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涡轮分子泵内动叶片和定片间空隙所产生的影响,讨论了一个基于级间反流传导的简单模型。作者把单级的分析结果结合起来,用来评定多级泵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间隙尺寸对抽速影响很小,而对压缩比的影响却是惊人的,尤其是对于高分子量的气体。最后,本文对不同间隙计算出来的压缩比和抽速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小型涡轮分子泵的涡轮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静叶片的结构参数与抽速和压缩比的关系,计算了叶片成型过程中应力分布,研究了叶片扭转成型工艺。经过样品试制,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静叶片设计与成型技术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施立群  陈长琦 《真空》1995,(4):14-18
本文建立了包括间隙泄漏在内的涡轮叶片三维分子动力学抽气模型。运用MonteCarlo 方法计算单叶列的抽气性能,研究了涡轮分子泵中运动叶列顶端与泵壁间的间隙泄漏效果。计算结果展示出间隙相对叶列长度的大小(间隙比)对压缩比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高的叶列运动速度和重分子量气体下抽气。间隙效果对抽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包括间隙泄漏在内的涡轮叶片三维分子动力学抽气模型.运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单叶列的抽气性能,研究了涡轮分子泵中运动叶列顶端与泵壁间的间隙泄漏效果.计算结果展示出间隙相对叶列长度的大小(间隙比)对压缩比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高的叶列运动速度和重分子量气体下抽气.间隙效果对抽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涡轮分子泵中存在着通过分子泵各级的泄漏现象,影响了分子泵实际的压缩比。如果在计算压缩比时不考虑这个影响,那么实际测得的压缩比大多远小于计算所得。对于从高压强级到低压强级的泄漏所产生的影响,本文作了一个理论估算。提出了一个简单模型亚计算泄漏引起的压缩比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储继国 《真空》1989,(2):58-60
本文分析了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抽气机理的不同物理图象,并论证了短叶片涡轮分子泵的抽气作用是这二种分子泵抽气机理同时作用的结果,从而,这种泵具有涡轮分子泵和拖动分子泵的共同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涡轮分子泵叶片的微分电路模型,导出了涡轮分子泵压缩比与泄漏间隙、叶轮间距之间的简明关系,并提出了压缩比综合修正的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合得很好,并表明压缩比与叶轮间距之间的关系并不象分子拖动理论预期的那样密切。  相似文献   

8.
我们同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献所持的观点不一样。本文论证了对轻气体的压缩比并不取决于涡轮叶片的几何形状。在这些文献中对不同抽速解释为与被抽气体的性质有关,这种解释没有充分的根据。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压缩比和抽速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现有涡轮分子泵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本文从统计物理出发,分析了涡轮分子泵的工作原理,证明了涡轮分子泵的抽气作用并不是 Gaede 分子拖动原理的一种类推,而是由于叶片与被抽气体之间的高速相对运动使入射分子与上下叶片表面的碰撞几率以及从叶轮一侧直接飞入另一侧的几率不相等。对于这种泵来说,分子拖动理论实际上只是在叶片速度不很高时的一种近似数学描述。当叶片速度接近被抽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时,泵的抽速和压缩比将趋向饱和,即进一步增加叶片速度时,泵的抽速和压缩比均不可能有显著增加。最后还用统计理论讨论了有限长叶片的何氏系数和压缩比,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涡轮分子泵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高效叶轮。它是以下述两点考虑出发的: 1.试验表明,叶轮在不透光时压缩比和抽速为最佳; 2.为了获得最大压缩比和抽速,必须有相当高的园周速度。 可是,以上两点却往往为叶片的强度性能所限制。 本文所介绍的叶轮,其叶片由于形状合理而转速可以显著地提高。因此,整个半径都是不透光的。迄今为止这种很多人已考虑过的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得高效叶轮的思考和计算的正确性已通过实验而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完善分子泵在整个流态区域内抽气性能的计算,本文分别对主要用于描述连续流体运动问题的连续流态方程法和主要用于描述分子流态问题的特征系数法进行了评价,两种方法在计算涡轮分子泵压缩比时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了提高涡轮分子泵在过渡流态下压缩比的计算精度,本文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分段算法。通过与实验值的对比,发现通过混合分段算法得到的最大压缩比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为10.5%,相对于连续流态方程法和特征系数法分别减小了34.0%和44.7%,证实了混合分段算法的适用性。该方法可以分析整个流态区域内涡轮分子泵的抽气性能,为分子泵压缩比的全流域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据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叶片倾角、节弦比条件下单级涡轮叶片正反向传输几率与速度比的数学关系式,通过计算机编程可直接获得单级涡轮叶片的正反向传输几率,进而求出涡轮叶片的抽气性能,提高了计算效率。分别采用涡轮叶片几何中值参数计算方法、沿涡轮叶片齿长逐段积分方法,对单级涡轮叶片和涡轮分子泵的抽气性能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采用涡轮叶片几何中值参数计算涡轮叶片抽气性能存在误差,对涡轮分子泵抽气性能的计算值偏高,其计算误差远大于分段积分法的计算误差,后者更适用于对分子泵抽气性能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3.
