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承受交变荷载的钢管焊接连接节点的疲劳问题,比其他型钢杆件节点受力情况复杂,设计时要慎重处理。JTG D64—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新增"钢管结构"章节规定相关构造要求,但并无详细的钢管节点疲劳验算方法。参考汇总多个规范和参考文献,介绍钢管节点疲劳强度验算的名义应力幅分类法和热点应力法,并对上海嘉闵高架蕰藻浜大桥钢管桁架拱节点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2.
针对桥梁的受力计算主要集中在桥梁的纵向,往往对桥梁的横向计算不重视。部分桥梁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在活载作用下,在梁顶板产生纵向裂缝,从而降低了主梁的使用性能及耐久性。现结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1]以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提出一种利用有限元方法,基于影响线加载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方法,经工程实践验证,其计算结果能满足一般的工程设计要求,同时其还具有简单、高效的计算特点。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传统桥梁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新型组合结构桥梁形式,拓宽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领域。介绍近年来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槽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双重组合作用连续组合梁桥和大跨斜拉桥组合桥面系。通过对传统结构形式的改进和发展,可充分发挥组合结构桥梁的综合优势,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5月13日-15日,新颁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宣贯在广州市珠岛宾馆成功举办。本次宣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与广东省公路学会共同举办。新《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于2015年2月15日发布,5月1日正式施行。新《规范》以技术先进、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国际接轨为设计目标,融合安全耐久、节  相似文献   

5.
桥梁定期检查工作中,需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本文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规定,分析了规范和标准在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特点、方法和优缺点,提出了对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基于蜂窝钢梁外观,提出了一种新型空腹式钢结构主梁——正八边形钢板腹梁。借鉴蜂窝钢梁挠度计算中费氏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该结构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地,为了研究该结构的弯曲性能,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要求,设计了1根缩尺模型试件,通过两点加载方式对其变形能力、应变特点和破坏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2017建立了该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腹板非连续的正八边形钢板腹梁,采用费氏空腹桁架理论提出的结构挠度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通过静载弯曲试验发现,正八边形钢板腹梁发生破坏时,顶板纯弯段区域出现了局部屈曲现象,同时腹板发生屈曲变形;经过合理设计的正八边形钢板腹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7.
政策法规     
<正>交通部发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7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同时废止。《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相似文献   

8.
会讯     
《钢结构》2017,(7)
<正>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11月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同时进行第三届"组合结构杰出人才奖"和第八届"精工杯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通过专家评审的论文将刊登在《建筑结构学报》(增刊)。研讨主题:1)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进展;2)钢-混凝土组合构件、节点和结构体系研究的新进展;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评估、加固;5)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健康监测、诊断与加固;6)钢-混凝土组合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钢—混组合结构桥梁预制装配化技术在我国中小跨径桥梁应用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几种适合预制装配化的发展潜力巨大的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形式,有利于我国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体系中的一种,其中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体系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随着钢结构建筑的不断推广应用,为更加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传统钢结构结构建筑可以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的基础上,现代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建筑集成技术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系统、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有机集成,以适应新时代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特点,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土木工程中一种主要的组合结构形式。在桥梁工程中,从基本受力性能出发,可分为组合梁、组合柱和组合拱。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新出现的组合桥梁结构形式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传统的组合桥梁,如钢梁-混凝土板组合梁、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拱桥等,在我国已有较多应用,规范体系也正在形成,今后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规范,同时密切跟踪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开展创新性的研究。新型组合结构桥梁的研发在我国异常活跃,如近年来提出了劲性骨架混凝土桥面板-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桁梁、波形钢腹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梁、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柱、钢管混凝土主肢-混凝土缀板复合柱和混合柱、钢腹板(杆)-混凝土组合拱等新型桥梁组合结构,有些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少量应用,有些仍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今后,应加强应用推广,并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应用指南或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我国组合结构学科的发展和桥梁工程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现行的建设部的CJJ 99-200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交通运输部的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JTG/T H21-201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中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从评定模型及体系、桥型分类、部件权重设置、等级划分及养护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指出各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1修订背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提高公路运营效率、促进路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行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以下简称2006版《设计规范》)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以下简称2006版《设计细则》)于2006  相似文献   

14.
毛健  马晨  蔡月楼  南松霖  张雷 《江西建材》2024,(2):62-64+67
桥梁动静载试验是检测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方法,可准确评价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实际工作状态。文中依据JTG/T J21-01—2015《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对陶赖昭特大桥主桥进行动静载试验,测试桥梁结构的挠度、应变及动力特性,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强度及刚度满足设计要求,动力响应及动力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钢结构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钢结构技术包括9项内容:深化设计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住宅钢结构技术、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等。主要介绍了各部分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技术要点以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中桥梁动静载试验的试验方法及评定规则,对简支空心板桥的荷载试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计算分析及现场试验,得出了桥梁的应变、变形、校验系数、固有频率、动挠度、动应变及冲击系数等指标,对桥梁的动静载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确定该桥满足"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 N/m~2"设计荷载等级的要求且行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钢结构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人字支撑、交叉支撑以及框架-支撑结构在不同层间侧移角、不同支撑长细比下的抗侧力性能。介绍了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关于受压支撑剩余承载力系数、竖向不平衡力折减系数的确定依据。阐述了框架-支撑结构中框架抗侧承载力不小于25%的原因。最后介绍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关于支撑系统中弱支撑强框架设计理念的实现方法,并对人字支撑系统中横梁的轴力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2005,20(5):100-100
2005年8月6~8日,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争家学者、科研院校及生产施工领域的112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奉次会议由中国钢结构饥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主办,浙江精工结构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会议共收录论文151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增刊方式出版,本论文集收录了国内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设计施工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欧洲规范》中"钢梁腹板区格局部屈曲"验算公式的安全度水平,总结出了修正《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关于钢梁腹板局部屈曲验算公式的两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克服传统桥梁建造模式存在的弊病,促进装配式桥梁发展,本文首先通过与传统建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装配式桥梁的优点,特别是在建造速度快、建设质量高、交通影响小、节能环保优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次,阐述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梁、钢箱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制桥面板等上部结构拼装,以及装配式桥梁墩柱、桥台等下部结构拼装的发展现状;最后,从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材料、BIM技术等方面,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期促进装配式桥梁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