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建类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建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现状与弊端进行了分析,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培养企业需要的、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实践证明,"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
"订单式工学交替"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它将职业技能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将课堂搬到车间,学生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个课堂,实现由学生到学徒的转换,为学生实现就业岗位的平稳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培养企业应用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的新模式,是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3)
目前酒店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酒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高职特色不够明显、教学内容和方法存在缺陷、课程体系与人才需求、教育方式与就业需求等方面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针对专业实践课程的工学交替的模式,从而探索出以能力为目标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4,(9)
结合专业的特点、学校的资源情况和学生认知规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尤为重要。本文阐释了"工学交替、三段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并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Z1)
"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最新理念,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现实意义。积极探索"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培养,增强学生的双证率、就业对口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巩固学校所在区域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行业地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3)
近年来国内相关行业用人需求急剧紧缩的严峻就业形势下,酒店服务业仍是独树一帜,用人不减,需求旺盛。面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高职学校应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宾馆酒店业用人需求的职业岗位特点,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在保证理论课教学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突出酒店各个岗位的针对性、技能性和实践性,构建全方位的理论课程、酒店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走出一条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新常态影响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实践教学薄弱”等不足,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结合新常态各种特征,设定以“中低层次”为主,兼顾“高层次”培养目标。增设提高学生“短缺服务项目”相应技能,生态环境、旅游可持续、绿色经济和外语等课程。重视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交替过程中,学生融入社会,心理发生显著变化,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重视,须综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构建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6)
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专业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一个方式,因此高职教育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上。主要讨论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旅游管理的应用中出现的观念上的偏差、师资队伍薄弱、旅游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全国各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高校众多,培养方案差异大,尤其是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差异大,难评价,社会适应性不佳。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概念,将“三个面向”导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培养过程的三维结构模型,提出了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6):42-43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与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1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情况问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弹性为(58.63±13.20)分;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68,P<0.01),与总体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0.57,P<0.01),与总体疼痛程度呈负相关(r=-0.71,P<0.01)。负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2,P<0.01),与总体疼痛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1),与夜间疼痛程度呈正相关(r=0.36,P<0.01)。心理弹性与总体疼痛程度和夜间疼痛程度均呈负相关(r=-0.84、-0.64,P<0.01);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间接效应的95%CI(0.17,0.40),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正负性情绪可通过心理弹性影响疼痛程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从而缓解其疼痛。  相似文献   

12.
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现阶段中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质量、数量、业务范围进行了分析,结合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规格的需求状况,进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形成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以谋求最大投资效益,满足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通过对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当、校企合作关系结合不紧密、实践环境不健全、师生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分析,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提出了实现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型"教学工厂"模式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BIM的大型项目群信息集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大型项目群不断涌现。针对大型项目群的特点、结构与管理风险,基于BIM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主要包括项目产品、全寿命过程和管理组织等三方面的大型项目群管理信息集成模型,并对其在大型项目群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中国安全工程专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办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安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优势和就业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分析"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交替实践背景,提出体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思路,从重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教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学互融"工作室、构建职业素质体系等5个方面,阐述工学交替实践的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城市综合管廊设施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基于BIM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与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共享,随着项目的发展,系统数据库也不断完善,显著提高设施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以BIM信息技术平台为核心,通过搭建B/S网络架构,嵌入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基于Java语言编程的轻量级Web框架,实现了管廊、管线、用户等5个方面的城市综合管廊设施信息集成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运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该研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研究课程、实践、技能认证、实习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认证与企业工程实践融入课程体系,强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环节,企业工程实践与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相结合,并完善多层次校企深度融合管理与实施机制,以提高企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契合度,缓解企业个性化需求与应用型人才岗位能力培养共性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目前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能力培养大纲,围绕"宽口径、强能力、注重实践、提倡创新"的改革思路,从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对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培养研究型学习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6):39-40
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个案,对珠三角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实践和探索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施"学商一体、行业先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