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Planning》2014,(6)
《非你莫属》是国内首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准确把握受众定位,主持人善于体谅他人,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节目内容和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兴趣,同时满足了受众消遣、学习和获取成就的心理需要,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来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7)
电视综艺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会话类型,是单纯以娱乐性、趣味性和消遣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本文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理论,对《康熙来了》中的真实会话语料的话轮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娱乐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
一档栏目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节目主持人、栏目内容、目标群体、节目形式等。其中,主持人在栏目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看见》为例,浅谈主持人对节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电视节目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策划出受众真正喜欢的节目。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着重分析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台湾娱乐节目主持风格特点,以期通过小的视角细致入微的剖析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如何成就了《康熙来了》的成功,以及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对大陆的综艺节目有所启示,有助于其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7)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近些年,娱乐脱口秀节目遍地开花,而《今晚80后》和《金星秀》两档节目在国内收视率极高,节目组在提高节目文化质量前提下融合多种类型的元素进行创新,获得了受众欢迎和主流认可的双重收益。通过对比两档节目,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持娱乐脱口秀节目的生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
湖南经视的《真情对对碰》掀起了一股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制作浪潮,但是潮水总是有起有落,有涨有退。紧跟而来的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江苏卫视的《人间》,重庆台的《情感龙门阵》等节目霎时充斥着我们所有的视野。为了赢得收视率,各施奇招来赚取观众的关注与泪水。可昙花一现的情感类谈话节目,留下的不仅仅是痕迹与过往,更多的应该是思考。本文以《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为例,将从选题策划、嘉宾的选择、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三个角度探析如何来策划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该节目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超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的传播特性、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进而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1):21-22
<正>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期待,并且不断更新你的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你所拥有的知识面,这才是保持年轻的秘诀。我早就忘了自己的年龄,我觉得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从2006年到2008年,一档名为《赢在中国》的中国首个创业真人秀节目,掀起了创业英雄的"造星"浪潮。这档节目的总制片人、主持人,就是从武汉黄陂走出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386-389
综合分析了黔西南地区中营向斜煤层的分布、厚度、埋深煤质、含气性等方面特征,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40余层,可采15层。煤储层含气量较高,煤层气的保存条件较好,估算区内埋深500~1 500m深度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3.09亿方,该区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晓 《新建筑》2007,(3):4-6
讨论了中国古代美学中“放逸”的哲学基础与美学特征,比较了其与解构主义的主要异同;通过以“放逸”的美学精神对解构主义建筑的解读,提出除了理性主义以外,二者的精神比较接近,认为依据“放逸”精神的中国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可以参照解构主义建筑,本着理性主义精神进行。  相似文献   

13.
倪宁  陈绚 《中国建材》2004,(10):63-63
福特汽车有两则广告,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第一则广告的画面是:一大块晶莹剔透的钻石与十粒玻璃珠放置在一起,都在熠熠发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2)
小说《恍惚的人》中昭子这一人物形象是日本20世纪60、70年代挣扎在工作与老人家庭护理之间的主妇们形象的缩影,她有着作为职业女性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也有着传统日本女性的贤惠,并且接受新时代的思想,向往男女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15.
研读《庭院》图像,必然会结合多年巴蜀民居调研心得。觉得尚可继续开拓探讨空间,揭示一些区域传统空间之谜。一幅民居图像,经历将近两千年不衰,仍能触动乡土空间的古今状态思索,说明魅力不凡,艺术表现力意味隽永。尤其图像后面有些看不到的现象,值得挖掘。  相似文献   

16.
郭可  张洪明 《重庆建筑》2011,10(11):7-8
通过对创"鲁班奖"工程的策划、实施,精心准备"鲁班奖"的复查,获得高度评价,提升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125-131
"五四"时期,中国作家在接受现代主义时表现出明显的"浪漫化"倾向,注重反传统、重个性的先锋精神,并对其寄予启蒙大众、引领人生的"厚望"。"五四"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诉求发生了由文化启蒙向社会革命的转变。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现代主义逐渐被左翼文艺界指称为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艺术,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反面。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这一"颓废性"嬗变,既有社会现实的外在因素,也有艺术自身的内部原因,更与这一时期俄、日激进文艺思潮及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从《池上篇》看白居易的园林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民  徐维波 《华中建筑》2004,22(2):141-142
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代大诗人白届易的造园实践在这一转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白居易《池上篇》这篇文章的分析,来阐述其“平、淡、青、远”的特殊园林意象及一整套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Kevin Lynch《城市意象》书中的理论展开,将其对城市的解读应用到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城区——西安的钟楼片区(钟楼、回民街、城墙等共同形成的城市中心片区)中,通过对其城市秩序的历史、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深入了解当今西安城市中心区形成的内部逻辑,同时提出城市意象理论存在的部分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试图在神话学的渊源上,研究"山"的意象在原始神话中的重大意义,神秘山是原始文化的神话之都,众神的居所.山岳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联系,是世俗通向天界的通天塔的自然语符,人类重大建筑艺术的创造实践说明,"山"的意象是代表人类社会精神中心的宗教宫殿建筑的基本艺术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