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阿克苏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资源利用率相当较低;分析国内外乙二醇产业形势,阐述在阿克苏地区发展天然气制乙二醇产业的优势。分析了发展天然气制乙二醇产业对阿克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地区政策优势,公共设施条件及人才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发展天然气制乙二醇产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气制乙二醇工艺技术,通过分析不同工艺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获得了可行性方案,从经济性角度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成本估算。采用天然气—草酸酯法制乙二醇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更合理,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适合在西部地区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3.
邢涛  李峰 《大氮肥》2014,(4):224-227
为满足乙二醇装置所需合成气的要求,对凯洛格天然气蒸汽转化装置进行改造,重点从方案研究、方案确定、工艺原理及流程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选择适当的改造方案,合理调节二段转化炉氧气、CO2和水蒸气的配比,达到乙二醇合成气所需的化学当量比,满足下游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路线合成乙二醇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合成乙二醇(EG)的工艺新技术,其中甲醇乙烯法工艺技术成熟,具备建设大规模工业装置的技术条件,合成气草酸酯法及甲醛羰基化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性,其它路线仍存在重大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乙二醇酸化前后的有关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乙二醇酸化的机理,并找出了导致乙二醇酸化的基本原因.同时,对乙二醇酸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反应产物作了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乙二醇酸化变性是硫化氢所致.并提出了具体防止乙二醇酸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煤制乙二醇(coal to ethylene glycol, CTEG)路线和天然气制乙二醇(natural gas to ethylene glycol, NGTEG)路线进行全面的技术、碳排放与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TEG路线单位产品能耗是NGTEG路线的1.5倍,单位产品碳排放是NGTEG路线的1.6倍。然而,CTEG路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利润与投资回报率分别比NGTEG路线高1 499元/t和3.4%。通过分析原料、燃料和产品价格波动对2条路线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发现CTEG路线受3种价格波动影响较小。CTEG路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必须通过技术进步解决高能耗和高碳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加水恒沸精馏技术提高天然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在乙二醇精馏系统脱醇塔回流罐中加入脱盐水作为夹带剂,使1,2-丁二醇、醛类物质与水形成新的恒沸物,提高了1,2-丁二醇、醛类物质与乙二醇的相对挥发度,形成的恒沸物作为副产品从塔顶采出,从而减少脱醇塔塔底粗乙二醇中1,2-丁二醇、醛类等组份的含量,间接提高了产品塔侧采聚酯级乙二醇产品的质量。通过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得出:自脱醇塔回流罐加入脱盐水后,乙二醇产品塔侧采产品质量明显改善,220nm紫外透光率从78.18%左右提高至83.49%左右,250 nm紫外透光率从88.90%左右提高至93.72%左右,275 nm紫外透光率从89.90%左右提高至95.40%左右。  相似文献   

8.
胡松  胡安旭  容天娟  严勇 《贵州化工》2010,35(4):29-32,47
本文介绍了乙二醇目前国内生产、技术和市场现状,并根据贵州的能源结构情况、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阐述了在贵州发展煤制乙二醇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杨彩云 《大氮肥》2014,(3):156-160
以300kt/a规模的天然气蒸汽转化制合成氨装置为例,分析通过改造制乙二醇合成气的可行性,确认改造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天燃气蒸汽转化部分的改造,通过计算对比,确定改造的工艺流程及方案,分析实际工程改造的难点,从而满足同时供氢气及供乙二醇的需求,实现多联产.  相似文献   

