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广场     
正油烟——肺癌高温油烟与肺癌无关吗?NO国外研究机构经比较分析后指出,中国人喜欢用高温食用油来烹调菜肴,灶台温度比西方家庭的灶台温度高出约50%。通常食用油在高温的催化下,会释放出含有丁二烯成分的烟雾,而长期大量吸入这种物质不仅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于香烟致癌的认知度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却忽略了另一种比香烟更容易致癌的烟——厨房油烟。上海市前不久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高温油烟产生有毒烟雾,损伤呼吸系统细胞,很容易诱发肺癌。  相似文献   

3.
《美食》2009,(4):44-44
主妇们在为家人捧出丰盛可口的菜肴时,也许忽略了一个可怕事实:厨房油烟会致癌。上海市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的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4.
厨师,由于长期工作在油烟弥漫的灶台前,他们的身体常常要受到高温、油烟尘和毒性气体等有害因素的侵袭.因此,很容易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肥胖症、腰疼、下肢静脉曲张、夏季高温中暑以及面尘、油烟尘矽肺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食品加工条件对于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食用油-橄榄油、大豆油和棕榈油,模拟日常烹饪体系,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加热和煎炸情况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食用油单独加热情况下,加热温度、时间和循环加热次数影响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高温、长时间加热、反复加热均会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煎炸情况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和加热时间内,食用油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并不明显。因此,普通的烹饪过程中,应注意减少高温加热时间、避免食用油的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1.油烟来源:使用各种食用油烹调食物,致使油烟散布在厨房小小空间中,以煎、炒、烹、炸等方式最为严重。危害:油烟随空气侵入呼吸道,引起头晕脑胀、胸闷气短、头晕恶心等症状,医学谓之油烟综合征。食用油中的甘油生成的油烟主要成分为丙烯醛,对眼、鼻、咽喉黏膜都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慢性角膜炎、鼻炎、气管炎。油烟的颗粒堵塞皮肤毛孔,导致皮肤干燥、生皱纹、长色斑、脱发,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厨房油烟的根治,物质条件与技术条件均已具备,电磁炉作为一个融入诸多现代科技的厨房小家电,实现无油烟炒菜应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设上炒无烟温度档,亿万户家庭则会受益无穷。但遗憾的是,行业并没有对此给与更多的关注,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电磁炉产品有此项功能的介绍,在这里,笔者认为,作为规范电磁炉行业行为的标准应该提出对厨房油烟控制的要求,确实能够通过精确控温去实现无烟目标。我国每年有相当于5亿斤的食用油饱含着致癌物化为油烟飞上天空。家庭只配备吸油烟机并不能完全消除油烟的危害,不能采用单一的治理模式,还必…  相似文献   

8.
<正>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上海市女性肺癌的高发除了与吸烟,被动吸烟,其它肺部疾患和激素有关外,还提示食用油油雾可能与市区女性肺癌危险性高有关。实验研究也揭示,菜油和豆油加热至270°—280℃(炒菜前油锅温度)时所收集的油烟凝聚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有间接改变作用;菜油的凝聚物还能增高中国地鼠V79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增加小鼠骨髓微核细胞率和诱导SV50的正向突变。最近的实验显示菜油凝聚物能使新生金黄地鼠的肺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皮下接种这些细胞的裸小鼠在接种部位发生了肿瘤。这些结果表明,某些食用油的凝聚物有致变性,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在菜油中加入抗氧化剂或通过氢化  相似文献   

9.
炒菜温度在200℃~300℃之间。这个温度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均为有毒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这些除了让肺癌风险增大之外,油烟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的危险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电》2008,(10):47-47
中国人习惯于大火热油,煎炒蒸炸,这种烹饪方式既成就了享誉全球的中国菜肴,却也带来大量油烟。根据科研数据表明,肺癌的诱发因素中除了吸烟外,油烟也是大杀手,肺癌患病率随着每周烹调莱肴的数量、烹调时受刺激的频度以及厨房内烟雾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厨房油烟还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鼻子.咽喉等。因此.厨房油烟已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11.
顾猷 《五金科技》2007,35(2):23-26
本文将自然界里龙卷风(又称之为旋风)这一奇特现象及特征,应用到吸油烟机上,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全部被灶台上的旋风式吸油烟机抽吸干净。而且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两款旋风式吸油烟机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抽吸原理,从理论上解决了当前所有类型的吸油烟机抽吸油烟不彻底的缺陷,消除了油烟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顾猷 《现代家电》2006,(19):62-64
将自然界里龙卷风(又称之为旋风)这一奇特现象及特征,应用到吸油烟机上,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全部被灶台上的旋风式吸油烟机抽吸干净,本文作者作为烟灶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两款旋风式吸油烟机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抽吸原理,从理论上解决了当前所有类型的吸油烟机抽吸油烟不彻底的缺陷,消除了油烟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十一五”计划的主题是环保.节约与健康.减少和杜绝家庭油烟是这个主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燃气灶在我国城镇居于主导地位.是厨房炒菜的主力军.所以亟待增设无油烟区温度标牌。其内涵是:确定适宜的燃气供量,获取食用油升到无油烟区温度的恰当时间.以让主灶者极容易识别和利用食用油生烟前的表象.圆满实现烧油、投入主料全过程无油烟。需要加以解释的是:  相似文献   

