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轻食"一说,最早是"西风东渐",从欧洲而来。轻食不只是清淡,膳食均衡是轻食的一个重要前提。时至今日,吃饭这件事,并不是吃饱就很幸福这么简单了,人们开始崇尚美食,品味生活,"轻食"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时尚意味的饮食理念,也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轻食主义的盛行,简单易做的轻食美味,也成为人们喜欢的家常菜。轻食的飨宴之中,以果蔬为主要食材的菜肴更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正吃饭,对一家人来说应当是顶顶重要的一件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都和吃有关,我们不但要吃,还要一日三餐,有时还要加个"下午茶",甚至"夜宵",可见我们在吃上,真是花费了不少时间,而认认真真地做饭,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我婆婆特别喜欢包饺子、包包子。偶尔会问我们想不想吃她包  相似文献   

3.
江楠 《中国食品》2007,(21):24-25
如果要在苏州寻觅饮食风雅的话,吴地人家是最不可错过的了. "吴地人家"一直是董事长段海飞的得意之作:"吴"取"民以食(口)为天"之意;而酒店讲究"宾至如归",一个"人家"就让人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4.
皇帝食经     
俞明 《烹调知识》2007,(8):10-11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见,一般的黎民百姓把"食"视作天大的头等大事。然而,以"真龙天子"自居的皇帝们,虽然饮食无忧,却也把吃作为非常重要的事,尤其对所吃菜的钟情,使他们达到"天下第一美食家"的无冕之王的境地。一部中国烹饪史,处处闪动着皇帝们(包括皇太后、皇后)的身影,这在世界烹饪史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5.
《美食》2014,(8)
<正>食在七夕·东方情人节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七夕节吃什么?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各地风俗一般都要吃"巧食",大多以饺子、馄饨、面条和油果子等为节日食品,吃的时候人们还多一面吃花生瓜果,喝茶聊天,一面玩乞巧游戏。来自民间的"巧"食民间糕点铺在七夕这天会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传说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  相似文献   

6.
实用派蟹器     
《中外食品工业》2012,(10):22-22
又到螃蟹肥荚时。说到吃蟹的工具,精致的蟹八件用起来虽风雅,却有些繁冗。如果一件工具就雒搞定吃蟹,岂不是更加实用而亲民呢?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同一件事,更难的是这件事居然是用50年时间做一碗看似普普通通的白米饭。一碗米饭,一份坚持,一种传奇。一位89岁的"煮饭仙人",一个"新生"的农投集团"金谷农场"品牌。他们"相遇",神来之手演绎"国企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历来强调"民以食为天",所以将"人数"叫成"人口",户籍叫成"户口"。我国人口为世界之最,要填饱那么多"口"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对"吃"就格外注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独具一格的"吃"的风俗。在我国各个不同的节日中,都有些独特的食俗。北方春节吃饺子,取除夕"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取"年年高升"的吉利。元宵节吃"汤圆",立春吃春卷,清明吃寒食,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所有这些,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9.
温泉煮蛋     
正最近有一款某日本公司出品的佛系手游《旅行青蛙》风靡中国大江南北,无数人被这只根本就不与操作者互动的萌宠小青蛙迷倒,时不时地翻开手机点阅又迅速关闭屏幕,为的就是多收集几片三叶草,并看看小蛙儿子给"母上大人"带回来的日本地方特产,甚至有人拿它当风物志、旅游目的地和特产购物指南来对待。其中有一组图片特别吸引我,那就  相似文献   

10.
李伟明 《美食》2012,(7):70-70
给朋友的同学办了一件小事,朋友捎话说,同学对此表示感谢,还说哪天请你吃个饭呢。一听这话,我笑了。"哪天请你吃个饭",就像歌曲《酒干倘卖无》唱的——多么熟悉的声音。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许多事情,总是要夹杂些人情去做。而但凡帮人家做了点事,人家总是要口头道个谢;现在光道谢又似乎还不够,于是往往再加上这么一句:"哪天请你吃个饭!"当然,这种情况下办的事,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是有分量的"大事",那恐怕就没这么简单,应当是别一番情景了。  相似文献   

11.
正"杀年猪",在旧时是营口农村一件大事,过年时只要烟囱冒烟,大小都得杀个猪。年吃年用之家也是杀小卖大,即养两口猪,卖一口大的或者杀猪卖一部分肉,也有的两家杀一头叫"劈一脚"。在农村,杀年猪也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说明这家过得不错,"年像个年,节像个节"。杀了年猪,不仅过年有肉吃,来年一年也都有"油水"了。那时候,将猪杀后,除了留着过年外,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正>"吃、穿、住、行"四件事,"吃"排在了第一位,重要性可想而知。"穿",有钱就买贵的,没钱就去小摊上淘宝,虽然差点,但不至于衣不蔽体。"住",有钱就住豪宅,没钱可以租房。"行",有钱自己买辆车开,没钱挤挤公交,省点燃油费,还能为城市环境做点贡献,再不行,咱走走,  相似文献   

