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并阐述了精梳工序棉结的成因。针对成因,制定轻定量、合理牵伸、隔距适当、慢车速、改设备等工艺原则,通过优化牵伸倍数、小卷和精梳定量、梳理和落棉隔距等工艺参数和工艺配置,加强设备管理,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勤检修,重清洁,重保养,严格控制温湿度,确保了正常生产和精梳条质量。AFIS检测结果显示棉结控制较好,精梳条质量较高,表明所采取措施能改善棉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精梳准备工序、精梳机梳理原理、牵伸工艺的分析,指出通过优化精梳准备工序的工艺、调整梳理隔距优化梳理工艺提高梳理能力、合理控制落棉率、严格温湿度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减少精梳条棉结,减少成纱的棉结数量,提高成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纯精梳工艺流程纺制低落棉率精梳纱的效果.通过优化各部速度、定量、捻系数、隔距以及牵伸分配等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落棉率、结杂、重量不匀率等指标,并与精梳条与普梳条搭配纺出的纱进行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纯精梳工艺流程纺制的低落棉率精梳纱各项质量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精梳条与普梳条搭配纺出的纱.认为:只要合理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各工序设备特点做到合理分配,并严格控制各部落棉率及半制品质量指标,就能充分发挥精梳工艺流程的优点,在保证净用棉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纺制出更高质量的纱线.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天然彩棉的成纱质量,针对天然彩棉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的特点.在纺纱过程中,通过对各工序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总结出在纺天然彩棉时,清棉工序应"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和",梳棉工序采用低刀小角度、适当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加大落棉隔距,并条工序在总牵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缩小主牵伸区罗拉隔距、适当减小细纱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从而提高彩棉成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竹纤维精梳棉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竹纤维/精梳棉60/40 9.8 tex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竹纤维特性,对竹纤维进行人工开松预处理,并加3%的抗静电剂.提出了各工序选择工艺参数的原则,清棉工序应多梳少打,充分混和,降低各单机的速度;梳棉工序抬高给棉板位置,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采用轻小卷定量,增大落棉率;细纱工序放大后区罗拉隔距,配置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小钳口隔距.经过不断的试验,提高了成纱质量,确保了满足喷气织机的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分析阐述了精梳准备工序工艺设计要点、三项工艺参数的优化配置与有效纤维损失的关系、给棉方式的特点、精梳落棉率控制以及新型梳理元件的特点和优化配置要求.指出:合理配置精梳准备工序并合数、牵伸倍数、罗拉隔距和小卷定量,可为高效能梳理及合理落棉创造务件;合理设定锡林定位、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和钳板闭合定时三项工艺,可减少有效纤维损失;应正确把握两种给棉工艺特点,合理配置不同品种的相关工艺;采用大齿面角锡林,优化配置齿条密度,改善梳理质量;根据产品质量定位合理设定落棉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降低精梳棉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降低精梳棉结的工艺技术措施.从分析棉结产生的基本原因入手,对几个棉纺厂降低精梳棉结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精梳准备工序是降低棉结的重点工序,应合理设定牵伸倍数和罗拉隔距,严格控制小卷质量,减少黏卷,增加下吸风装置,保持通道清洁.在控制好开清棉和并条等工序棉结的基础上,精梳工序通过确保梳理元件及清洁毛刷良好状态,合理控制风量,正确设定锡林梳理定时、梳理隔距及落棉隔距,选用大角度锡林和密齿顶梳,严格控制温湿度,就可以在控制精梳棉结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细绒棉纺精梳细号纱强力不匀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降低由细绒棉纺出的CJ 9.7 tex纱的强力CV、稳定提高成纱强力,通过生产实践优化了纺纱工艺参数.开清棉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梳棉工序合理选用针布;精梳工序适当增加落棉;并粗工序合理牵伸分配;细纱工序优化配置牵伸器材,确保锭带传递稳定;加强温湿度管理.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工艺,选配器材并加强生产管理,CJ 9.7 tex纱强力CV得到控制,平均强力稳定提高,产品质量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配棉等级2.5级细绒棉纺Jc14.5tex纱的实践,为降低强力cy,稳定提高强力,保证成纱质量,优化了工艺参数。开清工序适当降低打手速度,硫棉工序合理选用针布,精梳工序适当增加落棉,并粗工序合理牵伸分配,优化配置卷绕机构和牵伸机构专件器材。通过优化工艺、选配器材和加强生产管理,JC14.5tex纱强力CV、平均强力均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赵博 《纺织器材》2006,33(6):41-44
通过工艺试验分析,指出精梳落棉率、精梳准备牵伸倍数、牵伸工艺、锭子状态、车间温湿度对成纱条干CV值的影响,并着重对牵伸工序的集合器、胶辊、钢领、钢丝圈、上销等纺纱器材进行了测试。说明合理配置细纱、牵伸和加捻、卷绕部分的工艺参数,保持良好机械状态是减小细纱条干CV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半自动玻璃瓶封口机的改进措施。通过增加一个气筒和延时装置,使之不仅可用于玻璃瓶封口,而且可用于金属罐封口,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国外新型梳棉机的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以TC11型、C70型、MK7D型梳棉机为例,对新型梳棉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新型梳棉机的性能特点、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以及新型梳棉机技术发展趋势。认为:列举的梳棉机性能基本代表了当前新型梳棉机技术发展的新特点。通过加宽工作机幅、增加梳理弧长、增加刺辊和固定盖板等梳理部件数量、提高梳理机件速度、加强清洁排杂等技术措施,以增强梳棉机的梳理能力、提高梳棉机的单产水平是新型梳棉机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绵核桃剥壳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根据有关资料对核桃品种进行了分类,提纲 棉桃机械剥壳取仁和重要性。提出 齿盘--齿板式主最优设计参数,并研制了绵核桃剥壳机对性能的初步考核表明,剥壳率905以上,高路仁率70%-90%,其中一路仁率30-40%。  相似文献   

