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本文分别从两种不同类型的临界热流密度(CHF)的触发机理出发,分析了内棒偏心和弯曲对CHF的影响。以氟利昂(R-134a)作为流动工质,在竖直向上流动的环形通道内开展了仅内棒加热的CHF实验研究。实验段包含3种形式:同心、偏心和弯曲。偏心实验结果表明:在高过冷工况下,内棒偏心将对CHF造成惩罚,且偏心率为0783的实验段对CHF惩罚更严重;在低过冷工况下,偏心效应减弱。高压高质量流速工况,空泡漂移效应会导致偏心率为0783的CHF大于偏心率为0435的CHF。弯曲实验结果表明:小闭合度的弯曲对CHF几乎没有影响。大闭合度的弯曲对于低质量流速的Dryout型CHF,弯曲棒会破坏液膜的稳定性;对于低质量流速的DNB型CHF,空泡漂移效应远小于偏心通道,弯曲的CHF小于相同最小间隙下偏心的CHF。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棒束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现象,采用基于对气、液两相分别建立基本守恒方程的欧拉两流体六方程模型和改进的壁面热流密度分配模型,利用CFD商用软件FLUENT 14.5对捷克大型水介质实验回路上开展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实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获得CHF发生前、后计算域内重要热工水力参数的分布及CHF发生值,将CFD计算获得的CHF与实验测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工况的偏差在±30%以内,证明了欧拉两流体模型结合改进的壁面热流密度分配模型对CHF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复杂结构的CHF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采用R134a作为流体工质,对单棒垂直方形通道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实验研究。流道横截面为19 mm×19 mm的方形通道,内置外径为9.5 mm的单根加热棒,用来模拟压水堆中典型栅元通道。实验工况通过流体模化方法覆盖了压水堆典型运行工况。实验结果表明,R134a在方形通道内的CHF参数趋势与圆管中水的CHF参数趋势相同,R134a可以替代水作为模化工质;通过对圆管Bowring关系式和Katto &; Ohno关系式进行冷壁因子修正,可用于预测带有冷壁的方形通道的CHF;Katto的流体模化方法适用于带有冷壁的方形通道。 相似文献
9.
从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中能获得和临界热流密度有关的各平均参数,子通道分析程序提供了一种手段,把平均参数转化成为CHF产生处的局部参数。从而可以整理出带局部参数条件的CHF关系式。本文介绍了用FLICAⅢ-M整理局部参数CHF关系式的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了在底部封闭矩形通道内逆流汽液两相流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机理。研究表明,临界热流密度与流入矩形通道内的最大下降液体流量相对应,并且临界热流密度可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包络线和能量方程得到。通过与日本数土幸夫建立的模型、经验关联式和实验数据比较,该模型可在精度±30 %范围内预测底部封闭矩形通道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成功地训练了3种用于预测临界热流密度(CHF)的人工神经网络,其输入参数分别是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平衡含汽量;其输出参数是CHF.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压力、流量、热平衡含汽量和进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且成功地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CHF的预测中,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3种类型中,类型Ⅱ的预测精度最高,可达±10%. 相似文献
13.
神经网络在CHF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均匀加热垂直上升圆管内的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预测和参数趋势分析。本研究采用局部条件假设,并选用Croenevld的CHF查询表数据为本文神经网络训练的样本,采用训练成功的网络预测CHF值可以得到比常规方法更好的效果,其均方差为14.9%。 相似文献
14.
15.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50(7):736-742
Forced convective critical heat flux (CHF) in a rectangular channel that depended on an inclination angl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a one side-heated thin rectangular channel under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the inclination angle varying from 10° to 90° and mass flux from 0 to 400 kg/m2·s. The CHF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lination angle remarkably at low mass flux. Flooding CHF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esult of flow visualization in the channel,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inclination angle into a model was proposed. A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predicti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predicted CHF with varying inclination angle. The model was combined with a conventional CHF correlation for evaluation of mass flux, and finally a forced convective CHF correlation for an inclined thin rectangular channel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圆管内中低含汽率下临界热流密度的数值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汽泡边界层的形成和长大,造成近壁区泡泡雍塞,从而阻碍汽泡层和主流区的湍流交换的机理,建立了圆管中低含汽率临界热流密度的预测理论模型。经过与Thompson和MacBeth的CHFR数据库比较,表明在圆管内中低含汽率工况下,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用于圆管内中低含汽率工况下CHF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人工神经网络在圆管临界热流密度数据处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均匀加热垂直上升圆管内的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预测。分别采用进口条件、出口条件以及局部条件假设,利用收集到的6941个CHF实验数据中的一半作为神经网络训练的样本,采用训练成功的网络预测CHF值可得到比常规方法更好的效果,其均方差分别为6.6%、10.39%和21.3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