校通”,随后是教育全域网,乃至到现在的数字化校园和教育云等,从简单到复杂,从管理软件到应用平台,真正走进了课堂,使教和学发生了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王鑫 《网友世界》2014,(21):30-30
教育信息化建设能更好地提升高职教育引领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能力,促进学习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结合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百企空校园建设实践,介绍了百企空间校园建设背景、建设目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在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湖州柯城区教育局上马区“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全区教育的现代化,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经过认真的调查和思考,柯城区教育系统最终选择了中国电信衢州分公司作为“校校通”工程的主干网络服务商。从此以后,双方一路走来,在合作中实现着各自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随着当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处理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和方法,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学习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通过改革使教育学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使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人们对教学的选择形式和学习内容也更加的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加大投入,基础教育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但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以及社会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及难点问题,仍旧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仍旧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2014年初,以北京为代表的各个省市就开始了基础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地工作,2014年注定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年。  相似文献   

17.
《软件工程师》2015,(9):53-54
通过智慧学习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突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时空、关系、媒介的限制,实现人生处处是课堂,时时在学习,促进人才培养的高质和高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记者手记:齐文化的源远流长,孕育了淄博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如今,在现代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淄博正以崭新的姿态昂首前行。林立的楼群、错落有致的街区、生机勃勃的流水线、葱郁的新绿……无一不在向  相似文献   

19.
屈志君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32):7674-7676,7685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进入融合创新的发展新阶段,在这创新发展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要求技术以智慧性方式推进教育变革,实现教育创新,智慧教育成为信息化教育应用的一个新范式。该文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智慧教育在国内研究现状,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提出智慧教育发展策略,以期对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电子校务系统是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数字化管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建立在统一身份认证,是数据中心,统一门户及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框架之上,采用信息资源整合的模式进行建设,通过统一平台的构建和整合应用与服务功能的拓展与深化,个性化设计与服务系,更好的实现高校对内、对外的信息快速传递和交流,促进无纸化办公和各业务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和利用。改善学校办公和日常管理工作环境,手段方式和流程,减轻各级管理系统与教研人员的工作负担。延伸与增强高校各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增强管理沟通能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提供信息和数据统计分析及其应用水平,并强化管理实施的监督和反馈,降低管理实施发生的变形率。为了适应现代的教育建设中重要的环节,此系统适用于不同高校,不同强度投入,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