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服装,体现人的创造力量和审美理想,其审美形态由多种因素组成,是"形体美"、"功能美"、"艺术美"结合融汇的结果。服装,在表现着人的体态的同时,也表现着物质和精神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对"吃"一向兴味十足,不仅享受"食内"之美味,更追求"食外"之精神境界.如此,中国饮食文化便在当今世界久负盛名,有了"吃在中国"一说.华夏文明五千年,饮食文明亦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饮食是从古承袭至今最稳定的一种文化,既以具体形态存在于各类饮食派别中,还以文字形式记录在层出不穷的文献典籍和文化作品中.  相似文献   

3.
苏州花食     
苏州人喜欢花,尤以虎丘为盛。花给苏州人的饮食、装饰、礼仪等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带来了无限的风雅和情趣。这里只谈苏州花食种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饮食这一物质载体来反映的,如饮食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同时,在烹饪和宴饮过程中,都能使艺术创作在饮食制作和饮食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互相结合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入21世纪.饮食成为整个世界^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最为重要的内容。饮食不仅决定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往往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仅造就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诗歌大国,"诗酒文化"是中国诗歌特异的存在形式,也是中国诗歌源流之一,"诗酒文化"以其特有的审美方式和文化意蕴,成为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文章以"物质的酒"与"精神的诗"在数千年的遇合与结合中演绎的"文化现象"为聚焦,从诗歌学、美学、文化学角度作出学理阐释与新的论说,揭示"酒"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元素的历史渊源、内在机理与精神特性,解读其双重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辨析其与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天然的精神联系与美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反映了中国人重视饮食的习尚.但饮食历来都不是单纯的生理要求,也与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赋予了饮食种种文化内涵,食物禁忌即为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崔利 《酿酒》2023,(6):127-131
文化是中国酒的灵魂。中国人把“酒以饮用”的物质形态升华为“酒以成礼”的精神形态,通过健康、文明、高雅的饮酒方式彰显寄情于酒的中国风俗、酒香诗美的中国风流、君子之品的中国风度、礼仪之邦的中国风范。这就是中国酒文化。中国酒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相似文献   

9.
人类饮食自古以来就未曾离开过肉.肉类一旦摆脱了单纯的自然属性,成为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的对象,肉食文化的系统便开始形成.肉食文化是指与肉食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或以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国肉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它体现在物质成就和精神成果的诸多方面,并受制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它还有着地域之分、民族之别,同时又与社会习尚、宗教仪礼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尚静雅 《食品工业》2021,(1):I0036-I003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者,至高之尊谓,也就是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出发点。儒家认为民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之下,我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开始传播,但受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对同一菜名的翻译也出现一些差异。王学泰先生的《华夏饮食文化》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本文拟根据《华夏饮食文化》的基本思路,刍议中西方菜名翻译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船舶的物质层、学理层、精神层的"融契"特征,对高端船舶设计艺术中的功能与形态、创新与创意、船型与结构、工艺与材料、整体与意韵的"融契之美"进行了美学剖析;提出了高端船舶设计艺术"以美驭形"的美学观—以"融契之美"统领并驾驭船舶造型、功能、工艺、技术等限定因素,并融汇自然、人文、环保理念驱动设计创新;为中国高端船舶设计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历史进入21世纪.饮食成为整个世界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最为重要的内容。饮食不仅决定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往往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仅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和辽阔的版图。更孕育了精彩绝伦的华夏美食。今天小倌我将带领各位看官食客在广阔的中国版图上寻找美食的坐标.为大家呈现一张精美绝伦的中国美食地图。  相似文献   

13.
正茶是顺自然而生,吸天地之精华。中国人通过茶与天地相通、与自然相连,达到"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归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理念,杂糅在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盖碗三件套就称为"天、地、人"。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创造的优秀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之一,与道、释、儒深度交融;与传统文化合为一体。茶文化已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相对充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空间设计。空间作为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基本场所,对其的研究已经十分的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拓扑形态下的行为空间对人情感价值的影响,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与此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探究,合理的运用拓扑学概念,突破传统空间固有的模式,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其情感价值。拓扑学作为现代几何学的分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几何学理论,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建造出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其理论思想对艺术、工业、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拓扑学的原理,将某种图形经过连续变化后成为另外一种形体,物体在形变的过程中,自身不发生切割和撕裂,仍保持原有的性质,这便是拓扑形变。拓扑形变虽改变了原有的形式,但并未改变其性质,并将物体看作是可以无限变化并改变其形态的可塑体。本文以"拓扑形态"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为线索,以拓扑形态为着力点,探究人在拓扑空间语境下有别于传统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并探讨其深层次的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明军 《食品工业》2020,(10):390-391
<正>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多元丰富的情感意蕴,千百年来,中国人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情为导向"的饮食观念。《中国饮食文化》一书所提到,自古以来,不同时期的饮食制作与创造成果谱写了中国饮食的优美华章,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饮食繁花似锦的风格特色。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的创造与实践培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体系,这些优良传统与世界各国相比,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点。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尤为关注饮食的色、香、味、形,并对它们进行了美、丑、善、恶的划分。如孔子所言"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中国饮食文化就是在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传承的。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本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肉类研究》2019,(6):100-101
<正>饮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味,锻造了中华儿女健康体魄与高尚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这一饮食文化早已超越了固有的饮食领域,她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乃至国家的政治生活。《汉书·郦食其传》记载:"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古人便将饮食温饱问题视  相似文献   

18.
宁绍强  穆荣兵 《家具》1997,(5):9-12
在设计中运用情感形态,通过外观线形,材质运用、色彩处理、启部强调、整体组合等手段,创造出符合人的、生理需求的产品,最终达到物质与精神统一性。情感形态的创造将成为今后家具设计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9.
《肉类研究》2019,(12):90-91
<正>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锻造了中华儿女健康体魄与高尚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被肯德基、汉堡包等"洋快餐"新的饮食理念和文化思潮冲击,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饮食结构给大学生带来众多健康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理论、轻实践,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弊端,让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20.
在生活方式视角下探讨中国传统厕所形态发展变化,涉及厕所形态演化分类与物质精神象征意义两个层面。从厕所的文明与空间关系、畜养结合与性别意识、晦涩符号与精神阶级三个方面讨论中国传统厕所的演变内核,阐释人居环境下的空间逻辑。通过对于中国厕所的变革演绎分析,结合不同时代下的政治因素、文化伦理、材料更迭、建造技术等因素,试图窥见中国人居的生活方式变革一角,描述人类生活文明在时间维度纵轴上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