14.
刘江坚 《染整技术》2001,23(2):38-38,45
对气流染色机的雾化喷嘴结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雾化喷嘴的原理,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环锭棉纺牵伸系统的牵伸形式、加压机构、牵伸元件及牵伸传动的技术发展状况.牵伸形式以有效控制纤维、减少浮游区长度、稳定牵伸为目的,并条由简单直线牵伸发展到附加压力棒曲线牵伸,粗纱由曲线牵伸、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发展到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细纱现采用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及V形牵伸.牵伸加压机构由摇架加压向气动加压发展.罗拉、胶辊、胶圈等牵伸元件的纺纱性能也得到改善,适应新型牵伸形式和工艺的要求.牵伸传动向着传动合理、平稳、轻快及维护方便发展,出现电子牵伸系统.  相似文献   

16.
棉纺牵伸系统的技术进步(上)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阐述了环锭棉纺牵伸系统的牵伸形式、加压机构、牵伸元件及牵伸传动的发展状况.牵伸形式以有效控制纤维、减少浮游区长度、稳定牵伸为目的,并条由简单直线牵伸发展到附加压力棒曲线牵伸,粗纱由曲线牵伸、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发展到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细纱采用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及V形牵伸.牵伸加压机构由摇架加压向气动加压发展.罗拉、胶辊、胶圈等牵伸元件的纺纱性能也得到改善,适应新型牵伸形式和工艺的要求.牵伸传动向着传动合理、平稳、轻快及维护方便发展,出现电子牵伸系统.  相似文献   

17.
酆明军 《染整技术》2001,23(6):42-42,45
概括介绍了一种新型涂层设备-逗号涂层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黄辉 《染整技术》2000,22(3):32-35
通过对96型预缩整理机设计方案各方面的论述,包括工艺流程及单元组成、橡毯预缩单元的设计、电气拖动及同步系统、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和监控以及节能降耗与安全保护。较为详尽地分析了这种预缩机的性能特点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种在Virtual PC虚拟机环境下利用RIS部署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过多的硬件设备,突破了对RIS服务器和客户端计算机规格的要求,操作方便,可应用于日常教学或实验.  相似文献   

20.
对大麦压片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设计,既可生产大麦片,也可生产薏仁米片,小麦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