刘安良  靳毅 《真空》2012,49(4):12-16
在Pro/E环境中针对涡轮分子泵的涡轮叶片(动片和静片)编写了专用的3D模型设计程序,使涡轮分子泵繁琐的叶片建模变得快速、简洁而准确。通过引用该程序,在规划好涡轮叶片参数的情况下,在数十秒时间内即可创建出一片涡轮叶片的3D模型,大大缩短了产品的3D建模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初期需对叶片参数反复修改和调整进而优化产品性能的情况下,更能显示出该程序的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分子泵抽气性能测试方法与程序,讨论用升压法测量涡轮分子泵压缩比时实测计算值与真实值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并讨论用其测量复合分子泵压缩比的可行性;分析用滴管流量计法测量分子泵(涡轮分子泵和复合分子泵)抽速时可能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误差,并提出消除此类误差的基本思路,基于此思路,在实际工程中可得到科学可靠的更能客观反映产品性能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5.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出一种超高强度铝合金,可用于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叶片。合金强度及延展性均超过α钛合金((Ti-5Al-2.5Sn ELI),后者目前正用于涡轮泵。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涡轮分子泵前级压强对压缩比测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求得了升压法测量中不同提升量时的压缩比修正曲线。  相似文献   

17.
对涡轮分子泵的性能作了简单的总结之后就开始考虑到设计一种新式的高效涡轮分子泵。通过提高转子的转速或者改进转子叶轮的几何形状,就能提高抽速。压缩比和抽速之间的关系是设计新式涡轮分子泵的决定性因素。对氢气的压缩比在低于300时就会造成对轻气体(H2,He)的抽速的显著下降。 由所能达到的最大有效抽速和维修问题来决定是卧式转子还是立式转子。本文指出,目前先进的高效涡轮分子泵应该是卧式双转子、不透光性的叶轮结构、合适的最佳泵体和由电子传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分析和模型几何修改未能很好衔接,导致涡轮叶片的设计过程经常需要反覆,其设计修改过程繁琐、工作量大,影响了整体的设计。本文通过对隔肋转接段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并确定关键参数和约束条件,应用参数化设计特征建模技术,以程序设计的方式实现了隔肋转接段的参数化设计,达到了快速建模和快速修改的目标,同时也为涡轮叶片中复杂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涡轮分子泵在等离子物理学中应用的增加,在涡轮分子泵附近的强磁场问题,越来越经常地被提出来了。假如涡轮分子泵的旋转叶片,以高速度在磁场中旋转的话,则旋转叶片中的涡流,会引起泵的意外发热。每台涡轮分子泵的磁力线密度,由一系列泵的实验来测定。对磁场比较高的密度来说,必须使用屏蔽元件,因为泵的旋转叶片过分发热,会引起泵的损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涡轮叶片的检测方式主要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但由于非接触式测量精度较低、鲁棒性较差等问题,因此,其检测以接触式CMM测量为主。针对CMM测量叶片存在效率较低、需人工搬运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CMM涡轮叶片自动化检测系统。该系统可自动上下料、自动建立基准、自动保持报告等,有效提升了测量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