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域的了解,引出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存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城市的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最后对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在中国今后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城市边缘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角度提出了城市建设对边缘地区的关注,并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裕城水晶城"居住区人文自然环境的分析,以及对规划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的介绍,阐释了城市边缘居住区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紧凑城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的阐述,结合国内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土地集约利用、提高住区密度;功能复合多样、完善基础设施;公交优先发展、节约资源消耗三方面入手,初步探寻紧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4.
归结了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在飞速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同时结合大连新型集团龙畔金泉居住区二期、三期规划设计,对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生活空间营造以及生活模式引导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5)
大型居住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茶,在各项配套的建设和管理上都创造了不少好的模式和办法,商业配套建设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才能使大型居住区这类城市边缘区成为人们的美好家园,需要我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宜居"理念,大型居住区将成为一个实现城市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的"第一生活圈",人们在此安居乐业,享受便捷、优质、内涵丰富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随着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的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而迅速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我国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向城市边缘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本文将对这种趋势的原因、沿革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模式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齐宝崇 《山西建筑》2005,31(3):21-22
介绍了我国城市居住地建设的客观状况.就居住区向城市边缘拓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阳泉市居住用地及住宅建设现状,提出了城市边缘住区规划设计的思路,以利于城市居住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索在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结合居住行为创造丰富的居住建筑体验及独特"邻里"空间的设计理念,并以中山万科城市风景项目为例,详细分析该工程项目的规划逻辑及单体创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边缘新居住区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随着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的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而迅速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我国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居住区建设向城市边缘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本文将对这种趋势的原因、沿革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模式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停车难早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上海市居住小区停车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代表不同建设时期和不同建筑类型的四个小区为例,分别提出了居住区停车的改善措施和改善建议从跟踪措施落实的过程和结果中.我们认识到居住区停车难问题涉及面广、涉及因素复杂.需要放入整个交通系统中统筹考虑结合对未来居住区停车发展趋势的预判,文章最后提出了综合解决居住区停车难的策略、本研究对探索宜居城市的建立,城市动静交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莉 《城市建筑》2013,(22):57-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论城市周边还是郊区还存在很多的城乡结合地区,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城乡结合地区特点的基础,强调了城乡结合地区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相关的新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锐 《中外建筑》2007,(5):26-28
本文以苏州边缘住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发展历程梳理三代边缘住区的发展演变,分析每一代边缘住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使边缘住区建设的完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静 《住宅科技》2010,30(7):11-15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助改善居住区的生活环境。以"万源城"为例,介绍了"万源城"结合居住区的实际,利用地下资源,尽可能地突破原有民用地下空间在功能上的局限性,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住区室外活动场地是居民运动健身、交往休憩的重要场所,是塑造健康住区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对其本质功能的剖析,阐明居民的活动机会才是场地量化的核心。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场地量化应实现两个转变,并通过这两方面,建立场地数量与质量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适于管理操作的健康住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石铁矛  唐密  李殿生 《规划师》2006,22(4):53-56
城市边缘区"小镇"是以满足人们"居住在城里"的居住选择心理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居住小区,其主要特点是"城市服务 郊区环境",具有使用成本低、宜居性强的优势.建设该类"小镇"要注意区位的选择、交通的便捷、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住区建设被纳入到改革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当中,住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变革。受社会制度背景和住房政策影响,中国的住区空间发展也经历了福利制均质单位空间、市场化住区分异和保障制度影响下住区空间等不同阶段。而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影响下的住区空间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旨在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背景和政策制度作用下的城市住区空间回顾及对当前住区问题分析,探讨现阶段中国住区空间发展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叶凌晨 《住宅科技》2008,28(7):22-25
针对当前上海社区商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从社区空间结构的角度探讨制约社区商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对上海社区空间结构的分析,提出“封闭式住宅小区”的空间结构是制约上海社区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列举实际案例,提倡上海城市“街区住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以古城西安为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自然、历史环境特征,针对其住宅建设现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边缘区住宅开发模式,对科学利用边缘地区空间以及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外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辨析与学科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不仅是城市空间和文明扩张的承载地,也是城市与外部区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集散地。目前,城市边缘区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变化量最大、变化最迅速、最敏感的地带,城市边缘区土地、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际国内权威期刊的文献分析,梳理了中外边缘区相关理论和学科发展趋势,对“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以廓清目前学术边界的混乱;并比较了中外城市边缘区理论研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冯鹃 《住宅科技》2012,(3):18-22
在满足了居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提升居住的社会环境。因此,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应该为居民提供日常交往、游戏、健身的场地,并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沈阳"河畔新城"项目为例,对如何营造健康住区的社会环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