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环路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错孔布置的双幅变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77+120+67)m。主梁采用变截面箱形结构,施加三向预应力,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详细介绍主粱结构尺寸拟定,预应力体系设计,并提供部分结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16m预应力空心板一般都是底板正弯矩张拉,预制安装后进行板端部纵横向钢筋网搭接及横向绞缝施工。也有的将16m预应力空心板顶板预埋钢筋,先简支后连续进行负弯矩施工。为了提高空心板桥梁承载能力,预防桥墩处桥面铺装混凝土开裂。在不改变16m预应力空心板标准图各部位尺寸的前提下,在施工中将标准图各部位尺寸与顶板齿板设计简图科学合理地组合,反复摸索试验,解决了16m预应力空心板顶板张拉槽的预留及顶板使用钢绞线进行的负弯矩施工。  相似文献   

3.
张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0,(11):281-281
1工程概况 清水江大桥全长458m,中心里程K184+974.5,为双线分离式桥。该桥位于贵州省都匀市王司镇桃花村,主跨跨越清水江,其中2#、3#墩位于清水江都匀端河滩中,2#墩高38m,3#墩高43m,上部结构为(75m+140m+75m)预应力连续刚构。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容易出现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箱梁裂缝和跨中下挠,东方红大桥为(72+120+72)m连续箱梁,项目部从施工、施工监控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质量通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舒远奎 《工业设计》2012,(2):119-119
工程概况 贵州麻驾高速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施工段落桩号为KO+OOO--K3+700,全长3.7Km,其中有一座大桥上跨己营运的黔桂铁路,跨越位置和形式如下:白泥大桥:位于K2+880.6-K3+009.4处,中心桩号:K2+945,桥长:128.8m,桥面净宽:2×9.75m。上部构造:上部为3x4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混凝士T型梁,全桥共一联;下部构造:下部桥墩为双柱式圆形墩,挖孔桩基础,两岸设肋板式台、承台桩基础。本桥在第二跨跨越黔桂铁路,跨越处桥中线与黔桂铁路K315+890.44里程上跨立交,立交净空9.631m.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哈大客专铁路TJ-3标段第二松花江特大桥DK807+386.67~DK832+748.59段桥面系工程包括719孔后张预应力简支箱粱、1处32+48+32m三跨连续梁和1处48+5×80+48m七跨连续梁施工任务,全长约24km。  相似文献   

7.
宁安铁路青弋江特大桥(72.7+136+72.7)m四线连续梁0#块施工具有施工高度高、横向宽度宽、预应力数量多、钢筋密集、混凝土一次浇筑方量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0#块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及工艺,为今后施工同类型0#块提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某悬浇预应力连续箱梁在纵向束张拉后,沿腹板波纹管方向出现斜向裂缝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可为预应力连续箱梁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张拉程序、伸长量计算与量测,回缩损失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宁安铁路青弋江特大桥(72.7+136+72.7)m预应力混凝土四线连续梁为例,介绍了大跨度连续梁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及锁定分析,为以后同类型连续梁的合拢段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潘浩 《中国科技博览》2010,(30):129-130
达陕高速公路D7合同段王家坝大桥下部结构采用空心薄壁墩,主桥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悬臂法施工,主桥现浇箱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55,各单“T”箱梁除0、1号块外分为13对梁段,箱梁纵向长度分为2×4.5m+4×4.0m+4×3.5m+4×43m。0、1号块总长12.0m,其中0号块长6.0m,1号块为3.0m,中跨和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m,边跨现浇长度为3.95m。悬臂现浇梁段最大理论重量为i44.5吨,具有体积大、强度要求高、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阳澄湖特大桥桥段1,起点位于苏州相城区长楼村,止于太平镇沈桥村,起屹点桩号DK1230+000-DK1233+447.95,路线全长3.448Km,桥梁基础结构为钻孔桩及承台基础,全线均为高架上跨桥梁。本文探讨了阳澄湖桥梁施工中多跨径中等跨径桥梁应用先简支后联系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形式及其后期预应力效应,徐变等影响,并结合模型试验和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阐述这种结构体系的合理性,重点分析了桥梁施工的技术特点及现状。  相似文献   

