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庄亨阳(1685—1746年),南靖人,号复斋,康熙年间进士。他是清代较有影响的治水专家。雍正元年(1723年),首任山东莱州潍县知县。乾隆四年(1739年)升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六年(1741年)夏季被任命为汉阳府同知,11月又擢知江南徐州府。因为徐州地处淮河下游,上有洪水压境,下  相似文献   

2.
提起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人们就会联想到他“下江南”的故事。因为这是两百多年来的官私书籍、民间文学和传闻极广的史事,也是清代中期的一件盛事。正如乾隆自己在《御制南巡记》中所讲的那样:“南巡”是他临御五十年所做的“二大事”之一。乾隆在南巡中主要做了些什么呢? 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流传“天下之有吴会,犹如富室之有仓库”。然而,河工与海塘的兴废,  相似文献   

3.
<正>裘日修(1712-1773年),字叔度,一字曼士,号诺皋,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受命勘视河道,从此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功绩主要在于治水,并因治水得到高度评价和赞誉。乾隆二十二年,由于"河履绝山东、河南、安徽境,积水久不去",皇帝命裘日修会同三个省巡抚,"划疏浚之策"。裘日修奉诏后,不畏跋涉劳苦,实地察看,奔波在六个省境内。他曾先后三次到河南,两次下江南,四次返直隶,八次沿河步行视察黄、淝、洛、沁等水,从而  相似文献   

4.
正高斌(1683-1755年),字右文,号东轩、高佳氏,满州镶黄旗人,乾隆皇帝慧贤皇贵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广东省布政使,九年迁副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总督,授大学士。高斌对靳辅的治河思想和治河方略有所继承,并进一步完善"分黄助清"的防洪措施。乾隆元年(1736年),河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嘉庆年间,南河有一个以精通河工驰名的人,名叫郭大昌。他出生于黄、淮、运交会处的山阳县高良涧镇(今江苏洪泽县)。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他16岁,进入江南河库道,当了名为“贴书”的小职员。由于也刻苦学习,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对治河一无所知的农村青年,进而熟练地掌握了河工财务管理方面的一套业务,水平“过于其师”。同时,他对河工技术知识进行认真钻研,  相似文献   

6.
《水道提纲》是概述清初全国河道水系的专著。作者是清朝人齐召南。 齐召南,浙江天台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被录,列为第二等,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升为检讨。由于他博学善文,深得乾隆的赏识,几年之间,就官至部右侍郎。乾隆十四年辞官回乡,主持蕺山书院和敷文书院达十余年。后因齐宗华的文字狱被牵连,押到京师,下刑 部狱,为乾隆释放,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病卒,终年65岁。 《水道提纲》是齐召南在修纂《大清一统志》的过程中编写的。历时十余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成书,共28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被列为《四库全书》出版。因此书“惟以巨川为纲,以所会众流为目,故曰提纲”。 《水道提纲》是从渤海开始讲起,具体说是从清  相似文献   

7.
康熙16岁亲政后,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国事,曾书而悬之宫中往上,以示他对水利事业高度重视。他在有生之年六次南巡,除了“艳羡江南”外,主要是视察黄河、淮河、运河工程,安抚民心,促进生产。而苏北地区,则是他巡视的必经之地,而对淮阴的黄、淮、运交汇处及洪泽湖一带则作为重点考察地区。他每到一处,不畏劳苦,亲临现场,商讨治水方案,使苏北水利事业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实为我国历史上重视水利帝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
为了借鉴清代康乾年间治理永定河的做法和经验,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雍正三年(1725年)、乾隆二年(1737年)3次大的治理活动进行研究,得出治理永定河要治根本,要采取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的方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明史·河渠志》是《明史》的十五《志》之一。《明史》为清代官修,编修时间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最后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刊印成书。先后担任修史“总裁”的有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参加具体编撰工作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成书后署名“张廷玉等撰”。  相似文献   

10.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23年(公元1684年~1707年)间,就曾6次南巡。康熙对治黄等水事活动尤为重视,当时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康熙怒斥总河张鹏翮,就是一件有史可查的水事佳话。明末清初,因战乱黄河多年失修,淤沙堵塞,常常造成巨大水患。  相似文献   

11.
已故著名美籍华人作家江南系江苏靖江人。他一生爱国爱家乡。1984年初,当他在美国闻知家乡的百里江堤建成后,十分高兴,乘兴写了一篇题为《喜闻“百里江堤”》的文章,发表在3月8日的旧金山《时代报》“江南小语”专栏。1984年9月10日,他最后一次回家省亲、采访,刚住下,就向县委、县政府接待人员提出要看长江江堤。县委、县政府随即作出安排。 9月11日早上5点半钟,江南一行7人(其中2人是江南胞弟)从县城乘车到江边,然后改乘县水利局的“水测一号”小艇从长江顺流东下。这天天气不太好,江面上  相似文献   

