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动态特征   总被引:63,自引:15,他引:48  
相对于其他提高采收率方法,三元复合驱对原油性质和油藏性质更为敏感。为此,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藏特性、不同井距和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相比,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注入能力下降幅度低,采出能力和综合含水的下降幅度大,在低含水期出现了乳化和结垢现象,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尽管注采能力下降,但由于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所以三元复合驱仍保持了较高的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其他提高采收率方法,三元复合驱对原油性质和油藏性质更为敏感。为此,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油藏特性、不同井距和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聚合物驱相比,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注入能力下降幅度低,采出能力和综合含水的下降幅度大,在低含水期出现了乳化和结垢现象,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尽管注采能力下降,但由于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所以三元复合驱仍保持了较高的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开展的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规模放大后三元复合驱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低于小型矿场试验,但仍然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成为进一步推广三元复合驱的依据。在萨尔图油田南部选取了试验区,开展一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工业性矿场试验。通过该试验进一步研究三元复合驱的注采状况和措施效果,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个性化设计和及时的措施调整保证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不同阶段采出液均出现的乳化现象,跟踪研究了不同注入阶段和不同注入方式的采出液.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主段塞注入阶段,采出液中水占主要因素,含水率低于40%,易形成油包水型乳化;含水率40% ~ 65%,易形成轻微水包油或油包水型乳化;含水率65% ~ 80%,易形成轻微水包油型乳化;含水率高于80%,不易发生乳化.三元复合驱副段塞注入阶段,含水率大于85%,易出现水包油型乳化.二元交替注入方式较常规三元复合体系注入方式水包油型乳化程度更高.采出液乳化规律的研究可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的跟踪调整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杏二中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经过多年的室内和矿场试验研究,成功地完成了5个三元复合驱小型矿场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三元复合驱技术可以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1998年大庆油田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个三元复合驱工业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三元复合驱在大井距(250m)多井组(17注27采,9口中心采油井)多油层(PI1-3砂岩组)条件下的驱油效果,油水井的动态变化规律,注采工艺技术及采出液处理技术,为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介绍了试验区的进展情况,油水井的动态反应,采出井见碱、表活剂、聚合物及乳化情况.结合精细地质研究重点阐述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性试验区的驱油效果,总结了油田发育上的差异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与小型矿场试验区对比,分析总结了工业性试验区含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石油科技工作者加强了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和提高驱油效果措施研究,认为乳化作用是提高复合驱增油效果的主要机理之一.依据矿场技术需求,以大庆油田A区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油井采出液和开采曲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乳化作用对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可与原油发生乳化作用,生成油水乳状液,乳状液在岩心多孔介质中运移所产生的"贾敏效应"导致渗流阻力增加,提高注入压力,扩大波及体积效果变好,乳化作用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即流压减小;采出液含水率对乳化类型影响较大,W/O型乳状液向O/W型乳状液转型的临界含水率在60%左右;采出液油水相中都溶解了部分表面活性剂,原油中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乳化作用和提高乳状液稳定性.对矿场生产数据分析表明,储层内油水乳化作用愈强,乳状液稳定性愈好,弱碱三元复合驱增油降水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7.