13.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单位有个大块头的小伙子,做事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唯有一件事他做起来总是慢条斯理的——吃东西,特别是吃硬一点的东西。人家吃苹果、黄瓜都大口大口地咬,他却总是用一把小刀切呀切,一小片一小片地慢慢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食色风暴"的贵阳沁源食府装饰装修工程,是深圳合气堂设计机构运用风砂岩装饰艺术材料构建的新古典主义的餐饮空间力作。沁源食府建筑面积1500m2,座落在贵阳市都司路蓝波湾群楼。贵阳作为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版图上一个高速发展的省会城市,秉承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脉胳,在21世纪的今天更有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态势。贵阳本土民众,乃至各方宾客高朋早已不屑于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酒楼食肆,也不仅仅满足于"酒足饭饱"的低层次消费。人们更钟情于"吃文化"、"吃情调"、"吃品味",即"吃什么"已经变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怎么吃",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吃。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于餐饮环境有了"追求品质、考究格调"等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彦戈 《四川烹饪》2003,(7):20-21
前段时间,成都各大街小巷仿佛一夜之间便冒出了一大批经营“大嘴蛙”的火锅店,而且火锅店的生意都十分火爆。大嘴蛙到底是什么?大嘴蛙的制作方法和吃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此,笔者特意找了家经营大嘴蛙的火锅店现场品尝研究了一番,目的当然是为打探其中的秘密!不过运气还算好,无意中遇到了一位师兄,他恰好在这家经营大嘴蛙的火锅店事厨。师兄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大嘴蛙的来龙去脉,并且告诉了我大嘴蛙的制法和吃法。原来,大嘴蛙是一些火锅店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传统火锅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它选用牛蛙(有些黑心店则用青蛙)作主料,以火锅…  相似文献   

16.
石蛙,又名赤蛙、棘脑蛙、石鳞、石仑、石冻、石蛤,前肢小,后肢强壮,形体比青蛙略大,背部赭色;一般体重为150~200克,大的体重可达500克左右。石鸡在傍晚时爬出洞穴,在山溪两岸或山坡的草丛中觅食;夜深时,便返回洞穴。石蛙是个“美食家”,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正司马迁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这件事是大事。《孟子》里,告子有云:"食、色,性也";说明饮食之事、男女之情,是人生两件不可或缺的事情。我观察过几个朋友,凡是女主人会做饭会持家的,都过得如火如荼,夫妻相亲相爱。我的朋友Linda,喜欢烘焙,中餐西餐都做得精致味美,引得她老公偶尔也想露两手。很多人家,一到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有食蛙的习惯。人们通常所食者,主要是黑斑蛙(俗名青蛙、田鸡)、虎纹蛙(俗名水鸡)和金线蛙,这几种蛙类比较常见。古人在觅食蛙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隐藏在深涧峡谷及山区岩洞中的巨型石蛙,其肉质之鲜美,超过所有的同类,这就是食界公认的奇珍异品——中国石蛙。石蛙古名石鳞鱼,又名石轮鱼、石撞、石鸡、山蛤、石蛤、山犷、石犷,此外还有许多地域性的别名。这种石蛙,在闽中山区、赣北山区、皖南山区、淮徐山区、粤西山区和湖南山区均有分布。《食物本草》卷—一记载说:“石鳞鱼,产闹地及南直微软宁国诸山岩穴中,形似…  相似文献   

19.
吃花瘦身记     
winnie 《上海调味品》2012,(4):66-70,72,74,75
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有吃鲜花的习惯,想来是一件极美的事,比起我们在茶水里撒几片干花的小家子气,那境界自然是不一样的。须得花是主角,才叫真正的“吃花”:须得真正的吃花,才得瘦。  相似文献   

20.
龙鯏与斑块     
第一次听到"龙鯏"这个名字,是在香港时代广场的"食通天"。那里有家"金牛苑餐厅",是专做法式越南菜的。这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主人很热情,点了好几道这家餐厅的名菜,其中有一道是"龙鯏"。端上桌的似乎是一座造型精美的金黄色的"小船","船"的两头高高翘起,"船"身则盛满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金砖"。这也能吃吗?"能吃,而且美味得很!"主人客气地把一小块"金砖"放入我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