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碱性镀液中电镀光亮Zn-Ni合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Zn-Ni合金镀层中Ni含量更稳定,镀层耐蚀性更好,以碱性锌酸盐为基础镀液,加入多胺聚合物(ETA)和酒石酸(C4H606)配位剂、苄基嗡盐辅助剂和多胺合成缩聚物光亮剂进行光亮Zn-Ni合金电镀。研究了2种配位剂对Zn-Ni合金共沉积、Zn-Ni合金镀层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运用小槽(1000,2000,5000mL)...  相似文献   

2.
硫酸盐体系电沉积光亮Zn-Fe合金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hull槽试验,小槽电镀试验和电化学循环伏安等技术,研究了镀液组成,添加剂和工艺条件等对镀层质量及其耐蚀性的影响。开发了一种在弱酸性硫酸盐体系中获得含铁量约为0.5%的光亮Zn-Fe合金的电镀技术,讨论了添加剂中各组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高光亮度,高耐盐性和高浊点等3大优点,可使锌铁合金镀层结晶细致,耐蚀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HEDP酸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坚 《材料保护》1992,25(1):33-36
叙述了HEDP酸性化学镀Ni-P合金工艺过程,测定并讨论了槽液成分、条件对工艺的影响结果,介绍了合金镀层性能包括镀层外观、结合力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线材硫酸盐连续镀锌工艺常用于钢丝、钢管等型材的防腐蚀处理,应用广泛,但其镀层晶粒粗糙,光亮度欠佳,存在易变色、耐蚀性能下降等缺点.通过赫尔槽试验,用正交法确定了硫酸盐镀锌液添加剂中主光亮剂苄叉丙酮、载体光亮剂、苯甲酸钠、辅助光亮剂A和扩散剂NNO的最佳配比以及最大影响因子,研究了各组分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组合添加剂组成的最佳配比为2:22:8:1:6,对镀层影响最大的因子是主光亮剂 载体以及辅助光亮剂A的量,其他组分与主光亮剂、载体及辅助光亮剂A产生协同效应,也能有效地提高镀液和镀层的综合性能.优化该添加剂的复配对减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镀镍-铬合金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铬合金电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添加剂的选取和用量的多少对能否获得优良性能的镀层起着关键作用.确定了适合氯化物硫酸盐混合体系电镀镍铬合金的添加剂WHT、光亮剂791以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试验分别讨论了它们的用量对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稳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它们的用量对镍铬合金共沉积的阴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WHT对镀层晶粒细化起主要作用,它的加入增大了合金共沉积的阴极极化程度;当镀液中添加剂WHT用量为4g/L,光亮剂791用量为7.5~15.0mL/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0.15~0.20g/L时,所得合金镀层平滑、光亮、致密,且与基体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6.
问:光亮铜锡合金能否达到高整平、全光亮、免抛光? 答:要获得全光亮的镀层,光亮剂必须要有较好的整平性,若无较好的整平能力,是难以获得全光亮镀层的。因此,选择具有较好整平能力和光亮效果的光亮剂,是能否得到全光亮镀层的关键。好的光亮剂,对大部分零件而言,可以完全免除抛光。问:铜锡合金/铬能否代替铜/镍/铬工艺? 答:镀层的工艺和厚度决定了镀层的防护性能。镍对钢铁基体而言属阴极性镀层,其硬度、耐磨性和稳定性好于铜锡合金,但镀厚小于25 μm时孔隙率较大;铜锡合金虽电位比铁正,也属阴极性镀层,而其孔隙率较低,所以,薄镍层反而不如薄铜锡合金镀层的抗蚀性好。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钢低氢脆光亮镀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氢脆、高强度钢的电镀一般不使用光亮剂,但镀层耐蚀性较差。本文研究了一种高强度钢低氢脆氢脆光亮镀镉工艺。首先筛选出合适的光亮剂,然后对镀层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使用自制光亮剂所获镀层,不仅耐蚀性和结合强度良好,而且其氢脆性能也能满足一定要求,达到或接近了国外商品光亮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锡化学镀Ni-Sn-P合金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圣松  邵谦  孙宏飞  唐祥国 《功能材料》2004,35(Z1):3235-3237
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多种配位剂共存、并有稳定剂和光亮剂存在条件下,镀层含锡量较高的化学镀Ni-Sn-P合金的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施镀,镀速较快、镀液稳定、镀层光亮、镀层组成为P 7.48%、Sn 12.76%、Ni 78.12%和Fe 1.64%,硬度HV为487.14.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Sn—P三元合金的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确定的化学镀Ni-Sn-P镀液组成的条件下,研究了工艺参数(镀液温度和PH)对沉积速度和镀层中含锡量及含磷量的影响,并对该合金镀层的结构,孔隙率及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非晶态合金镀层具有较小的孔隙率和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Zn-Fe-P合金电沉积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n-Fe-P合金电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磷铁含量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磷铁含量分别为0.1%左右和0.3%-0.7%的Zn-Fe-P合金镀层。