12.
读史札记     
最早的官厅水坝——玲珑坝小考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在现在的官厅水库大坝附近,曾修建过一座透水石坝,当时称之为玲珑坝。这大概是永定河上游最早的大坝。当时北京经常受到永定河洪水的威胁。为了皇都的安全,从康熙开始就很重视永定河的治理.在三家店以下修筑堤防和浚治尾闾。到了乾隆初年,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已认识到治理永定河必须上下游兼治才能息除水患。乾隆八年总河高斌就提出在石匣里山峡和官厅山峡修筑缓洪水坝的建议。他指出,桑干河“由西宁县之石闸村入山,所经  相似文献   

13.
王念孙是清代著名的音韵、训诂学家,但他在水利上也有一番作为。 王念孙于乾隆四十年32岁时考中进士后,“乞假旋里”,“独居湖滨(指高邮城)精舍穷搜博采者四载有余”。乾隆四十六年,王38岁时任工部治事于都水司,作《导河议》上、下篇,上篇谈导河北流,下篇谈建仓通运河。第二年,又任《河源纪略》的纂修官。 嘉庆五年,57岁的王念孙抵永定  相似文献   

14.
郭守敬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的秋天,一支满载江南漕粮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都(今北京)城内积水潭。元世祖忽必烈兴高采烈地给这段通州至大都运河赐名为通惠河。负责这段运河规划、设计、施工的“总工程师”,就是元代最著名的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于宋绍定四年(1231年)。幼年从科学家刘秉忠、张文谦等人学习,21岁时曾参加家乡的一座石桥的修建,初次显示了他的智慧与才能。中统三年(1262年)张文谦在上都(今内蒙多伦)向元世祖推荐时说他“习知水利,且巧思绝人”。32岁的郭守敬当即向元世祖提出了兴修华北灌溉和航运工程的六项建议,获得元世祖赞赏。翌年授予他副河渠使职务,次年随张文谦赴宁夏,修复了汉唐以来的引黄灌溉渠道,人们感激他的  相似文献   

15.
乾隆修海塘     
乾隆下江南,作为一代皇帝的外传,已广为流传。乾隆在位60年,享年89岁,多次南下,六巡浙江,四至海宁,下榻安澜园。传说,乾隆是相国陈元龙(人称阁老)之子,但身为一国之君,又岂能认民作父。然而,夫人尚在,感情上却又难舍难分。也许,这也是乾隆多次南巡的原因之一。不过,乾隆却能体察民情,也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修筑钱塘江海塘便是其中一例。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的粮仓,也是全国一大粮食基地。这里的粮食生产与钱塘江休戚相关,一旦海塘溃决,不仅农田受灾,粮食减产,而且,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将遭到严重损失。公元1703年,钱…  相似文献   

16.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不仅使清王朝在政治上得以稳定,而且水利上也得到重大发展。康熙自己曾经说过:“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他将河务和漕运与剪除三藩并列,可见他对于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三、水力机械 (一)水磨 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硝、纸、墨之匠,并许焉。”《新唐书》记载类似:“高宗即位,……弄赞……又请蚕种、酒人与碾硙等诸工。诏许。”碾硙只是个形制,但用水力驱动则较难,吐蕃所求碾硙之工当包括后一技术要求。康熙以来有关西藏水磨的资料渐多,如康熙五十九年(1720)秋,清朝官员吴廷伟来到今林周县达隆寺附近,发现路旁有水磨(见其《定藏纪程》);1774年10月底,英国人波格尔来到今康马县嘎  相似文献   

18.
《水道提纲》是一部系统记述我国河流水系的地理名著。清初齐召南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成书。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累官至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他博学多才,尤谙舆地,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其著述甚多,而以晚年完成的《水道提纲》最为有名。《水道提纲》共28卷,30多万字,编撰体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87年)。具有雄才大略。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公元前141年,年仅十六岁时就位,刘彻在位54年,占西汉王朝统治时间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谓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汉武帝主政时,版图宏阔,国力强大,文治武功,颇有业绩。概括言之有五方面:一是接受董仲舒和卫绾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是重用卫青、公孙敖、李广、霍去病一代名将,巩固了国防和边境安全;三是汉武帝先后发布:“推恩令”、“酬金令”等,制约王室和诸侯的特权,巩固了中央集权制,保障了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20.
九月常熟,秋高气爽,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和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之一、常熟美术馆和庞薰琹美术馆的“写山水图——离开黄公望的660年”展览,9月22日在江苏省常熟美术馆拉开帷幕,翻开了中国山水画历史长河中的一幅从黄公望到今日写山水图的绚丽画卷,也为正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