10.
仇登可 《化肥设计》2022,60(2):31-35
煤制天然气项目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综合能耗偏高等问题,在天然气价格下调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煤制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煤制天然气多联产化学品的角度分析,结合现有的工艺技术特点,探索出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的工艺技术路线.分别对单一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进行经济性分析,发现煤制...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添加吗啉、乙二醇与吗啉的高温反应、脱醛树脂脱醛温度、添加联胺等实验。研究了乙二醇脱醛树脂脱醛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脱醛温度和联胺对乙二醇脱醛树脂脱醛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草酸二甲酯的气相加氢具有高水平的活性,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需要不同特性规格的沉淀剂,催化剂的组合和反应条件都对乙二醇的合成性质具有明显的性能影响。通过采用独特的吸附方法表征制备的催化剂,以及通过试验获得的值表明草酸二甲酯的独特氢化反应与铜离子的独特活性状态密切相关。此外,通过气相催化得到的乙二醇,草酸二甲酯的比转化率可超过97%;乙二醇的选择性特征高达85%;制备的催化剂突出了最佳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和乙二醇用直接法合成乙二醇单乙醚,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乙二醇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4,在240℃,压力7 MPa的条件下反应4 h,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4%时,乙二醇的转化率35.8%,乙二醇单乙醚的选择性59.5%。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后,仍以无水AlCl3为催化剂,乙二醇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4,在260℃,压力6 MPa的条件下反应4 h,乙二醇的转化率提高到38.8%,乙二醇单乙醚的选择性提高到59.9%。此外,考察了AlCl3/Na2HPO4复合催化剂在不同比例时对反应的影响。当无水AlCl3与Na2HPO4的摩尔比为1:3时,乙二醇的转化率为25.1%,乙二醇单乙醚的选择性为72.3%。  相似文献   

14.
从催化裂化干气中提取乙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国内乙烯资源短缺,从催化裂化干气中提取乙烯是减少浪费、提高乙烯产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深冷分离、吸收分离、水合物分离、膜分离、吸附分离以及联合工艺等分离技术,并对一些主要分离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指出吸附分离工艺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周芳  姜波 《化工设计》2013,(1):9-12,1
介绍天然气转化和气煤联产氢碳互补制乙二醇合成气的工艺原理。对天然气部分氧化和气煤联产乙二醇合成气的工艺流程、原料消耗、CO2排放、动力消耗、投资、经济性进行比较。提出气煤联产和天然气部分氧化都是可行的乙二醇合成气生产路线。气煤联产有氢碳互补作用,水煤气无需变换,天然气消耗和氧耗低;天然气部分氧化流程简单、投资省、CO2排放少。经济比较,两种原料路线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合成纤维》2016,(1):19-21
对分别由煤制乙二醇与乙烯法乙二醇合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进行检测,并将切片用于纺丝、染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PET切片及其纤维的质量一致,而由煤制乙二醇得到的PET纤维的染色性能略优于由乙烯法乙二醇合成的PET纤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二甘醇作溶剂萃取乙烯焦油窄馏分(205~225℃)中萘的可行性,考察了萃取剂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定性检测了萘并定量测得了萃取前后萘的纯度的变化。由实验得出:当剂油比为8:1(m/m)、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50min时,萘的单程收率达到90%,2次萃取后得到的萘为白色略带微黄晶体,纯度95.0%,比原料中萘的纯度提高了42.3%。  相似文献   

18.
艾珍  朱林 《化工时刊》2008,22(1):64-66
介绍了合成气合成乙二醇的工艺进展情况,包括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甲醇甲醛合成法和草酸酯法等。在比较不同工艺路线的同时,从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并对各种方法的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大力发展甲醇甲醛合成法和草酸酯法合成乙二醇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乙二醇盐催化剂的合成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和评述了金属法、碱法、Nelles法、醇交换法等制取乙二醇钠、乙二醇钾、乙二醇锑、乙二醇钛、乙二醇铝等二元醇盐催化剂的工艺技术,乙二醇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合成气经草酸酯法制取乙二醇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梅  石自更 《化肥设计》2011,49(5):20-22,28
分析了当前国内乙二醇的供需状况和发展煤制乙二醇的优势;论述了草酸酯法制取乙二醇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进展;指出加强草酸酯加氢催化剂的研究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工业化示范装置是合成气经草酸酯法制乙二醇工艺技术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