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伟  侯豪  孙继鹏  钟军  王鑫  牟彪 《水利学报》2024,55(4):456-467
淤积问题对我国的水利事业影响深远,而底泥清淤是近些年淤积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措施。针对底泥清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系统梳理了底泥清淤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阐述了对底泥清淤的概念、内涵、类型及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解;提出了淤积治理中底泥清淤必须明确的四大问题:为什么治理、治理什么、用什么方法治理以及对后续产物如何处置。依据淤积对河湖库产生的危害,可分为物理性淤积、化学性污染和生态性损害三种类型。分别讨论了工程清淤、环保清淤和生态清淤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底泥清淤工程在目的、目标、手段及后续处理处置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未来底泥清淤势必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工程和管理行为,因此更加高效、低投入、绿色、可持续的底泥清淤技术,是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尹沛泉 《陕西水利》2022,(7):114-115
东引运河流域(石排镇段)断面清淤工程,清淤工程清除的污染底泥97429 m3。在坚持“选用技术工艺成熟的清淤方式,坚持底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最大程度减少清淤带来的二次环境问题”的原则下,对自然修复、原位固化/稳定化、原位生化处理、原位覆盖等原位处理技术以及异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根据现场调研的情况,建议采用异位处理更符合底泥处理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3.
卧螺离心机在城镇河道底泥处理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河道清淤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对清淤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更加关注。黑臭河道底泥在处理固化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扬尘、噪音等问题,是城镇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要解决的。卧螺离心机在底泥处理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城镇河道底泥的脱水干化问题,使底泥处理实现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脱水干化完的底泥最终外运,根据底泥的污染程度选择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置,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彭秀达  陈玉荣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14-117
针对不同清淤疏浚工程的施工环境,分析了干式水力冲挖清淤、水上清淤两种方式的利弊及适用范围,并介绍了清淤设备的发展趋势。底泥处置是内源清淤的难点,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对底泥处理系统中的除杂除砂、污泥浓缩、污泥干化和尾水处理工艺进行探讨,并重点阐述了底泥堆肥、填方、制陶、制砖等底泥资源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韩拓  王小涵  王昌 《陕西水利》2022,(3):109-110
城市人工湖底泥具有生物多样性,内部的微生物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发浑发微臭,同时与泥沙等无机成分粘附在一起,景观鱼的繁殖,游客的过量投放饵料等等问题,这就形成了水体营养化问题,解决办法是进行兰湖底泥清淤,消除内源污染。淤泥脱水固化按照“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指导思想,脱水固化后的泥饼利用既能修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又能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理处置重金属污染超标的底泥,是河道清淤工程的重点。以车陂涌清淤工程为例,通过原位测试、化学检验等,掌握河道清淤段不同位置底泥的污染特征。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底泥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得出河涌底泥低风险占31.71%、中等风险占29.27%、较高风险占2.44%、极高风险占36.59%,说明大多底泥需要处理。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底泥作为农用地土壤的适宜性,73.2%样点属于清洁,尚清洁、轻微污染各占9.8%,中度及严重污染共占7.2%,说明大部分底泥可用于农田。最后提出了该清淤工程应注意的问题,为车陂涌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21,43(6)
水库淤积导致有效库容减小,同时淤泥中的污染物不断释放到水体,使得水库水质变差,因此有必要对水库进行清淤。针对如何有效预防水库清淤过程中因底泥扰动而导致的水体二次污染、淤泥干化(固化)和合理利用、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等关键问题,以通济桥水库为例,通过清淤设备选择、清淤施工工艺、淤泥资源化利用、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质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深水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开挖淤泥等水库生态清淤技术措施、生态清淤施工要点、淤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及水域浊水拦截等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底泥扰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问题,达到了生态清淤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河道清淤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居民对清淤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更加关注。黑臭河道底泥在处理固化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扬尘、噪音等问题,是城镇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面对并急需解决的,而在清淤过程中,工期紧、场地局限、工艺要求高又为疏浚底泥处理工作增加难度,因此,采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相当重要。卧螺离心机的工艺描述采用绞吸方式将河底淤泥浆液运至地面预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9.
