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焦碳纤维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碳纤维的产需情况和存在的碳纤维危机,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碳纤维应用发展的结果,包括航空航天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发展。阐述了危机引发的相关问题和影响,特别是目前对国内的影响。提出了在国防军工领域应尽快试用国产碳纤维并正式应用国产碳纤维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碳纤维制备风电叶片结构件是大型风电叶片制作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为推动国产碳纤维的发展应用,给出了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预浸料的技术要求,研究了国产碳纤维预浸料和进口碳纤维预浸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面密度低的国产碳纤维预浸料力学性能高于进口碳纤维预浸料,但面密度≥600g/m2的国内碳纤维预浸料的工艺性能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国产T800级碳纤维及日本东丽T800H碳纤维先应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AFM(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面物理形貌研究;测试不同碳纤维的线密度、体密度;应用Wilhelmy吊片法原理测试碳纤维的表面能,以表征其表面浸润性。结果表明,国产T800级碳纤维断面轮廓大多呈现“扁椭圆形”或“圆形”,少数呈现“腰状”;国产T800级碳纤维线密度均大于T800H碳纤维;国产T800级碳纤维体密度值均小于T800H碳纤维;而在表面能方面,不同厂家的国产T800级碳纤维存在一定差异,表面能较大的碳纤维,其表面能的极性分量均较高,极性参数达到0.80以上,而表面能较低的碳纤维,其表面能的极性分量也均较低,极性参数均在0.60以下。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国产T700S-12K碳纤维与东丽T700S-12K碳纤维为基体,在相同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纤维复丝及其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两种碳纤维的复丝强度和复合材料性能。结果表明:SYT49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与模量达到同级别东丽T700级碳纤维;SYT49碳纤维板材拉伸、压缩、层剪和弯曲性能均要接近或优于东丽T700S-12K碳纤维复材,说明国产工业化生产碳纤维SYT49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东丽同级别碳纤维。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PAN基碳纤维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分析了国产碳纤维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产、重复建设等问题,针对所述问题提出了产业整合、重点扶持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产碳纤维目前的研发和生产状态,对比了国产与进口碳纤维的性能差距;介绍了国内几家主要碳纤维生产厂家的生产流程,并结合其产品情况比较了各自生产流程的优劣;根据碳纤维的市场情况,提出了扩大国产碳纤维市场表现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最后指出,现阶段应以提高原丝纺丝和预氧化工艺效率为重点,通过提升效率,降低PAN碳纤维的制备成本;同时应拓宽碳纤维的产品种类,持续缩小国产与进口碳纤维的差距,拓展在市场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近年来导致全球碳纤维供不应求和由此引发碳纤维扩产热潮的原因,认为未来几年碳纤维的供需矛盾将得到缓和;并提出发展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事业的对策,指出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国产碳纤维必须在应用中改进和提高,加强研究、生产和使用方面的密切配合,建议采取替代品、混杂技术等“开源节流”措施应对难关。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几种碳纤维性能比较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简述当前碳纤维的分类方法和基本性能;通过对国内外几种碳纤维的性能试验,讨论了引起其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国产碳纤维的研制单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每一家碳纤维企业都经历了许多风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国产碳纤维无疑是纺织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历经几代人的执着拼搏,国产碳纤维终于有了登上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在国产碳纤维的队列里,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拥有先进设备、雄厚技术实力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与中复神鹰、威海拓展同样,是国产碳纤维元老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生产出中国第一支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标枪,该产品使用泰山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预浸料;枪身以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铝合金材质,提高了结构性能和枪身刚度,减少了标枪飞行过程中的枪身颤动,调整了标枪落地角度。  相似文献   

11.
影响粘胶基碳纤维收率和性能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粘胶纤维是目前生产碳纤维的三大原材料之一。由于粘胶基碳纤维所固有的缺点,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也限制了它的发展,但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在导弹、火箭等战略武器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制备过程对粘胶基碳纤维收率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粘胶基碳纤维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浅析沥青基碳纤维的市场前景与生产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碳纤维的市场前景分析 ,肯定了发展沥青基碳纤维产品的必要性 ,同时介绍了我国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酚醛纤维的研究发展情况;介绍了酚醛纤维在阻燃、增强、耐烧蚀绝热材料、抗菌、制备酚醛基碳纤维以及酚醛基活性炭纤维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加快发展我国酚醛纤维产品的必要性,各种高性能、功能化酚醛纤维、酚醛基碳纤维以及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将是未来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合成纤维》2017,(10):19-25
碳纤维技术始于美国,兴于日本。综述了对日本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技术突破发挥了关键作用的8个主要因素,介绍了开创日本沥青基碳纤维技术的代表人物及其技术贡献,分析了日本高性能碳纤维技术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四点事实。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初世界碳纤维透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新世纪初世界常规级 (Conventionaltow ,简称CT)和大丝束 (Largetow ,简称LT)PAN基碳纤维的发展近况和CT和LT碳纤维的竞争势态 ,提出如何正确认识CT和LT碳纤维的利弊与相应市场 ,指出了发展我国碳纤维的机遇与挑战及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混凝土加固工程通常采用钢板粘接加固法和碳纤维粘接加固法。钢板加固法目前用的较多,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碳纤维布加固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加固方法,以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施工简单等特点备受关注。本文以日本首都高速道路公司承担的首都高速3号线高架桥桥墩抗震加固工程为例,讨论碳纤维在混凝土加固工程中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固体火箭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国内外碳/碳复合材料(C/C),碳纤维增强塑料(C/P)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喷管上的应用。指出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是发展我国战术固体火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行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车身到发动机,碳纤维正在逐步取代金属材料,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性能。简要介绍了碳纤维的研发情况,例举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压缩气罐、制动摩擦片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面状发热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面状发热材料在热压过程中的电性能变化以及在通电使用过程中电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压过程中,压力,温度及绝缘树脂的固化等对碳纤维面状发热体的电阻性能会产生影响,具有“压实搭接”的特性,压力对电阻起很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树脂的熔融固化过程,压制过程中导电纸电阻呈下降趋势,随通电时间的增加,碳纤维面状发热体的电阻趋于稳态化,具有恒功率的特征。碳纤维面状发热板具有远红外辐射特性,其波长在8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腈纤维片层组织结构演变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原丝中片层微观组织的演变性,借助电子显微镜,跟踪了片层组织结构在纺丝、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原丝由取向不同的片层组织结构构成,形成最终碳纤维后,碳层不会在C轴上做有规则的ABA式堆砌,个别的碳层面绕C轴发生旋转而失去碳层的三维有序结构,仅仅生成二维有序的乱层结构。预氧化纤维有“皮芯结构”,外层由与纤维轴平行或者倾斜成一定角度的微纤片层结构组成,而内部是杂乱无章的片层结构,或者是微小的空隙,皮层的厚薄与预氧化处理方式有关。经过1000℃烧制的碳纤维层片厚度约为0.03~0.10滋m。经过1350℃炭化后所得的纤维,由许多类似鱼鳞的片层构成,片层上有纳米级的微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