大量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效的表活剂条件下,三元复合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三次采 油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室内研究,给出了三元复合体系不同界面张 力和粘度比条件下,在非均质油层中的驱油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对油层非 均质性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对于非均质油层的三元复合驱,采用增加体系的粘度和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的 方式都能获得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但高粘度是获得好的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采取分层注入的方式,或 者在三元复合驱后对高渗透层进行封堵,能更有效地采出中、低渗透层的剩余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 项研究对认识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和编制调整矿场试验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庆油田进行的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先导性矿场试验注气量不足的情况,讨论了试验是否形成泡沫及究竟提高多少采收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试验发泡条件及试验与三元复合驱、天然气驱的动态反应差别,即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注入压力、吸液指数、产液指数、地层压力的变化幅度都大大高于三元复合驱;注采压差大幅度增加;其注气压力大大高于天然气驱时的注气压力及气窜现象得到抑制等问题的讨论,得出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矿场试验在油层中形成了有效的泡沫的认识,该试验已提高采收率22.04%,超过了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根据试验动态预测最终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5%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首次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使区块综合含水由88.4%下降至63.7%,区块日产油量由见效前的37t上升到最高值88t,全区累积增油19625t,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0%;大幅度节省了注水量,提高了开采速度;扩大了波及体积,改善了动用状况,提高了驱油效率。分析发现,三元复合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及比产液指数下降幅度都小于聚合物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及流体有较好的配伍性,不会造成对油层的伤害。矿场试验展示了大庆油田开展三元复合驱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庆油田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在全油田进行了一定规模的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矿场试验,建设了三元复合驱注人系统及配套的采出系统,均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投资费用巨大。若通过研究得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腐蚀行为规律和对普通低碳钢的腐蚀影响规律,经过实践得出用普通低碳钢替代不锈钢的可行性,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该项技术在油田的大面积推广。因此,研究在流动状态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腐蚀规律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三元复合驱开采指标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中区西部和杏二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研究确定了萨中和杏北地区三元复合驱主要开采指标的变化范围,要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一定井网井距条件下的三元复合驱区块采液量、采油量、综合含水的变化模式,形成快速、实用的三元复合驱开采指标测算方法,为编制三元复合驱规划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水驱后的残余油图象与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后的图象对比及残余油驱替过程入手,深入剖析了残余油在水驱和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阐明了各种残余油被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的内在原因:三元复合体系使油水之间界面张力降低和介质润湿性改变而引起的毛细管力和粘附力大大降低,甚至使毛细管力由阻力变为驱油动力,是三元复合驱驱替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机理;三元复合体系降低粘附力和内聚力的作用是驱替膜状残余油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三元复合驱储层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作为大庆油田新的开发技术即将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注入三元复合剂后,储层的物理性质、流体分布形式发生了改变,测井响应特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水驱开发水淹层测井定性、定量解释方法已经不再完全适应注三元复合剂储层测井解释。利用岩石物理实验,分析了三元复合驱条件下储层电学、声学、核磁共振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密闭取心井资料,提出了三元复合驱储层受效判别方法和三元驱后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型,为三元复合驱后水淹层测井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活性剂浓度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近年来,三元复合驱作为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已在大庆油田投入多个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但由于现有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三元复合驱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三元复合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油藏“层间和平面”矛盾.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复合体系配方进行筛选,并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对优化配方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采收率提高幅度超过20%,节约化学剂费用3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低活性剂、低碱浓度、高聚合物浓度”三元复合体系是一种高效、廉价的驱油体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原油色谱指纹技术监测三元复合驱分层产油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见效后,油层采液能力下降,针对试验区换螺杆泵后不能测油井分层资料的不足,应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该项工作结果表明,试验区4个目的层原油具有明显差异性,三元注入体系对原油指纹特征影响较小;选取EPB神经网络模型,首次成功解决了4层原油混采解释模板的建立,其相对误差可控制在7%以下;现场色谱指纹测试结果稳定,与油层动静态资料符合率高,适于三元复合驱条件下分层产油贡献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驱油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2,他引:28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l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了低界面张力的二元体系,减少了三元复合驱的油水乳化。通过三元配方中加入防垢剂减少甚至防止油层结垢。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少乳化液处理量,彻底清除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地层及井筒结垢现象,在化学剂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三元体系相同的驱油效果。大庆油田一元驱——高浓度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及矿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提高采收率幅度上与三元复合驱的结果完全接近。尤其重要的是,在驱油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高浓聚合物驱经济合理性优于三元复合驱。试验室研究和矿场生产试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高渗透的低温油藏;其中高浓度聚驱更适合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非均质不太严重的油藏;二元复合驱更适合于高、中渗透的中温和低温油藏;活性剂驱更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和比较均匀的中渗透油藏。大庆油田研制的三元、二元、一元驱现场试验证实采收率提高值均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机理.又利用二维纵向正韵律3层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与水驱油的对比实验,将水驱后和三元复合驱后的一组岩心剖开摄像录入计算机中,利用彩色图像量化分析系统对内部各层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纵向非均质层状正韵律人造岩心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油水流度控制和原油乳化能够明显减缓层间矛盾,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且中渗透率层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高渗透率层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中渗透率层既提高驱油效率也扩大波及体积,低渗透率层以扩大波及体积为主.驱油效率占提高采收率的比例平均为55.75%.图6表1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