14.
高温加热植物油,会产生大量苯并[α]芘(B[α]P),植物油中B[α]P会危害人体健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豆油、玉米油、稻米油三种油脂,在180℃,220℃和260℃下,加热0.5~10 h及24 h后复热油脂中B[α]P的变化,旨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最佳的食用油使用规范。植物油中B[α]P含量的变化为温度越高B[α]P越容易生成,但是植物油加热达到烟点,B[α]P极易粘附油烟,导致植物油中B[α]P含量下降。在220℃以上加热4~10 h,植物油中B[α]P含量较高,特别是重复用油时,油脂中B[α]P含量更高。因此在日常烹饪应尽量避免在高温长时间条件下烹饪,高温油炸应避免使用稻米油、玉米油,可以选择大豆油,并且要注意避免反复加热植物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热定形过程产生大量含有机油分、染料、染料助剂、润滑油、纤维类颗粒物等污染物的高温气体,设计了TLL03天蓝蓝拉幅定形机油烟净化设备。阐述了TLL03天蓝蓝拉幅定形机油烟净化设备的结构,介绍了油烟净化处理工艺流程,着重分析了温度及电场对设备净化性能的影响,为印染设备净化处理废气提供参考依据。实践表明,拉幅定形机油烟净化设备对定形机尾气的净化率达到95%以上,具有优异的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炒菜温度在200℃~300C之间。这个温度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丙烯醛、苯、甲醛、巴豆醛等,均为有毒物质和致癌嫌疑物质。这些除了让肺癌风险增大之外,油烟与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的危险也可能有关。油温在180℃为好每一种油脂产品都有"烟点",也就是开始明显冒烟的温度。过去那种颜色暗淡的粗油,往往在130℃以上就开始冒烟,而对于大部分如今的纯净透明油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龄段,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拿做饭这件事来说,以前嫌弃整天纠缠在灶台前很没出息,认为远离厨房不沾油烟是最佳生活状态,现在却认为能烧一手好菜,做几道美味的甜点,会让生活更有质感。下得厨房,不仅是妈妈辈的选择,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也一样是很棒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粮食》2007,(2):44-44
22.什么是高级烹调油? 高级烹调油是将普通食用油再加工成的精制食用油.它的外观澄清、透明、色泽淡黄,比一般食用油色浅,比色拉油色深,无一般食用油存在的油料固有气味和口味(如油菜籽、大豆的豆腥味等),水分、杂质、酸价、过氧化值等比一般食用油低,但酸价高于色拉油,烟点比色拉油低5~10℃,用于烹调不起沫、油烟少,价格应该比色拉油低,是色味俱佳、营养丰富的高档食用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食品厂面包生产,一般都采用食用油涂在面包听模上以防粘着,便于面包脱出模具,这样脱一次模就需要涂一次油,因此,操作手续较复杂,高温下油烟大,成本高,每个面包生产车间每年要耗用数吨食用油。 我们与北京义利食品厂协作,采用有机硅树脂脱模剂,将其涂在面包听模内表面,经过面包生产车间初步试用结果,可以连续使用一百多次不涂油,不粘模,为面包生产车间进一步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减少人工劳动,改善劳动条件,节约食用油等创造了条件。为了给食品工业生产工艺研究提供参考,将硅树脂脱模剂的组成、性能及膜层制备方法等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鸡蛋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将鸡蛋与一些食物、药物巧妙配伍制成食谱(药膳),有很好的治疗咳嗽哮喘病的作用。厨师每天站在灶台前,与油烟打交道,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笔者曾犯有这些病症,服用一位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