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为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被证明是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手段。为此,以一系列不同渗滤液浓度的模拟废水作为进水,对逐步启动UASB反应器进行了动态小试,得出了UASB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较快速启动方法。结果显示:接种普通厌氧污泥,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经过95d的运行,完成启动。此时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250mg/L,COD去除率为85%,容积COD负荷达8.4kg/(m^3·d),容积产气率为5.0m^3/(m^3·d),反应器底部形成少量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2.
研究添加活性炭载体、活性炭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的启动及硫酸盐还原茵(SRB)在反应器中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的经改造的UASB反应器,一组添加活性炭载体并在反应器上部添加活性炭滤层(1^#),一组不添加任何载体(2^#),对比分析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分析相的变化、SRB生物相差异及SRB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成功启动,但1^#启动时间比2^#时间短.1^#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0-1.2mm,约为2^#的2倍.2^#中仍有部分结构松散的絮状污泥.1^#SRB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底部的活性炭载体上和反应器上部的活性炭滤层的下部,而2^#SRB较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各部分,因此2^#出水色度差.  相似文献   

3.
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加快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简称UASB)为代表的无载体厌氧反应器处理含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启动速度,综述了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因素.此外,为了高效、快速地降解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建议向厌氧反应器中投加优势茵,以进一步提高厌氧反应器降解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效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因素对UA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运行工况的影响.试验采用已经启动成功并运行稳定的UASB反应器,在不同基质种类、浓度和停留时间下共运行了6个阶段,观测了不同温度对反应器工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与反应器内的污泥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当外界温度在15℃以上时,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低温下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代谢速率失衡而破坏体系内酸碱平衡环境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多孔载体厌氧流化床废水处理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AFB反应器在中温下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操作影响因素和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在35±2°C下,30d完成反应器启动;反应器运行100天后,HRT缩短为2.2h,COD容积负荷53.0kgCOD/m3.d时,COD去除率可达80.8%;用Monod方程近似描述反应器内基质降解特性,其动力学参数qm、Ks分别为5.61kgCOD/kgVSS.d,816.0kgCOD/m3。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启动问题,采用ABR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对启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反应器启动后期形成了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代表的厌氧菌种,最大COD去除率可以达到40%以上,说明ABR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7.
UASB-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生物膜系统,接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活性污泥,以自配含NH4^+-N和NO2^--N的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第56d,NH4^+-N、NO2^--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98.8%、90.2%,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且在随后的运行中处理效果稳定。ANANMMOX稳定运行时,去除的NH4^+-N、NO2^-N和生成的NO3^-N的比例为1:1.61:0.25,出水pH稳定在8.3左右,进、出水碱度变化不大。获得的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生物膜为褐色,并在反应器的下部形成了褐色和粉红色两种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8.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问题,阐述了IC反应器污泥接种和一次启动阶段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就IC反应器接种污泥、进料方式、运行温度和负荷的提高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停止运行8个月的UASB反应器进行二次启动试验,重点分析了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的UASB反应器的二次启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直接利用反应器内原有颗粒污泥进行二次启动;二次启动期间,水力负荷是重要的运行控制参数,并应避免活性厌氧污泥流失.反应器稳定运行后,CODCr、CODf的去除率均能达到50%,SS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UASB反应器组装厌氧反应处理系统,以絮状污泥进行接种后启动后,研究了UA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过程及其内部污泥的性质,通过污泥产甲烷活性和反应器最大容积负荷的计算,可以看出以絮状污泥接种UASB启动后,可以有效形成成熟的颗粒污泥,并且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初期添加颗粒活性炭物质,有助于UASB的快速启动,反应器内形成的颗粒污泥性能优于未加添加剂条件下成熟的颗粒污泥,且系统处理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11.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的启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影响EGSB反应器启动的主要因素,并且介绍了高效、快速启动EGSB反应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Internalcirculation(IC)reactor,oneofthemosteffectiveanaerobicbioreactors,hasbeen widelyusedtotreatvariousindustrialeffluentsbe causeofitshighloadingrate,considerablefeasibil ity,robustresistancetooutsideaccidentsandrela tivelylowinvestmentcost,comparedtothetradi tional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UASB)re actor[110].However,ICreactoralsoappearstobesimilartootheranaerobicapparatusinatime con sumingandunstablestart upphase[1013].Thisis becauseduringtheinitialstageofstart upt…  相似文献   

13.
对中温(30±2℃)条件下颗粒活性炭(GAC)载体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启动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采用稳定进水COD基质浓度,控制硫酸盐草浆废水和人工合成葡萄糖废水比例,以抑制性基质逐步取代非抑制性基质的方法,达到了微生物的顺利驯化和反应器较快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级UBF-两级BCO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对工艺的启动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42h/L,启动时间为60d时,出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7.4%,UBF工艺中出现甲烷八叠球菌,BCOR反应器的填料上已形成基本稳定的微生物种群,启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Anammox反应器启动过程中菌群群体感应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由于Anammox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而导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时间长的瓶颈问题,对序批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中的脱氮性能、高活性Anammox菌的诱导作用以及Anammox倾向于"抱团"聚集生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nammox菌有明显的群体感应现象,基于此特性提出了加速反应器启动的新思路,即外加高活性Anammox菌以及向反应器中加入载体.  相似文献   

16.
逆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应用于好氧污水生物处理的逆流化床反应器,快速有效的启动方法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作者旨在探究好氧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IFB)启动过程中操作模式和操作条件对于微生物膜形成和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并最终建立一个优化的快速启动方案。对聚乙烯颗粒(PE)进行了活性炭包覆,得到活性炭包覆颗粒(PEC)作为微生物载体,以启动过程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VSS)、附着挥发性固体浓度(AVS)、进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反应器有机负荷(OLR)作为主要标准以评价生物膜生长特性和反应器处理性能,依次研究了3种不同的启动方案且对有效的启动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32 d的间歇培养启动方案和15 d的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2 h的连续进水启动方案均获得了很低的生物膜浓度(AVS<50 mg/L)和较低的有机物去除能力。而6 d的逐渐降低HRT的连续进水快速启动方案获得了高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且在高有机负荷(6 gCOD/(L·d))的情况下实现了高COD去除效率(95%)。应用快速启动方案对比了活性炭包覆前后两种颗粒的启动过程,发现PEC颗粒获得了微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约为PE(AVS=269 mg/L)的两倍。好氧逆流化床启动过程中,短水力停留时间(HRT<3 h)是冲出悬浮微生物并使生物膜得到快速增长的关键,同时应用活性炭包覆的载体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废水两相厌氧处理系统中产酸相反应器的乙醇型发酵启动速度较慢,污泥易流失的不足,本文采用在产酸相反应器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同时控制启动容积负荷、负荷提高幅度、碱度等运行参数,对反应器乙醇型发酵的形成情况进行考察.通过监测液相末端产物、pH、ORP、酸化度等指标来考察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器在34 d内完成由混合酸发酵-丁酸型发酵-乙醇型发酵的演替过程.启动结束时,乙醇+乙酸质量质量浓度之和占液相末端产物总量的75.9%以上;pH值稳定在4.1~4.3;ORP值稳定在-230~-250 mV;接种的厌氧颗粒污泥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其表观颜色逐渐由黑色和灰黑色变为土黄色和黄褐色,粒径明显减小,多在0.50~1.2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