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花瓷始于唐代,形成于元代后期,鼎盛于明代,历经千年窑火,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带有东方民族风范的青花瓷,就是华夏文明艺术宝库中璀灿的明珠。尤其是民间青花,以其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潇洒活泼,形式多样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特点的瓷绘艺术。民间青花瓷的装饰题材广泛、多彩,其主要来源于生活、民俗,表现一些大自然的物象,但民间青花也吸取中国画技法技巧,不断创新,用笔自然洒脱,信笔纵横,使表现对象形神兼备,形成了与众不同艺术风格。民间青花瓷历史悠久,中国画源远流长,二者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明清景德镇民间青花瓷的特色、发展进行了简述,并阐述了其魅力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以其素雅清秀,妙趣天成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民间青花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明代民间青花瓷,器型质朴,用笔简练,构图疏朗,装饰巧妙,意蕴深刻:清代民间青花瓷,材质精细,用笔工写结合,以吉祥纹样为主要装饰题材。明清民间青花瓷画艺术,既是古代陶瓷中的佳作,也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研究传统陶瓷艺术,创造新时代青花瓷画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4.
周剑  张玮  郑乃章 《陶瓷学报》2012,33(2):246-250
青花瓷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引进、吸收外来的技术和文化艺术。它的发展与繁荣,正是中国与伊斯兰教地区文化与经济交流的结晶。本文从青花瓷颜色、原料产地和纹饰造型三个方面探索了青花瓷业发展的伊斯兰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亦 《陶瓷工程》2012,(1):18-19,23
民间青花瓷画是民间绘画与青花工艺的完美结合,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明末民间青花瓷的写意画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笔墨情趣与中国文人画笔墨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浅析其写意画的艺术特性,使人们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袁晓莉 《佛山陶瓷》2008,18(5):29-30
小小一片民间青花古瓷片,可以反映众多的文化和艺术信息。在此,笔者借用白明老师“片面之瓷”的提法作为本文章的标题,从几个角度重新审视民间青花瓷片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艺术的交流的重要载体。16世纪它零星地传入欧洲,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逐渐风靡欧洲,19世纪景德镇青花瓷广泛渗入到欧洲社会,对其文化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催生了许多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青花瓷以其清新雅致、意境悠远、传世量少,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争相研究的对象。本文将通过对青花瓷的造成特色以及成型工艺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其艺术内涵,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胡芬 《山东陶瓷》2023,(3):20-27
明青花鲇鱼瓷盘是成化民窑出产的特色产品。通过文献考证研究发现,成化国产陂塘青料的发现与青花分水技法的成熟为鲇鱼青花瓷盘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市民阶层的觉醒与瓷匠文化素养的提升为其出现提供了实际可能。探究明青花鲇鱼瓷盘的出现,不但可以考察民间审美与青花瓷艺术之间的耦合关联,还可以揭示文化思潮、社会意识、物质条件等对民窑青花瓷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陶瓷”确有她的艺术价值,笔者对“陶艺”没有进行过深入地研究,更没有搞过什么“陶艺”创作,只想从“陶艺”的启示和对民间青花瓷的欣赏之余,谈点随想罢了。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是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代表之一.唐代之三彩绚丽灿烂,雍容华贵;宋代青瓷之清新典雅,淳厚清澈;元代的青花开创了瓷上装饰的先河;明清两代青花瓷的继承与发展,精湛的工艺更加丰富与完善,独树一帜应数民间青花瓷器. 民间青花瓷和其他艺术的绘画、雕塑、诗歌、舞蹈、音乐、工艺美术同样来自民间,并且从民间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在陶瓷艺术"百花园"中有陶艺奇葩之美称,也为陶瓷艺术的弘扬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间青花与现代陶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锡麟 《陶瓷学报》1996,17(1):57-59
现代民间青花与现代陶艺都是火与土的艺术,都具有粗犷,质朴、自然、大方的共同艺术特点。前者在传统民间青花的基础上,汲取了现代陶瓷科技成就和现代文化艺术成果,而发展成为富有现代艺术意蕴和现代审判内涵的新型民间青花艺术;而后者则是从传统陶艺延伸、扩展、蜕变为纯粹艺术表达和具有独特审判内涵的一门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12.
官搭民烧是中国古代官窑瓷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部分官窑产品派烧于民窑。官搭民烧始于宋元时期,明嘉靖时期实现了制度化。官搭民烧对嘉靖青花瓷产生了显著影响,推动其迅猛发展,并形成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以明中期民窑青花瓷中的一类特殊品种—饰"弧形点彩"青花瓷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其青花料的组成特征、原料来源,重点分析了有别于普通彩绘处的"弧形点彩"表面晶斑的组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明中期民窑青花组成具有"高锰低铁"的特征,所用原料应为国产钴土矿;表面晶斑的主晶相为锰尖晶石;该装饰方法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江夏区至鄂州市梁子湖地区存在一百余座古窑址,其中有代表性的窑址群如"湖泗窑址群""青山窑址群"等,自20世纪70年代在江夏区湖泗镇夏祠村首次发现北宋青瓷瓜棱执壶起,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市考古所、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江夏区考古队曾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前后对湖泗镇下浮山窑址、土地堂镇青山窑址等进行多次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5.
从民窑和官窑的制度关系着手,分析景德镇窑业制度的发展历程.传统景德镇陶瓷生产包括官窑和民窑两大体系,景德镇陶瓷业发端于民窑,成熟于官窑,官窑又进一步促进民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形成了官窑和民窑共同发展的局面.民窑制度是规范窑业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了民窑业稳定有序;而官窑制度是政府对窑业的关注和管理方法及其手段.民窑制度是官窑制度的基础,而官窑制度在民窑制度的基础上深入而严格.两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清朝形成“官民竞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民俗元素是我们在进行服装设计、产品研发和设计作品表现所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充分体现我国深邃悠远的民俗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国内外许多设计师早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其无穷的魅力,并多次在公开发布会或者成衣、作品中做了相当丰富和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表现。本文由此探讨了民俗元素“取形舍意”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件在阳极氧化的预处理、氧化、染色环节产生"白斑"、"花斑"的原因,认为机械加工过程中乳化油腐蚀、阳极氧化过程中零件夹持状态不合理、零件染色时形成的封闭气囊都会产生"白斑"或"花斑",但形态不同;根据不同环节产生"白斑"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消除"白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氯乙酸氰化酯化法生产丙二酸二乙酯时“三废”的治理工艺、技术特点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8,(12):165-166
主要就民间美术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民间美术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望对未来民间美术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塑料“白色污染”的认识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塑料“白色污染”的治理对策应当是在所谓的“白色污染”持正确看法的前提下,以发展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为主,辅之以社会行为和其他技术,针对不同种类的废弃塑料,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还就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消泡回收及再利用的新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