13.
秦淮河连续刚构桥为单箱单室铁路用桥。此桥梁部结构为大跨度变截面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采用贝雷桁架挂篮施工。从拼装、分离等方面介绍了挂篮在桥梁施工中行走和就位过程。同时介绍了普通梁段旌工、中跨及边跨合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西部欠发达地区交通设施落后限制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限于当地投资规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设计大型桥梁结构时,桥型方案设计不仅最大力度地发挥桥梁的综合功能(如桥下的通航,桥上敷设自来水管道,行人通行等),充分体现桥跨合理美观,技术先进可靠,施工方便可行,使用安全耐久的原则,而且更应满足经济合理适度、城市及人文景观相协调的要求。本文以沿河乌江二桥57+100+57m三向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为实例,通过对连续刚构受力的设计、计算与分析,对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桥梁结构设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设计相应桥梁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家沟大桥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面,是工业大道道路工程的重要节点工程,为跨越王家沟而设置。桥跨布置为:4×40m连续小箱梁+90+160+90m.连续刚构+3×40m连续小箱梁。主桥桥墩高达58m。重点介绍了大桥的设计构思及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王燕浩 《中国科技博览》2013,(31):126-127,87
张拉台座的设计和施工是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张拉台座的技术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桥梁预制梁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本文结合盘龙江K4+044桥对桥梁建设过程中先张法预应力梁板预制台座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而对先张法预应力梁板台座的设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含有Cu^2+,Ni^2+离子+柠檬酸钠以及Cu^2+离子+柠檬酸钠,Ni^2+离子+柠檬酸的溶液中,铂电极和铜电极上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1)在-0.07V(相对S.C.E)左右有铜配离子的还原。此过程受铜配离子的扩散控制。在-0.30~-0.60V之间是铜-镍合金形成区,在-0.70~0.90V之间是镍配离子的还原区。(2)向含有Cu^2+离子,Ni^2+离子的溶液中加  相似文献   

18.
潘毅  陈侠辉  姚蕴艺  邓开来 《工程力学》2017,34(12):162-170
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防连续倒塌性能,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的梁柱节点单元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梁柱节点,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采用抽柱法对一栋6层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得到了抽柱后关键构件的内力时程曲线和失效点的竖向位移时程曲线,最后模拟了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和现浇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抽除中柱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倒塌荷载极限值比现浇框架结构高24.2%;在抽除边柱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倒塌荷载极限值比现浇框架结构则高35.7%。在柱截面尺寸和配筋相同、梁截面尺寸和受弯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防连续倒塌性能优于现浇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既有简支桥梁的施工简便,又有连续桥梁的刚度大、行车舒适等优势,因此在各等级公路中广泛使用。为研究该类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梁体的受力和变形的情况,本文以国道312线K1955+160处张城堡大桥为例,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施工阶段梁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施工阶段梁体的受力与变形。结果表明:正预应力张拉完后最大负弯矩出现在梁体正弯矩预应力钢束弯起点位置;其次由于反拱作用使得梁体跨中与台座离开,主要靠梁体两端支撑于台座上,只有竖向约束,梁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负弯矩区预应力张拉前,支点截面会出现拉应力;由双支座向单支座转换的过程中,梁体受力发生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种镍基第三代单晶(single crystal,SC)高温合金在760℃/800 MPa,980℃/250 MPa与1100℃/137 MPa条件下的横向持久性能。结果表明:在760℃/800 MPa,980℃/250 MPa与1100℃/137 MPa条件下,该合金横向持久寿命与伸长率均低于纵向;横向与纵向持久断裂后的位错组态特征一致,760℃/800 MPa条件下断裂后γ′相中存在相交的层错,而1100℃/137 MPa条件下断裂后γ/γ′相界面形成位错缠结与高密度位错网;横向与纵向在760℃/800 MPa条件下为类解理断裂与韧窝断裂的混合断裂,而在980℃/250 MPa与1100℃/137 MPa条件下为韧窝断裂;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DD3、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与本研究的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中高温横向持久断裂机制基本一致;外应力方向垂直于定向凝固过程形成的一次枝晶间界面,是横向持久性能低于纵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