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ISO 9705标准全尺寸单室火灾实验方法,对3种常用的饰面装饰材料的单室火灾进行实验研究,实时测量地面辐射强度、室内和开口部位不同高度的温度随火灾变化的情况,分析装修材料对室内火灾的影响,测算轰燃时间以及冷热气层界面位置的变化,为火灾预防和扑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建建筑特殊火灾的轰燃现象,建立火灾能量守恒方程,基于燕尾突变理论确定突变势函数,计算出在建建筑火灾轰燃时上层烟气的临界温度。利用模拟软件FDS对在建建筑不同施工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得到火灾特征参数值。结果表明:不同施工阶段的火灾可燃物不同,发生轰燃的时间点不同;随着通风风速的增加,火灾热释放速率增长逐渐放缓,烟气可见度增长加快,一定的通风速度有助于提高排烟效率;不同火源位置火灾特征不同,狭窄空间更容易发生轰燃,未封闭楼梯间处烟囱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连续介质的着火机理将烟气层温度、可燃挥发分浓度、可燃挥发分着火高度量化,提出轰燃的判定方法。在SNHZ-01实验系统中进行小规模火灾模拟实验,验证判定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室内烟气层温度达到非连续介质的自燃点且非连续介质热解挥发分的着火高度达到室内烟气层的稳定高度是轰燃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作为轰燃的判据,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下飞机货舱火灾发展至轰燃的内在规律,利用1/4体积标准飞机货舱在海拔4 260 m、气压60 kPa的环境下开展了一系列火灾轰燃实验。选择航空煤油作为主燃料,以单壁瓦楞纸箱被引燃作为轰燃发生的判据,研究低气压环境下不同火源尺寸对轰燃的影响。通过对飞机货舱内热烟气层平均温度、地板所受辐射热通量、燃料热释放速率和烟气体积分数的测量和分析,探讨低气压环境下轰燃发生的临界条件和表现形式。结果表明,火源尺寸的增大提高了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和轰燃的剧烈程度,在达到引发轰燃所需的临界火源尺寸后,继续增大火源尺寸会使轰燃发生的时间提前;60 kPa压力环境下飞机货舱轰燃所需的临界条件为:上部热烟气层平均温度达到553.5 ℃,地板所受辐射热通量达到19.85 kW/m2。  相似文献   

5.
将流固耦合理论应用于建筑结构塌落的火灾数值计算中,建立基于结构塌落的火灾燃烧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嵌入火灾动力学系统FDS中,实现塌落物对火势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原FDS进行数值模拟比对,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居民建筑火灾案例中,进行基于结构塌落的建筑火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塌落结构引起室内火灾发生轰燃现象,对室内温度、烟气浓度、CO2浓度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采用弗诺德模型律,建立1/8中庭模型试验台,开展中庭火灾烟流填充过程模型实验。研究表明:烟气填充过程中明显可见烟气分层现象,存在过渡层,上层热烟气层与下层冷空气层没有明显的分界面;烟气层沉降速度快,应设置排烟系统。模型实验与原型实验结果吻合,说明采用缩小比例的相似模型研究中庭火灾初期轰燃前烟气流动规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家具火灾的实际情况,通过全尺寸实验方法研究不同面料的家具自身燃烧行为及其对单室火灾动力学的影响;采用区域模拟的思想,以McCaffrey模型和通风口溢流模型对室内烟气质量守恒进行建模,研究烟气层的高度和温度;对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cCaffrey模型在家具火灾情况下受限空间内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办公建筑内轰燃发生前后温度和能见度的变化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在办公建筑内进行了全尺寸实体实验。结果表明:办公建筑封闭室内轰燃发生在着火后9min,轰燃后极短的时间内房间的温度急剧上升到1 155℃,轰燃发生后300s,走廊温度从50℃上升到700℃以上;走廊和室内烟气层温度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分别为25.63、20.21℃/s。室内烟气在着火后55s已达到人员疏散的临界值,并在着火后70s时充满整个房间;走道内烟气在500s时充满整个走道,能见度急剧降低,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室内可燃装修建材和家具家电增大了火灾荷载,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轰燃或者回燃,这两种火灾行为都能改变火灾的发展趋势,并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轰燃是指如果室内有一定量的火灾荷载,通风条件足够好,允许火灾继续发展,则会在某一个节点出现室内温度迅速升高,燃烧速率迅速增大的情况,即发生轰燃。回燃则是指室内火灾因氧气不足进入  相似文献   

10.
应用FDS进行单室火灾场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成熟的火灾模拟方法,和建筑烟气扩散领域的理论及实验成果基础上,应用美国标准技术研究局开发的场模型工具FDS,对单室火灾进行了场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火源的释热率值、房屋的单室门窗状况等对着火房间内热值、烟气浓度以及温度场的分布特性的均有主要影响,随着火源释热率的增大,室内热烟气的温度迅速升高,而且房屋的通风面积越大,火灾发展越剧烈,上层热烟气温度越高,室内整体温度也越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房间内火灾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力强  刘经伟 《山西建筑》2011,37(28):171-173
为了检测清水桥当前的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并介绍了检测内容、加载工况、测试方法以及荷载试验结果,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桥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基本上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基桩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基桩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联系,既有基桩性能检测是基桩验收的必要条件。该文主要论述了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施工质量检测、鉴定的概念及差别,基桩抽样检测的方法、特点及钻芯法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所述观点和工程实例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嘉毅 《山西建筑》2005,31(18):103-104
阐述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就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几个主要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