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玛丽奎特的超短裙革命到朋克,从新浪漫主义者到英国流行音乐,伦敦一直是被视为全球艺术和文化之都的城市。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概念国家的首都,作为由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厂"向以文化产业为主的"世界创意中心"成功转型的代表性城市,伦敦的文化创意产业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发展。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为伦敦经济贡献达470亿英镑,而当年英国创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5)
"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标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在此国家发展大背景下,探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再现18世纪的辉煌、掀起世界热潮变得非常重要。笔者引用约翰·霍金斯著作《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中有关创意产业的"梅特卡夫定律"和"好莱坞启示",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世界级优秀作品营销规律,最后提出对今后国内创意产业营销和创意产业作品本身的几点建议,希望优秀的本土创意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带动全民设计风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产业的理解也不断的丰富和多元化。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概念所含的否定性含义日渐褪去,而逐渐成为学术界描述现实社会中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工具,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产业分类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正是通过观念、感情和品位的传达,赋予传统意义的商品某种独特的"象征意义",提升其文化附加值,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化消费,并加快促进消费增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创造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在促进消费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本文以张艺谋"印象"系列为例,浅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城市开发》2014,(7):24-25
正国务院: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新扶持政策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的目标。这是我国首个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标志着发展设计服务促进转型升级这一战略举措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意见》提出八项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该文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视角,立足安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分析高校专业设置与文化产业的对接点,在艺术院校产、学、研的体制下研究安徽艺术院校"创意文化园"的课程设置和实践问题,对安徽艺术院校"创意文化园"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逐步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转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把文化同经济联系,从文本本身向文本价值的转型,意图通过有特色的创意文化引导消费,引领经济发展,这是对文化的重新构造和新的解读。在原本普通的物质基础上赋予独特的精神内涵,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的交叉融合,本文主要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商业的融合,以及与城市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
在世界各国积极寻求经济增长新方式时,文化创意产业以其无污染、高附加值、低消耗的特点引起了世界关注,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我国亦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本文以"成都东村"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建设情况,并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分析,理清其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澳门创意产业区的规划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创意产业的兴起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可以认为是一个新的网络经济环节,其产业内容涵盖了大部分文化和艺术的商业性活动,在一些场合也被称作"文化产业".其动力源于将传统文化、流行文化和艺术商品化,并从当中的高附加值中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下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乃至国家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传统产业在20世纪为城市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当代,可持续、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乃至国家间的文化实力(软、硬实力)逐渐受到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具有高附加值、高产出价值等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宠儿。本文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了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构建文化产业创意园中利用老厂房、老仓库来进行改建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使用上不能完全适应高端群体需求的事实,论证了合理构建创意文化园的重要性.通过对深圳市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规化设计,提出"原创精神"的概念,来探索创意产业园区的布局状态,这对目前更加合理地构建创意文化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开发》2014,(4):24-25
国务院: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新扶持政第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的目标。这是我国首个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标志着发展设计服务促进转型升级这一战略举措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意见》提出八项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在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中意识到,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内容将成为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趋势,原创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提出创意伦敦的概念。一夜间使伦敦成为全世界最酷的城市。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个人为开发主体,以设计业为主要的行业门类。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内容的原创。现代文化产业最基本的矛盾是载体和内容,载体很多,传输手段很高,存储能力很强,但缺乏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1)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从大连艺术学院文化科技创意园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对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大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提出发展大连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希望能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20)
吉林省作为长白山文化的中心,推进长白山文化发展是提升吉林省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而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发展长白山文化产业也是长白山区自身发展的需要。设计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长白山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出发,探讨地区设计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2)
动画产业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文化产业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扶持本国动画产业发展,通过动画产业获得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功地输出了其文化价值观。日本动画的成功在动画创意类型上有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见证物,凝聚着市民对过往时光的回忆。结合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建筑遗产特别的利用模式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建筑遗产与创意文化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城市建筑遗产的集中保护和管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通过对罍街文创小镇规划的剖析,探讨建筑遗产再利用背景下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与规划方法等问题,并提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随着中国的产业改造与升级进程的加快,国力的提升必然影响国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文化创意产业也将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为了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院校的动画人才培养应不断转变观念,调整与完善教学体系,形成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思考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伦敦是世界公认的“创意之都”,英国以善于捕捉创意灵感,并将创意概念品牌化、商业化而闻名全球。目前,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国家经济产业支柱。英国创意产业己在全球经济实体中处于领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8)
近年来,广州市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比重不断加大,2010年投入1.8亿元,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和深圳,但创意文化产业的经济产出却处于第二集团的位置,而既往研究中从政策层面入手进行"从政策到政策"的分析,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产业特性。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具有的内生增长特性出发,借助新经济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外溢等多个内增因素的角度,聚焦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创意产业概况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向世界表明:新的世纪是创意经济的世纪,是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的世纪.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