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原始平衡优化器(equilibrium optimizer,EO)难以较好平衡算法搜索能力和利用能力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生成概率的改进平衡优化器(modified equilibrium optimizer,MEO)来求解电力系统的最优潮流计算问题.以系统网损、电压偏移和发电成本为目标,将改进平衡优化器用于I...  相似文献   

2.
吴新振  金明 《微特电机》1996,(4):24-25,34
用一种新的优化方法-可变容差法,对单相电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这种方法在处理约束条件时与其它优化方法不同,它不必选择罚函数与罚因子.文末还给出了优化设计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4.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求解最优潮流的经典算法 ,现代优化方法以及其它算法 ,并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算法的潜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方法,适合解决具有离散变量的混合非线性规化问题。模糊控制方法在解决具有可伸缩约束的规划问题具有明显优势。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于求解多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问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新方法。通过IEEE14节点和IEEE30节点算例计算,并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具有稳定收敛、优化结果精确合理、计算速度较快的特点,适合求解多目标混合非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是一个大规模、多约束、非线性的优化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中最优潮流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给出了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求取最优潮流的算法,从而加深了对电力系统最优潮流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电力系统中最优潮流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是一个大规模、多约束、非线性的优化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中最优潮流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给出了最优潮流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求取最优潮流的算法,从而加深了对电力系统最优潮流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电力系统中最优潮流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优潮流方法的传输容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40  
可用传输容量计算已成为电力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总传输容量又是可用传输容量计算的基础,该文在介绍可用传输容量计算的基本概念,计算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优潮流(OPF)的总传输容量计算模型,提出了6种区域间传输容量计算目标函数,并通过定量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这六种目标函数计算的等价性,文中通过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的仿真计算,验证了基于OFP计算总传输容量的可行性,同时也通过实例算例验证了所提出定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电力系统最倨潮流问题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最优潮流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求最优潮流的非线性方法,线性方法和其他新型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网络模型的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模型;基于二阶网络模型的OPF不仅可以克服直流OPF的缺点,即准确地描述出线路上的有功损耗,且可以转化成非线性的凸规划,从而保证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基于二阶网络模型的OPF问题,采用鲁棒性好、收敛速度快的预测校正内点法求解。为了显示模型的合理性和相应算法的有效性,采用IEEE30节点、IEEE118节点和IEEE300节点3个测试系统进行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一种光滑化牛顿法计算电力系统的最优潮流,在计算中整合了所有约束条件,对约束函数的光滑化处理,将所要求解的复杂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只包含等式约束的简单优化问题.通过IEEE的多个标准算例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计算量却只与半光滑的方法相当甚至更少;同时算法过程简单明了,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PMU最优配置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力系统导纳矩阵和节点关联矩阵的特点,指出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特征可用系统关联矩阵来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满足潮流方程直接可解的电力系统PMU最优配置方法,最后利用典型标准节点系统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已有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能有效减少PMU配置数...  相似文献   

13.
介绍基于扰动Karush—Kuhn-Tucker(KKT)件的内点算法,以及利用MATLAB符号工具箱、M函数求解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基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在大规模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在线计算应用中,传统直流最优潮流算法虽然有着很高的计算效率,但是由于其完全忽略了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精度偏低。文中通过引入无功功率来修正有功功率平衡方程,提出了基于拟直流模型的最优潮流算法。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简化预测—校正内点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最优潮流模型中不等式约束进行简化处理,形成只含上限约束的广义不等式约束,大大简化了程序的编写。通过对IEEE 30,118,300节点系统以及Polish 2 736,3 120节点系统的仿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最优潮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扩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颜伟 《电气应用》2005,24(10):74-78
介绍了在考虑电力市场环境,电压与暂态稳定约束,动态约束,FACTS元件,系统不确定性,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条件下,最优潮流的最新应用成果,并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对电力系统潮流算法的收敛性和计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带有最优乘子的电流注入型保留非线性潮流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直角坐标系潮流方程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最优乘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求解一元三次方程,不需再额外增加任何计算量。在此基础上,将最优乘子应用于电流注入型保留非线性潮流计算,在潮流计算迭代过程中,采用最优乘子调整电压修正量,提高了潮流计算的收敛可靠性和收敛速度。系统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潮流方程无解时保证潮流不发散,在潮流方程有解时提高潮流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7.
考虑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经济运行领域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如暂态稳定性预防控制、紧急控制、最大传输容量等问题都可描述为考虑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问题。综述了考虑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该领域中基于能量函数的优化方法、基于时域仿真技术的优化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考虑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问题的特点以及该领域研究的技术重点。  相似文献   

18.
As the necessity of high‐quality electric power supply increases, it has been required to develop sophisticated power system operations in which several requirements stemming from econom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are simultaneously satisfied. In general, a problem of satisfying several noncommensurable criteria is called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Although the most powerful means to obtain desirable system operations is optimal power flow (OPF), a straightforward appl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OPF optimizes only one objective and the remaining objectives must be treated as constraints. However, since such objectives are in trade‐off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multiobjective OPF.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olution method of multiobjective OPF by means of fuzzy coordination. In the first step, the degree of Decision Maker (DM) satisfaction on each objective would be maximized with a prespecified membership function.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would be upd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M's p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target valu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ll be improved step by step by updating the membership functions. Finally, the satisficing solution for the DM would be obtained.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IEEE 57 and 118 test systems, producing successful results. © 1999 Scripta Technica, Electr Eng Jpn, 130(1): 59–67,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