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汽车轻量化以及铝合金汽车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发展产量的增多,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能耗、环境排放和安全3大问题。2008年国产石油18972.8万t,进口20067万t,对外依存度超过50%。2008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934.5万辆,汽车保有量6467万辆;据预测,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汽车的排放已是大中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占污染份额超过75%,因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800万辆,已经成为汽车第一消费大国。2009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4.08亿t,原油净进口2.19亿t,原油进口依存度52.5%。通过图1可以看到,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而我国的石油生产量不会有大的变化,故石油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跨入了快车道,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728万辆,2007年有望超过900万辆,中国汽车产量也进入世界产销大国的行列。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4000万辆。与此同时,世界汽车产量也在较快增长,2006年产量已超过7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亿辆。汽车产量的持续攀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几乎每年以2位数速度迅速增长。截至2013年底,中国汽车产量2 211.68万辆,保有量已达1.37亿辆,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亿辆。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多,在拉动经济发展和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油耗、雾霾、安全等问题。2013年,中国石油消耗量为4.98  相似文献   

5.
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连续3年世界第一,简要描述中国汽车的发展全历程。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短缺的石油供应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石油需求间的矛盾,而燃油消耗快速增加成为首要因素。数据显示,我国石油消耗在过去20年里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进口原油的30%用于了汽车消耗。未来20年内,中国进口原油总量将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进行调整变得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7.
<正>一、国内产业现状汽车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拉动国民经济和保障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90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继续稳居世界第1。2013年1-10月,我国汽车总销量已达1770万辆。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的汽车产量从200万辆增长至突破1900万辆,连续7年保持25%左右的增速,若国家今后10年把汽车市场年增速控制在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产业》2013,(1):82-82
据海南省相关部门日前透露,海南省汽车产业新增投资100亿元;至2015年,累计建设可供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维修用充电设施3068处,投放新能源汽车10000辆,每年实现节油780万L。  相似文献   

9.
目前,汽车在中国大陆家庭中的拥有率不断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2002年时,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保有量仅为0.9辆,而到了2011年,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8.6辆。由此可见,十年以来,中国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3年以来,中国国内汽车消费进入了井喷时代,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汽车消费进入井喷时代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老禾 《包装世界》2010,(8):91-91
中国一家汽车公司,1996到2005年连续八年,产销累计突破130万辆,创下中国汽车里商用车销量增长最快的记录。它原来一年只卖一万两,如今一年卖个30多万辆,1996年一年卖了8个亿,而到2004年卖到170亿。这就是北汽福田。很少有人知道这么辉煌的企业,其前身只是山东诸城的一家不知名的市级国有企业,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  相似文献   

11.
<正>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将突破1.5亿辆,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t。我国汽车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大约占总排放量10%,再加上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剧。汽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约7%。因此,面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的双重压力,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我国汽车环保方面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汽车轻量化主要是针对汽车结构、变速器、发动机、悬架、车身及其他附件设计,并使用轻质材料的方式实现。实现汽车轻量化,力学性能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标准化》2014,(11):31-34
随着中国汽车大量进入市场,2013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经双双突破2100万辆,产量2200万辆,销量2190万辆,连续五年双双位列全球第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除了房屋,汽车可能就是最大的消费品,而且汽车除了本身1.5万多个零部件外,它的结构、材料等方面不断创新、变化,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能够完全掌握的。所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汽车三包”)的出台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以及国民出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国内产业现状汽车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拉动国民经济和保障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l90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继续稳居世界第1。2013年1-10月,我国汽车总销量已达1770万辆。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的汽车产量从200万辆增长至突破1900万辆,连续7年保持25%左右的增速,若国家今后10年把汽车市场年增速控制在8.5%,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亿辆;如果年增速低至5.5%,预计2020年销量约3000多万辆,保有量将超过2.6亿辆。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2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中国海油累计接卸LNG突破8000万t。中国第一座LNG接收站——广东大鹏LNG进口总量突破4500万t大关(共接卸700船),热值相当于原油1亿t。2006年6月28日,中国第一座LNG接收站——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投产。10年间,中国海油LNG业务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报废汽车资源化行业现状1.报废汽车年产生量极大随着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生活。自1978年以来,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以后,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5%以上(图1)。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8500多万辆,民用汽车超过7000万辆。我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为54辆(北京为167辆,上海为77辆),距世界120辆、发达国家366辆的平均水平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伪报道》2012,(5):40-42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从汽车的保有量看,我国已经成为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汽车大国,汽车年生产量继续蝉联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已从一个"自行车大国"发展成为"汽车大国",汽车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代步工具。  相似文献   

17.
汽车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为4.5~5亿辆,每年若更新7~10%,那么每年也需要生产新汽车约4500~5000万辆。据  相似文献   

18.
清洁汽车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呈井喷式增长。2002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2003年接近450万辆,2004年超过500万辆。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50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4500万辆。由汽车排放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转向煤烟和机动车混合型污染。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4年年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187.1万辆,按北京市户籍人口计算,每100人有11辆私人汽车。随着北京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取代燃煤排放污染,成为影响北京市大…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基于质量追溯的汽车产品质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和2005年两年,我国国内共有42次汽车召回,召回汽车39.5万辆;2006年共有40次汽车召回,召回汽车33.6万辆;2007年到4月6日截止,共有9次汽车召回,召回汽车52.9万辆。从2004年汽车召回制度建立到2007年以来的这3年中,国内汽车累计召回数量已达126万辆。次数如此之多,涉及数量如此之大,为了保证有缺陷的车辆无一遗漏地被及时发现并被及时召回,这就对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各个汽车制造商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发生缺陷时进行质量追溯的重要性。通过相关的系统收集、保存车辆及车主信息等的相关记录档案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做了的明确规定,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适应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2010,(10):93-93
据报道,位于大兴区采育镇的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将用3年的时间打造成国内技术领先、产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汽车科技产业园,完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预计201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4万辆,销售收入1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