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园林,岭南园林又有其独特的地方风格与意境蕴涵。本文九曜园为例,初步探讨了岭南园林的意境蕴涵。  相似文献   

2.
岭南宫苑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岭南宫苑园林研究还并不多,对于如何继续推动岭南宫苑园林的研究,仍处于开放讨论中。通过对建国后至1990年代中期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文献梳理,厘清了岭南宫苑园林研究的早期历程。对这个研究历程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结论进行回溯,从而明确岭南宫苑园林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这对于继续完善岭南园林史的研究,推进岭南古典园林理论体系建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岭南园林包含有诸多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对其研究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利用建筑类型学的图式提炼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的拓扑关系,可归纳出其空间平面布局组合类型图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体现着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的内构关系,并演绎其空间秩序内在的逻辑。对其进行梳理可为推导岭南园林新的空间形象,以及在新时代建筑空间中延续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内涵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佛山博物馆方案设计为例,从岭南人文空间意向、岭南建筑立面及色彩的表达、岭南园林、适应岭南气候特点的绿色节能设计、商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等五个方面来探讨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地方博物馆设计。在延续传统,呼应地方文脉的同时,塑造博物馆开放、现代、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5.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6.
傅嘉维 《园林》2015,(2):74-77
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古代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代表。本文从园林意境、山水布局、植物组合和建筑装饰四大方面对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的造园要素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其异同。  相似文献   

7.
岭南园林萌芽于西汉时期,营造历 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广东地区为代表 的岭南造园活动及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因其 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岭南园林已发展成为我 国三大地域代表性园林艺术流派之一。本文 概述了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相关学术研究 成果,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 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 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 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 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著,分 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 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岭南园林是独特的存在。不同于皇家园林的辉煌大气、江南园林的纤秀弄巧,岭南园林既吸收了西方建筑元素,与中原园林兼容并蓄,又依托岭南四季常青的自然景观,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清晖园便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与梁园、余荫山房、可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美学与审美文化基本理论,着眼岭南庭院的审美特征——务实、外向、生态、时尚,试探现代岭南园林的个性之处,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形式与审美文化.文章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分析近代岭南园林的艺术审美价值,以期在更深层面上窥得近代岭南园林审美价值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装饰》2006,(12):54-61
北京绿茵阁西餐厅设计以岭南花鸟写意图为主题,并把北京的红色作为背景,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安排,区别于表面浮夸的堆砌,通过色彩与材质的对比,动静的结合,意念的延伸,空间的转承来反映内在的文化与含义;以现代简约的手法从外到内体现南北文化的交融,把一种传统的岭南西关文化演绎得时尚而现代,展露了一幅充满东方魅力的画卷。  相似文献   

12.
陈吟 《南方建筑》2012,(6):51-54
通过回溯岭南建筑学派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演进历程中出现了从“岭南建筑”概念到“岭南建筑学派”、从单一作品研究到多元化研究、从特点提炼到批判性观点出现的转变趋势,并反思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就未来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建筑界特别是岭南建筑的发展作为背景,对广州市设计院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重点关注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机构发展及其建筑创作活动。对其这段发展阶段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和充实岭南建筑研究的基础资料。并对广州市设计院的机构成长、设计制度发展,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等进行历史分析、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林启行  郑瑾华 《规划师》2006,22(Z1):33-35
广东省中山市中心城区东部沿海新发展区的三角洲用地位于珠江河的出水口,其内有大量河涌.其城市设计运用岭南建筑理论和岭南园林理论,依据天井-冷巷系统创造具有通风系统的城市环境,采用与河网平行正交的方格路网系统,打造融地域特征、文化性格和时代特征于一体的新岭南城市.  相似文献   

15.
岭南园林艺术与粤晖园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规划师》2003,19(4):44-46
介绍岭南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布局手法和艺术特色,并以岭南园林的精品之作—粤晖园为例,从继承和发扬岭南园林艺术的角度,分析其造园的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王扬  窦建奇 《华中建筑》2006,24(6):30-33
该文在对当代岭南建筑进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创作实践,深入剖析当代岭南建筑的丰富内涵及其广泛的关联因素,系统地探索当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实践,力图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以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岭南建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清末广州中西交汇,景园营造新旧共存互动,推 动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中,在繁荣的中西贸易和文化交 流,以及书院文化、士绅文化等的影响下,清末岭南形成了 以广州为中心、十三行行商为代表、官商士绅竞相造园的特 殊历史时期,其造园数量、规模、意匠等均在该时期达到岭 南古典园林发展的巅峰。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 关键时期。在西方文化和清末洋务运动思想的影响下,广州 开始出现洋务花园、公园、市政绿化,以及校园绿地等新型 园林形式。这些具有公共性质的城市景致与新建私园一道广 泛分布在城墙以外,成为清末广州城市空间拓展与风景体系 形成的重要参与者。由于清末广州城外造景的繁荣,从时间 上开启了岭南园林的近代转型,在空间上使岭南园林的地域 性特征得以形成和辨识,其空间性与时间性界定了清末岭南 园林近代转型的物质及文化维度。梳理了清末广州具有代表 性的景园营造活动,在分析其动力机制的同时,探讨城外造 景之于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展示岭南地区的艺术瑰宝,2012年广州市政府拟于旧城区西关择址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随着招标工作的展开,社会各界亦积极参与各方案的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深化与探讨,最终从民居式、现代式、园林式三种风格中确定以园林式建筑为实施方案。在从多角度入手比较各投标方案差异的基础上,本文对中标方案的设计构思进行阐述,通过对城市历史环境下文化建筑的地域性表达途径的思考,分析该设计方案对于传统艺术延续、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发展及岭南地域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