河道清淤对两岸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英卓  薛茜 《人民长江》2002,33(3):34-35
河流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下游河道淤积越越严重,河流的清淤整治工作非常迫切。随着河道水体及底泥受到污染,清淤淤泥对两岸 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问题较为突出。以海河流域青龙湾减河清淤对两岸农业土壤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分析河道清淤底泥及浸出液的变化规律。青龙湾减河清淤淤符合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可作为农田污泥处理,堆放在河岸两侧。底泥堆放后短期内对两岸农业土壤基本不会造成污染,但经过长期的雨水淋溶,污染物理呈累积性析出,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10.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对河道底泥进行生态处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结团絮凝方式,对河道底泥生态清淤方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结团絮凝药剂投放量控制在2.9%~5.1%之间,底泥生态清淤效果显著.底泥的污泥比阻和其含水率呈现负相关变化,结团絮凝方式适合于中小河流河道底泥的生态清淤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太湖水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太湖底泥清淤作为工程治理手段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太湖底泥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污染源构成和湖泛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已经实施的太湖清淤疏浚效果的分析,表明清淤对改善太湖水质或抑制蓝藻暴发的效果十分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为目标的太湖底泥大规模清淤疏浚须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城区段里运河底泥处理是根据底泥污染程度,确定底泥清除范围,对底泥进行填埋处理,排泥场采用底部处理、渗沥水收集、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设计,将底泥渗沥水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底泥固化后建成城市景观绿地。这种底泥处理方法不仅确保了里运河河道调水水质要求,也有效地防止底泥的二次污染,因此,此法可供类似城市河道清淤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取水口底泥清理与处理拟采用环保清淤、土工管袋脱水固化、重金属钝化稳定处理的工艺技术路线。通过底泥清理方案论证与脱水干化措施设计,提出了重金属污染湖库底泥脱水减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卧螺离心机在太湖生态清淤工程应用中的脱水性能及可行性。分别对含水率97.5%和84.6%的生态清淤底泥进行脱水处理,实现了淤泥快速泥水分离。探讨了离心机转鼓转速、差转速,絮凝剂投加量、加药位置、液环层厚度、工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应用结果表明,离心脱水技术处理清淤底泥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北方河道水环境治理时是否需要清淤以及清多少的问题,以北京市小中河为例开展了河道清淤判定和水质清淤深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中河底泥普遍受到污染,除了点位S18不需要清淤外,其他点位所代表的河段均需要清淤;底泥中决定清淤深度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质,污染深度均超过了取样深度;为兼顾河道水环境安全和行洪安全,建议当水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介绍清淤疏浚深度技术参数的基础上,从干式清淤、水上清淤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清淤疏浚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从除杂除砂、污泥浓缩、污泥干化、尾水处理、底泥资源化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底泥脱水干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湖滨湿地带是湖泊水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间非常重要的生态过渡带.近年来,太湖各湖区滨岸带底泥被淘蚀,植被生长空间被压缩,出现水生植物面积大幅缩小、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湖滨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对生态清淤与湖滨湿地带构筑相结合设计进行分析,利用生态清淤底泥就近构建湖滨湿地带是一种解决清淤底泥出路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道清淤工程规模逐步增大,产生的疏浚底泥也逐步增多,堆放、填埋等常规且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巨大的土地资源,又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要求。文章以株洲某城区段河道清淤项目为例,系统讲解通过对河道底泥的逐级筛分,将河道底泥筛分为砾石、中粗砂、泥饼等形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并将产生的尾水通过净化处理达标无害化后回排至河道,以实现河道清淤底泥无害、稳定、可靠的资源化利用,取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淤泥脱水装置在太湖生态 清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湖生态清淤工程中底泥产生量大、力学性质差和含水率高等处理难点,采用技术比较先进的美国IMS全机械淤泥脱水装置对太湖生态清淤泥浆快速处理,并增加深度脱水、尾水净化等技术措施优化淤泥处理工艺。实践表明:IMS淤泥脱水装置能即时分离淤泥中大量的沙砾等无机杂质,将清淤底泥分类处理为满足工程要求的土工材料。工艺优化后,淤泥中的有机悬浮污染物也被快速分离出来,脱水后干泥含固率达到62.2%,处理后的尾水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茅洲河清淤后底泥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分布和环境污染风险,从清淤前相关研究中优选20个典型断面和36个取样点位,测试分析了底泥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并对其环境污染风险进行了讨论与评价。结果表明,茅洲河底泥中总氮含量由高到低为:沙井河支流段>沙井河口—珠江口段>洋涌河水闸—沙井河口段,清淤后整个研究区底泥总氮含量较清淤前降低74.70%、总氮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降为2.07,为中污染级,生态风险明显降低;清淤后底泥总磷的生态风险虽有所降低,但仍为重污染级,推测主要是由于清淤厚度不足及水体内磷的循环、迁移转换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