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
应用综合评判法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同RQD分级、普氏坚固性分级进行了比较。此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4.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及指标的聚类中心值,建立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关系矩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了各分类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淮南潘一矿2322(3)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是1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因素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不相容问题普遍存在,为解决此类问题,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因素,建立了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该模型是利用边坡稳定质量等级和影响因素构造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的经典域和节域物元,最终通过关联函数建立了用于边坡稳定性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此类矛盾不相容问题。 相似文献
6.
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是1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因素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不相容问题普遍存在,为解决此类问题,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因素,建立了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该模型是利用边坡稳定质量等级和影响因素构造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的经典域和节域物元,最终通过关联函数建立了用于边坡稳定性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此类矛盾不相容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的矿岩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可拓工程的方法,利用物元模型理论,对影响矿岩稳定性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一种适合工程应用的评价方法。同时,对利用可拓学对事物进行评价作了简单介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将含水率与变形速率考虑到边坡稳定状态的评价指标中,以便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使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更加可靠。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由计算结果得出边坡稳定性等级为二级,属于较为稳定状态,与实际检测结果一致。因此,该物元可拓理论将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新的手段,为滑坡预警和安全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时,结合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根据评价参数实验值给出各参数围岩稳定性分级的可信度,并建立评价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矩阵运算实现对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该模型被应用到鸡西矿业集团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煤巷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AHP)和主成分分析(PCA)计算主、客观权重,再通过评价检验确定最优比例因子来计算组合权重。以58条样本巷道为研究对象,选取巷道顶板强度、煤层强度、巷道底板强度、直接顶高度和采高比值、巷道埋深、相邻煤柱宽度和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7个影响因素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最优比例因子为0.6,得到指标权重依次为0.12、0.12、0.10、0.13、0.15、0.29和0.18。通过比较不同比例因子下评价结果与实测巷道围岩相对移近量的相关性发现:AHP和PCA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煤巷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是可靠的,相对于单一的AHP或PCA确定权重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岩体稳定性评价是矿山选择采掘方法和支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根据围岩的结构特征和矿山地质环境,选取了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节理间距、节理状况、地下水状况和地应力状况6个影响因素,基于未确知测量理论,建立矿山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矿山围岩的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岩石稳定性等级进行判定,该方法较传统的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等评价方法有诸多优点,该方法可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针对城郊煤矿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现象,分析了深部巷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得出巷道围岩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显现出较明显的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巷道四周角部位置形成了4个高剪应力区,剪应力约为2.1 MPa;而巷道底板所受剪应力较小,为0.1 MPa,但受底板两侧高剪应力区的影响较大。选取锚杆预紧力与锚索预紧力协同作用的支护方式对深部巷道围岩进行支护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而且能够使巷道围岩快速达到稳定,实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目的。现场应用监测验证了协同支护方式对巷道的变形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体现出预应力锚杆(索)的主动支护作用。研究结果对城郊煤矿深部延伸巷道围岩支护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同煤集团白洞煤业公司石炭纪煤层的赋存条件,在井下布置了合理的取芯钻孔,依据国家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标准,加工标准试件进行测试,得到了煤层顶底板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