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西起洪泽湖大堤的二河闸,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与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二河枢纽位于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河道(二河)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进口,也是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承泄洪泽湖洪水,并控制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流量,以满足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分流比的要求。枢纽包括二河新泄洪闸、二河东堤至桩号4+641.11之间的入海水道河道和左右堤防。新泄洪闸共10孔,单孔净宽10.0m,底板高程6.0m,设计泄洪流量2270m3/s、强迫… 相似文献
2.
3.
4.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处寒冷地区,且其施工方式采取通仓浇筑,不分纵缝以及越冬长间歇式的施工方法,增加了该碾压混凝土坝温控和防裂难度。为了对该工程温控措施及效果作深入了解,选取挡水坝段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温控防裂仿真分析。通过3种方案结果的对比,总结出在坝体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温及通冷却水管的温控措施对改善坝体温度分布、降低温度应力、防止坝体出现裂缝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对该工程及类似工程的结构设计和具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4,(1):138-140
针对水闸混凝土在施工期易开裂这一问题,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机理,认为结构的温差和约束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裂缝的防止可以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进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大型水闸混凝土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其裂缝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温控防裂措施。较大的温降收缩和底板的强约束是造成其裂缝形成的直接原因,而门槽处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的突然减半又使得门槽处应力陡然倍增,超过混凝土的即时抗拉强度,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温度变形是防止后期裂缝的关键。过度保温对早期减小温差和防裂有利,但是会增大最高温度,进而增大后期温降幅度和基础温差,对防裂不利。 相似文献
6.
水工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存在和发展,既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引发渗漏,同时也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某拟建的水电站尾水管混凝土进行施工过程仿真计算,根据气候、材料、约束等实际情况研究防裂工作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析多种表面保温条件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情况,据此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防裂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闸闸墩浇筑完毕后因内外温差,表面易产生拉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自身的即时抗拉强度,就会产生由表及里的温度裂缝;闸墩后期因基础温差过大,闸墩内部将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极有可能产生由由里及表的贯穿性裂缝.本文基于Midas有限元仿真计算软件,通过3种工况对水闸闸墩施工期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根据仿真... 相似文献
8.
以化子闸泵站工程为例,考虑冷却水温度、通水流量、水管间距、混凝土浇筑温度、保温层厚度以及后浇带宽度等因素,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泵站施工期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变水管间距对混凝土冷却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设置后浇带对温度应力有较大的释放;水管通水水温、混凝土浇筑温度与产生的拉应力呈现线性增长。水管通水流量超过一定值时泵站冷却效果不佳。保温措施能有效避免低温季节浇筑早期产生的表面裂缝。同时,选取优化温控方案对化子闸泵站施工期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温控措施优选合理,泵站内外温差、早期表面拉应力及后期内部拉应力均处于安全可靠范围,可为泵站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工程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发热速度快,发热量高。对于槽身底板、侧墙、纵梁和横梁等薄壁结构来说,在浇筑早期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并可能进而发展成为贯穿性裂缝。另外,由于渡槽分两层浇筑,当上层新浇侧墙混凝土温度下降时,受老混凝土约束,容易产生贯穿性裂缝。利用仿真计算遴选不同月份施工时渡槽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温度控制指标,以便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达到渡槽混凝土施工期防裂的目的,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措施的抗裂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针对闸墩施工期混凝土易开裂的问题,分析了闸墩在施工期混凝土的开裂原因,说明了采取闸墩内部水管冷却和表面保温两种不同温控措施的防裂机理与效果。指出单纯表面保温措施能虽够减小闸墩早期内外温差和表面拉应力,却使得混凝土的温升和温降幅度加大,闸墩冷缩期内部拉应力显著增加。于是提出内部水管冷却和适度表面保温相结合的闸墩温控防裂新思路,并已在姜唐湖泵送混凝土退水闸工程中得到应用,严寒季节施工的所有16孔闸室泵送混凝土都没有开裂,收到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水闸底板结构属于薄板结构,层厚较薄,其混凝土内部温度随年气温呈周期性变化,无稳定温度,给其最高温度控制标准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此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以某水闸为例,就水闸结构的最高温度温控标准、关键部位防裂重点及防裂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计算可知,该水闸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控制标准按照32℃控制为宜;低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保温可降低拉应力19%,上下层温差按照15℃控制,安全系数1.65。结果表明:水闸结构最高温度控制标准按照基础温差加闸底板结构各浇筑层第二年温度的最低值确定为宜;低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保温;闸墩与底板混凝土的上下层温差控制是闸墩结构防裂的重点之一,需从严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文献【3】的基础上,基于冷却水管与混凝土之间热量交换的平衡原理,提出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问题有限元求解的改进迭代算法。通过试验验证及在工程中的应用,说明该算法不但在理论上精确、严密,而且具有很高的迭代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向家坝大坝溢流面的施工质量,经研究确定在泄洪消能区采用高标号C9055抗冲耐磨混凝土。对于可能产生的混凝土温升裂缝问题,结合向家坝工程施工条件,摸索出了一系列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措施,包括优化原材料配合比、控制入仓温度、个性化通水冷却控制以及动态调整养护时机和方式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卓有成效,确保了泄洪建筑物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部位未出现一条危害性裂缝;同时经钻孔取芯验证,证实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相似文献
16.
高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从仿真分析理论方法、典型裂缝成因及防裂措施、高拱坝及RCC坝温控防裂要点、智能温控4个方面介绍了高混凝土坝温控防裂研究进展;开发了可模拟9个过程、3场耦合、3个非线性的SapTis仿真软件系统,并针对精细建模、计算规模大等要求进行了并行化开发;分析了混凝土坝典型部位的仓面裂缝、劈头裂缝、廊道裂缝及下游面裂缝,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给出了高拱坝及RCC重力坝的温度控制要点,主要包括高拱坝的通水冷却设置应重视强调中期冷却并严格控制降温速率,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应淡化基础温差,强化内外温差的温控措施,智能温控技术是确保温控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人工控温可能出现的各种失误,提高施工质量。最后就未来亟待开展的高性能计算、早龄期热力学参数、个性化温控分区标准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特高拱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温控要点:特高拱坝除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基础温差外,更要树立温度梯度控制的理念,按照小温差、慢冷却、全过程保护的要求减小上下层温差和内外温差;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做好表面保护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对基础温差的控制要求。按照信息采集与传输、信息管理、仿真分析、预警预报、自动控制等五个环节建立混凝土坝防裂智能监控系统,对混凝土坝温控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为温控防裂施工的可知、可控提供技术手段,是未来施工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temperatur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for mass concrete, a feedback calculation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imulation is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er of the flood discharge sluice for a water control project in Xinjiang. It is known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that the adoptions of both the measure to alleviat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concrete of the pier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and the measure of the following-up temperature insulation for the concrete are the favorable methods to prevent the cracking of the pier concrete, and then this study resul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lated project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