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随机喷雾除尘系统适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实时监测采煤机和移架作业的运行位置,构成综放工作面功能齐全、设施完整的全自动智能化喷雾除尘系统在线监测监控,并可将信息传送至工作面进行地面网络发布,供生产调度中心和相关领导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首创的综采工作面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定位传感技术,将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喷雾系统合为一体,在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作业的风流下方自动顺序开启/关闭数道扇形强雾进行高效降尘,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干预,解决了采煤机及支架原喷雾装置降尘范围小、效果差、工作面粉尘浓度高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智能喷雾除尘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采工作面智能喷雾除尘系统采用国内首创的采煤机跟踪定位技术,实现采煤与移架作业的智能化除尘,对采煤或移架作业时产生的大范围高浓度粉尘实现了多道阻隔和高效除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三道沟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问题,通过加强制度管理、强化工人防尘意识、鼓励员工改进防尘工艺,综采工作面使用采煤机内外喷雾覆盖滚筒、负压诱导除尘-捕尘网组合装置、降架移架自动喷雾、降尘剂等综合防尘措施,连采工作面使用长压短抽除尘系统、连采机高压外喷雾系统、密闭尘源抽尘净化技术,胶运大巷、辅运大巷采用自动喷雾技术。采取综合降尘措施后,综采工作面和连采工作面综合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2.6%和91.1%,有效降低了三道沟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5.
ZPD(A)型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在田陈煤矿7106工作面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且喷雾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煤尘产生量,同时也降低了工作面温度,彻底实现了喷雾除尘智能化、自动化,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矿的除尘、降尘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复杂、开采装备系统庞大、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天玛公司提出先实现"可视化远程干预型智能化无人开采"的技术途径:以实现综采工作面常态化无人作业为目标,以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及可视化远程监控为基础,以生产系统智能化控制软件为核心,实现在地面(巷道)综合监控中心对综采设备的智能监测与集中控制,确保工作面割煤、推溜、移架、运输、消尘等智能化运行,达到工作面连续、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截煤、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产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以青龙寺煤矿5-20109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两大尘源共同作用时呼吸性粉尘的扩散规律,并结合现场实测对人员作业区域的粉尘进行了溯源分析,提出了一种滚筒喷雾密闭+跟踪喷雾隔离+机载喷雾引射除尘+支架喷雾侧吸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煤机司机及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达到91.12%以上,液压支架降柱移架下风侧5 m处和回风巷端头15 m处的呼吸性粉尘浓度降尘效率可分别达到85.75%和90.63%,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分公司顾桥煤矿(以下简称“顾桥煤矿”)1613(3)智能综采工作面为例,介绍了该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实现的功能及其智能化生产模式,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采煤机、液压支架控制及智能割煤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引入成熟的SAM型综采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采煤机采用光纤复合电缆与5G相结合的通讯方式,实现综采工作面惯导系统数据传输高效稳定,为自动找直创造条件;基于现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实际,优化了综采工作面中部回采工艺流程,实现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基于现场设备布置及具体动作,优化采煤机在端头部分的运行策略,实现端头“三角煤”区域采煤机自动运行和液压支架自动跟机。针对现场应用效果,提出了加强两端头煤壁支护钢带和锚杆的拆除及拾取工艺、增强回采工艺与围岩的耦合程度、提高视频识别准确性、加强液压支架调控与围岩耦合程度、增强液压支架姿态调整适应性等4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综采工作面智能喷雾除尘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概述综采工作面智能喷雾除尘系统采用国内首创的采煤机跟踪定位专利技术,系统由防爆电磁控制阀、采煤机定位信号发射器、移架传感器、防爆控制主机箱、扇形强雾喷头组、水质过滤器及供水管路等部分组成,并设有工作面照明跟踪功能。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3,(5):114-115
