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改革已争论多年,84年庐山会议和85年太原会议决定建议将原有电工学课程改为根据各专业需要从以下三门课程中选设其中两门或一门为必修课,这三门课程是:(1)电工技术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电工量计、电机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2)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学电子技术),(3)电路和电子技术。这一方案虽已得到国家教委同意并已编出了相应的教材,但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电工学课程的改革,应服务于各非电专业的培养目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认识,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
"电工学"课程是高校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而"电工学"实验教学是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将"电工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深化"电工学"实验教学改革,完善"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电工测量技能、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力、热、光、机、电、计算机等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和渗透,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不解决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基础理论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满足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1987年国家教委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过去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学”课程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分为“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电工技术(电工学Ⅱ)”及“电路和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并颁发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电气科学的飞跃发展.新器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使《电子学》课程的内容日益庞杂.战线越拉越长。为了利于学科建设,利于课程的精悍与深化.利于师资队伍的成长.我校早在全国性电工学工作会议作出电工学分课的决议之前.即1983年底,毅然撤消了原电工学教研组,并将《电工学》分成《电工技术基础》与《电学技术》两门课程。教研组人员相应地一分为二.前者属电工基础教研组,后者合并到电气技术专业教研组,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分课9年来,原电工学的教师除满足一  相似文献   

5.
电工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电工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但因各非电专业要求不同,除了学习一般知识外,还应学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知识。另外对在校学生及已毕业的学生调查了解,他们也要求即少学些空洞的理论,多学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知识,能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适应并有所创新。因此假想在《电工学》教材中适当增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1990年10月,我曾由国家教委公派去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教研室进修一年,见到1989年高等院校非电专业电工学数学大纲,现将其内容作一简介。这个大纲提出了电工学课程的目的是:对非电专业的工程师在电工学和电子学方面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选择电工、电子和电气测量装置.能使它们正常运行.能与电气工程师一起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装置的电气部分的研制中完成技术作务。电工学的内容分四大部分:(1)电路和磁路.阐述电路和磁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些院校,极力压缩非电专业“电工学”的学时。中央教委提出的教改方案中,提出要拓宽专业面,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而“电工学”是非电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许多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微型计算机的推广应用,都要求非电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电工学基础知识。过多地压缩电工学学时,和上述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我院工民建专业“电工学”计划学时为60(含实验学时),实际课堂教学不足50学时,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时代新工科人才需求特点和电工学课程特点,分析非电专业学生的电类实践需求,提出构建电工学课程为核心的电工电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构建教学资源体系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使我校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非电专业的电工学的改革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全国电工学教师迫切希望介决的问题,不断的在全国和地方的教学会议上进行讨论,经过84年庐山会议和85年太原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已决定建议国家教委将电工学改为三门课程:1、电工技术基础;2、电子技术基础,3、电路和电子技术。这个办法有的学校已实践过几年。例如南京工学院就早已从组织上把电工教师分成两半,一半教秦曾煌书上,下册,叫电工技术基础,另一半教秦书中册叫电子技术基础。这样的改革当然也介决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有了固定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电工学系列课程是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工程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案和效果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本文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对国内外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非电类理工科专业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与研究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以促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新工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电工学"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本文介绍我校"电工学"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电工学系列课程是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工程基础课程,其教学方案和效果与新工科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本文在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对国内外电工学系列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与研究非电类理工科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以促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新工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时代新工科人才需求特点和电工学课程特点,分析非电专业学生的电类实践需求,提出构建国家级一流电工学课程为核心的电工电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构建教学资源体系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使我校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显...  相似文献   

14.
当今电技术,发展迅猛,应用广泛,渗透深远,因此电工学课程在工科教学中愈显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电工学课程内容“多、杂、浅”,不仅与有限学时的矛盾十分严重,而且也严重脱离非电专业对电技术的实际要求。尽管目前电工学课程已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但其内容实质基本未变,上述两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电工学课程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否则,上述两问题将会愈演愈烈……,为此,笔者从该课程及其教材建设的原则、体系和内容这三个方面,发表如下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文从电工学课程面临的形势出发,介绍了我校电工学课程的改革之路,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最后介绍了本校电工学教材建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电工电子实习是面向电类专业的学生以电工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专业兴趣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出发,总结了我校电工电子实习课程现状并结合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在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制定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电工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是非电类专业的在电工学方面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探索"电工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模式,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总结展望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电工学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非电类各个学科领域,不断促进其发展。因此,非电类专业对本课程日益重视,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实施“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刻不容缓,以使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另外,非电类专业为数不少,本课程的复盖面和影响较大;而不同专业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要求又不尽相同,并且差异较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电工学"这门课程是工科类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以达到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提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工科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扩大会议于1996年10月22日一26日在洛阳工学院召开。指导小组新老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门)对目前高校电工学课程的教改现状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2)对1996年5月南京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行了检查和汇总,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3)非电类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介绍了工作进展情况;今后课程教学指导小组将与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加强联系和合作。 (4)针对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5)对1997年指导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作了具体的安排。电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