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表面贴装技术(SMT)作为新一代电子装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许多领域中已经或完全取代传统的电子装联技术.传统的电器制造技术已不能适应智能化电器产品的生产,特别是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其起关键作用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技术必须采用现代制造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MT).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智能电器表面贴装PCB的技术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多种影响PCB可制造性的关键因素,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表面安装技术(SMT)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平常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由于采用SMT技术,元器件必须适应SMT组装的要求,表面安装元器件,分为表面安装元件(SMC)和表面安装器件(SMD)。  相似文献   

3.
吴祥生 《机电元件》1990,10(4):11-17
采用大型片式元器件的表面贴装技术(SMT)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以某高效率自动化装配、高安装可靠性及高安装密度等一系列优点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电子元器件大都已陆续推出了它们的SMT新品种,技术也日臻完善。然而由于继电器结构零件多,动作机理复杂,一时难以微小型化和片式化;所以继电器已成为SMT的最后障碍之一。发展表面帖装继电器已势在必行。八十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均竞相进行SMR的研究和开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跟踪世界继电器技术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SMR的研究。并首次研制出SMR-01型表面帖装干式舌簧继电器。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SMT对SMR的基本要求、SMR的特点及实现的技术途径等内容,对发展我国SMR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网对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的要求,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已经是电力电子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应用的巨大潜力,并详细分析了如何使用电感和电容实现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科技术的发展,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建和发展,在电子组装中的贴片元件也开始在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探讨的是SMT贴片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并从实际出发,对贴片的工艺环节作以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Smart Grid)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电网智能化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力电子、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将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主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介绍了智能电网所包含的主要基础技术,并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的技术组成结构。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简要阐述,勾勒出未来智能电网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7.
交直流混联电网是电网发展的新形态,具有脆弱性、可控性、连锁故障等特点。保证我国已经建成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优质、高效、安全、可靠运行是重大而紧迫的国家需求。该文针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混联电网的结构特点和特性,凝练了亟待解决的两大科学问题和一项关键技术,从混联电网运行稳定特性分析及控制技术、混联电网故障特性分析与保护技术、混联电网仿真技术3个方面,分别剖析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初步分析和解决思路,同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运行研究指明方向。最后的仿真案例直观展示了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直流参与稳定控制的典型场景及技术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决定了为提升能源综合使用效率、实现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需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目标电网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交直流混联电网将会呈现出混联结构差异化、电源类型多元化、直流落点规模化、交直耦合效应和动态行为复杂化等特征,不同混联格局则具有其鲜明的稳定特性。应用直流多速率、大容量、多类型功率调控功能,是混联电网稳定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现智能化和柔性化控制的重要措施。以我国运行与规划电网为背景,梳理8类直流参与电网稳定控制的典型场景及策略,并提出促进工程应用的技术发展需求。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特性,提升混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能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徐伟 《江苏电器》2009,(7):53-58
介绍了表面贴装技术(SMT)在智能型断路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给出了印制电路板的布局与布线的参数、表面贴装元器件的选择、实施表面贴装的工艺方法与步骤等。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将SMT组装工艺运用到智能型断路器的生产制造当中,提高了线路板的组装成品率,最终使断路器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鲜飞 《电气制造》2008,(11):60-63
AOI技术是现代检测技术的新概念,它的出现促进了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和革新,目前AOI技术正被广泛地应用在全世界各种离线和在线用途上,尤其适合发现和预防各种和焊接有关的缺陷,对不同类型的AOI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通过分析SMT生产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配合SMT柔性生产模式的实施技巧与策略,分析了其在SMT的生产上应用时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工艺要点,并对AOI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9):77-77
西安伟京电子推出自主研发的高可靠性滤波器WKF312803M。该产品采用SMT技术,并配合性能优异的导热胶灌封而成,具有可靠性高、噪声低、功率密度高等优良特性,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电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裴雨滋  田知静  叶宇  曹瑞  陈雅容 《机电元件》2021,41(1):19-21,38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和飞行器的减重将成为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其中电缆网采用铜包铝复合导线将为减重带来显著效果.本文根据铜包铝复合导线的性能特点,开展了铜包铝复合导线电子装联技术可靠性研究,经过分析选用压接方式进行装联,通过铜包铝复合导线与压接端子的密封压接,以达到铜包铝复合导线压接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海量需求侧资源接入电网,海量数据与庞大计算量使得需求侧资源与电网的互动难以通过集中式实现。为应对该问题,需求侧资源管控也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演变。在分布式管理模式下,需求侧资源以负荷聚合商所聚合成的负荷集群的方式与电网互动。因此,需求侧资源需要具有灵活接入不同负荷聚合商的能力,这对需求侧物联技术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需求侧资源去中心化管理为背景,明确了需求侧资源灵活接入在物联架构中的体现,总结了物联技术在需求侧资源灵活接入中的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周孝信 《电网技术》1995,19(2):1-4,1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和电网得到了迅速发展,电网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概述了我国在电网技术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指出了三峡电站和三峡电力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全国电网的互联,是对电网技术的巨大挑战。文中还提出了为适应我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重点研究开发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电网技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王曲电厂高压起动/备用变压器引自山西电网,而发电机接入山东电网,两网不联的特殊情况,阐述了发电机装设出口断路器的必要性,并对此进行了技术分析及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在超高压电网中的日渐深入应用,电力通信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光纤通信具备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经成为纵联保护端对端通信的首要选择. 光纤通道是纵联保护互传模拟量和信号量的关键环节,其地位至关重要.光纤通道的丢帧、误帧、延时变化都会对纵联保护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虽然纵联保护在超高压电网中采...  相似文献   

17.
西北电网已经成为多端交直流混联复杂电网,为了适应西北电网运行发展的需求,急需建设一套适合该类型电网的交直流区域电网联合仿真培训系统.为此,利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支撑平台及全动态的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技术,构建了西北750 kV 交直流混联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关键技术,该系统已成功投入运行,成为针对超高压交直流区域电网生产人员的专业培训平台.  相似文献   

18.
表面安装技术(简称SMT技术)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子装配技术。SMT技术是SMD(表面安装器件)、SMC(表面安装元件)、SMB(表面安装印刷电路板)、表面安装设备、表面安装工艺等一系列工艺技术的统称。目前,很多电器都使用了SMT技术,以缩小体积。本文着重讲述SMC和SMD的外形结构,标识方法以及选用方法,以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它们。一、表面安装电阻器表面安装电阻器(又称无引线电阻、片状电阻、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慢慢地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电子信息工程作为集通讯、电子等相关技术于一身的现代化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也已经同其他方面的产业结合起来。本文对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技术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不同国家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它们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和实施路线也不完全相同。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介绍这些国家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与已经从事的主要研究、实践活动,着重指出并探讨了多数国家建设智能电网需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