16122-1综采工作面应用一套KHCG500型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系统能够定位采煤机在工作面的运行位置,根据运行位置确定喷雾支架位置,实现工作面的自动灭尘。现场应用表明,系统可对采煤作业时产生的大范围、高浓度粉尘进行自动多道喷雾高效降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利用采煤机割煤和支架移架一套防尘系统全部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对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105综采面的粉尘浓度进行降除,使综采面粉尘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装备和防尘技术已不能适应要求,且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危险较大。对于实现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和支架移架一套防尘系统全部自动喷雾降尘的功能,能够确保综采工作面平均降尘率达到40%~60%左右。研究结果对于缓解矿井综采面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马兰矿18106综采工作面的产尘情况,在预先湿润煤体的前提下,采用采煤机高压喷雾、支架移架自动喷雾及粉尘浓度在线监控和智能喷雾等综合防尘技术,对工作面产尘的主要工序和关键区域进行控制。现场测尘结果表明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邢东矿综采工作面的产尘量越来越大,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职工的身心健康,矿井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通过分析邢东矿综采工作面不同条件下粉尘运动的变化规律和喷雾系统的除尘机理,设计了综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除尘系统。使用该除尘系统后,采煤机割煤时对于整个工作面平均全尘除尘效率达85%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可达75%以上;移架、放顶时平均全尘除尘效率达88%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77%以上;回风巷水幕下风向5m处,其全尘除尘效率达98%,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95%。采用高压喷雾除尘系统在邢东矿综采工作面上防治粉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突煤层综采工作面尘源多、粉尘浓度高、风速大的问题,提出了分源治理、防降结合的思路,研究设计了由煤层注水、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移架自动喷雾、钻孔泡沫除尘、回风巷尘控自动喷雾等组成的综采面立体式防降尘技术方案,并在平煤八矿戊9. 10-21050综采工作面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立体化防降尘技术对割煤、移架、打钻、转载等作业点的全尘、呼尘的降尘效率分别达到80%~88%、79%~86%,实现了高突煤层综采面粉尘的分源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大柳塔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大的问题,采用了负压诱导除尘装置、综采工作面降尘剂、粉尘在线监测与自动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捕尘网、高压外喷雾装置、HBKO 1/600型干式除尘系统等治理井下粉尘。结果表明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综合除尘率分别达96.71%和97.01%,有效降低了大柳塔煤矿井下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综采面常规喷雾系统的缺陷分析,采用智能高效的喷雾系统参数设计方法,确定系统参数,制定喷雾系统工作结构图,并根据系统需求选定配套设备。综采面高压外喷雾降尘系统,利用设置在工作面的由高压水泵、供水自动控制水箱组成的高压泵站,将静压水(低压)转化为高压水并通过沿顺槽至工作面铺设的高压管路输送到布置在采煤机上的负压二次除尘装置;负压二次除尘装置将供给的高压水,转化成控制产尘源向外扩散的汽雾流屏障和局部含尘风流净化除尘系统。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架间喷雾系统的改进邢台矿务局东庞煤矿赵彦青东庞矿2704综采工作面为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4.5m。该工作面在移架时不仅极易大面积片帮,而且在降架、移架、调架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煤粉尘。原有的架间喷雾系统,由于弊端多,使用...  相似文献   

18.
郅富标 《煤矿机械》2021,42(2):177-180
针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截煤与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协同效率低、经常需要人工干预等问题,依据工作面回采作业工序,将采煤机截煤与移架作业工序进行细化分解,重新对应匹配生成新的协同作业工序,同时增设协同作业操作控制逻辑,形成了采煤机与液压支架协同作业控制技术。通过现场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面生产作业效率,为井下采煤工作面自动化无人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综放开采过程中在降架、移架、放顶煤以及割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塔山矿8210综放工作面采用了智能监控喷雾降尘系统,实现综放工作面生产过程中自动喷雾降尘,且井上可实时监控喷雾状态,进一步完善了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割煤和移架2个工序是产尘的主要环节,也是防尘工作的重点。兖州矿业(集团)公司东滩煤矿通过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之间喷雾除尘装置及技术的优化,取得了显著的降尘效果,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