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震设防标准是与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经济千件密切联系的。我国目前实行抗震设防依据的“双轨制”.即采用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用基本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如地面运动加速度u值等)e在执行国家标准GWll-89抗震设计规范中,究竟哪些建筑的抗震设防可采用基本烈度.哪些建筑采用设计地震动参担.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现提供以下仅念供参考。地震区划是按地往危险性的程度将国土划分若干区.对不同的区规定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是用基本烈度表征地等危险性.将全国划分五类地区。鉴于该区划图采有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相似文献   

3.
用概率方法确定抗震设防标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TJ 11—78)的抗震设防标准,以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来确定抗震设防中“罕遇的大地震”与“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的定义。通过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发生概率密度最大的中、小地震”,烈度与基本烈度的关系以及基本烈度分別为7、8、9度地区“罕遇的大震”烈度的对应值;为贯彻“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地震的危害性如此之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即当地震烈度小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应基本完好;当地震烈度大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报告》(建抗[1992]868号)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执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重新核定地震基本烈度的工程项目要严加控制,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抗震设防标准。因此,对于工程抗震有关的部门,了解和掌握《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简称二代图)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简称三代  相似文献   

6.
地震的危害性如此之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即当地震烈度小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应基本完好;当地震烈度大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建筑即使产生较大破坏,也应保证不出现即时的垮塌,以使人员能够有逃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李:张工,我经常看到施工图纸上注明“该工程按地震烈度×度进行抗震设防”,但有关地震烈度等问题我不大清楚,_向您请教。张:小李,工程抗震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啊!工程施工搞不清工程抗震怎么能行呢?所谓地震烈度是指在一次地震后,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一般说来,离震中越近,地震影响越大,烈度越高;离震中越远,  相似文献   

8.
村镇房屋抗震应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为基本依据。抗震标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9度。抗震烈度显10度区的建筑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颁发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对做过抗震设防规划地区的村镇,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我国抗震规范规定,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分为四类: 甲类建筑—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抗震设防质量林少玲(福州市抗震办公室)福州市1990年以前属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按当时的抗震设计规范属不设防地区。198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规定了6度开始抗震设防,与此同时,新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铁路工程震害特征及工程抗震设计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及特点以及地震引起的铁路工程震害主要类型及特征,并对"生命线"工程、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近场效应及近场区工程设计、铁路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修订、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开展铁路工程抗震设计研究工作的建议意见:路网规划及工程建设中应对"生命线"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高地震烈度山区的铁路工程,必须重视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诱发崩坍、滑坡灾害的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绕避潜在地震诱发大型崩坍、滑坡灾害的地段,同时,避免路基高大切坡,选用有利于地震防灾减灾的工程形式通过;地震近场高烈度区或位于地震断裂带的工程,需要研究如何减轻地震灾害与如何快速修复震害的相关工程技术标准;尽快启动<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工作,增加地震近场区(特别是地震断裂带)工程设计标准、方法的规定,增加基于预防和减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铁路综合选线和总体设计的原则等内容;建议开展基于预防次生地质灾害的高烈度地震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基于地震临震预报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等高地震烈度山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重 《特种结构》2014,(2):96-101
本文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内主要工程抗震规范进行了原则比较,从抗震设防目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地震作用计算、抗震性能化设计、地震动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修订建议,可供规范修订参考。同时通过一个典型清水池的试设计,建议开展高于"小震弹性"抗震设防目标的研究工作,并建议研究和增加中震、大震位移角限值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陈炯  路志浩 《钢结构》2008,23(5):38-45
抗震钢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既是反映钢框架延性的关键指标,也是控制耗钢量的关键指标。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选择,与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受力状态紧密相关。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国际主流规范的设防标准进行比较,讨论我国抗震规范采用“小震”为基准的弹性设计方式,与国际主流规范以“中震”为基准,并按结构性能折减设计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性设计方式之间的异同。进而,详细比较我国抗震规范与欧洲EC8、日本BCJ等国际主流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和底部剪力。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抗震规范第一水准设防的地震作用FEk,与欧洲EC8规范性能因子q=4时及日本BCJ规范Ds=0.25时的设计地震作用水平比较接近。所分析内容,是合理借鉴国际主流规范,建立适合我国抗震规范体系的地震作用与框架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对应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秦从律  钱磊  干钢  张爱晖 《工业建筑》2006,36(10):36-38,68
结合工程实例,在7度地震区底层高度为6.6m的8层板式住宅的底层及房屋两端适当布置抗震墙,形成竖向非连续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计算评估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框-墙结构体系有效提高了结构底层的侧向刚度和房屋的整体抗扭刚度,消除了结构底部薄弱层,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可满足规范规定的三水准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一级公路线上在建的三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工程背景,依据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首先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然后对该桥在E1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考虑地震环境的设计常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图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不同地震危险性特征区内的1905个城镇的危险性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考虑地震环境的设计常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烈度、地震影响系数和地面最大加速度的合理取值,指出在抗震设计中考虑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差异的必要性,为更好地贯彻“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文献调研,搜集和整理了我国近年来关于建筑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我国建筑结构地震倒塌易损性数据库。基于经典的Cornell地震风险概率计算公式,分别以谱加速度和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参数,计算了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概率。通过与美国抗震设计规范FEMA P750和欧洲学者建议的关于建筑结构地震倒塌风险的相关要求进行对比,对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并未对结构地震倒塌风险做一致性要求,因此,我国建筑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概率结果分布较广;随着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等级的提高,其地震倒塌风险概率也随之增加;相比于美国规范和欧洲学者研究成果,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不能对结构的地震倒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王秋丽 《福建建筑》2014,(11):57-58
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抗震设计包括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其中抗震措施包含了抗震构造措施。正确理解抗震设计中的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所对应的设防烈度是做好抗震设计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对比,简单分析了地震作用、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概念及他们所对应的设防烈度。  相似文献   

18.
黄镇  秦新刚  李爱群  陆飞 《工业建筑》2006,36(5):102-104,19
对在役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对不满足鉴定要求的建筑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固对策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简要介绍南京五台山体育馆抗震性能检测与鉴定,综合考虑原结构特点、抗震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并结合现场检测及理论计算与分析,对结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改造或加固提供依据,以保障体育馆的地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框架结构,我国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虽然对该结构体系的抗震计算方法及抗震设计要求有一些明确规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本文从实际工程设计中框架结构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根本目的出发,运用框架与抗震墙协同工作原理,明确了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的相关规定,对该结构体系在地震剪力计算方法及地震剪力分布特征、结构抗震设防体系、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最大适用高度、层间位移角等方面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萍 《江苏建材》2011,(3):35-39
高层建筑的抗震计算及抗震构造措施,须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