腐蚀试验证明,经银白色纯化后的Zn-Fe-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是Zn-Fe合金镀层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氰化物镀锌工艺有望被无氰镀锌工艺取代,为此研制了一种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可超过氰化镀锌的氯化钾镀锌光亮剂CZ-03,从而为无氰镀锌全面取代剧毒的氰化镀锌提供又一个平台.加入该光亮剂后电镀时间可比一般氯化钾镀锌工艺缩短20%左右,且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超过了氰化镀锌溶液,镀液温度范围比氰化物镀锌宽,应用该光亮剂既能提高镀层质量,又可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测定碱性锌酸盐镀锌液中辅助光亮剂苄基吡啶鎓-3-羧酸盐(BPC)的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锌酸盐镀锌辅助光亮剂BPC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探讨了光亮剂聚胺、氢氧化钠浓度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亮剂聚胺、氢氧化钠浓度对测定的影响较小。在BPC浓度为1~10 mg/L的条件下,测定相对误差在2%以内。由实际电镀过程分析得知,BPC的消耗量为0.45 g/(k A·h)。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锌酸盐镀锌液中辅助光亮剂BPC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简志超  赵晴  王春霞  杜楠  王帅星 《材料保护》2012,45(2):15-17,84
以往就聚乙烯亚胺用作光亮剂对硫代硫酸盐镀银的影响研究不够。为此,在硫代硫酸盐体系加入聚乙烯亚胺制备了银镀层,采用SEM、XRD及阴极极化等技术研究了聚乙烯亚胺对镀层表面形貌、晶粒结构、硬度及镀液阴极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的加入可以增大镀液的阴极极化,显著细化晶粒,使银镀层的硬度增大、防变色能力得到提高,当加入0.06~0.08 g/L聚乙烯亚胺时银镀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吴慧敏  艾佑宏 《材料保护》2006,39(7):26-28,63
同时采用小槽和Hull Cell试验,并结合稳态极化法、电势阶跃法以及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光亮剂对全硫酸盐体系中三价铬电沉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亮剂的光亮效果是一个综合效应,而不是一种光亮剂的作用结果;在E<-0.10 V的区间内,光亮剂能明显地增大阴极极化;光亮剂的加入,使镀液在4.00~22.50 A/dm2区域内能得到光亮的镀层;并且光亮剂的加入不会改变三价铬镀铬的电沉积行为,与未加光亮剂时一样仍遵循瞬时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铜片为基体,采用中心组合规则得到优化的化学镀镍-磷工艺配方.在优化的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1,4-丁炔二醇(BOZ),所得镀层表面形貌及组成结构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衍射仪进行表征,得到了光亮的Ni-P-C-O镀层,镀层硬度高,耐酸蚀性强;探讨了BOZ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OZ不仅是光亮剂,而且参与该体系的氧化还原反应,BOZ分解反应的宏观动力学表现为准一级;当BOZ的初始含量为60~123 mg/dm3时,其参与氧化还原的量与温度和初始浓度呈正相关性,温度起主导作用;当BOZ的初始含量为123~240 mg/dm3时,其参与氧化还原的量与温度和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性,浓度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荧光增白剂使用情况。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河北地区96份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此次检测的9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11份,检出率为11.4%。共检出目标化合物10种,阳性样品浓度最大值为436.4 mg/kg。结论检测数据表明,河北地区纸质食品包装材料荧光增白剂滥用情况比较严重,其滥用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氯化物微酸性光亮镀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群  黄清安 《材料保护》2001,34(5):15-17
详述了光亮剂在氯化物微酸性镀锌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主光亮剂应是共轭体系的芳香族醛类或者酮类如苄叉丙酮等;载体光亮剂应为非离了表面活性剂(OP,平平加等)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体。为了提高载体光亮剂的增溶性、润湿性、高浊点等特性,建议采用几种不同碳数和不同聚合度(n)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磺化产物,详细讨论了影响浊点的诸因素(磺化剂浓度与OP或平平加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以及盐析等)。扼要介绍了采用载波扫描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电位阶跃法等电化学方法与正电子湮没、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光亮剂各组分对锌电结晶过程的影响,讨论了电结晶机理。  相似文献   

18.
新型化学镀镍光亮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通过扫描电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高磷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光亮剂在化学镀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加快了磷化沉积速度,提高了镀层中磷的含量,增强了镀层表面的光亮度,改善了镀层表面的质量,而且反应过程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