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焊接7020T6铝合金,研究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焊接表面成形质量、金相组织和焊接接头硬度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用搅拌摩擦方法焊接7020T6铝合金的理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及接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6 mm厚的2219铝合金板进行焊接,研究了2219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和主要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和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旋转速度1250~1400 r·min-1,焊接速度100~140 mm·min-1时,可获得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后再固溶时效处理可有效消除接头软化区,提高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3.
搅拌摩擦焊工艺与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简称FSW)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搅拌头与工件磨擦产生的热量使被焊材料局部塑化的新型固相连接工艺。它可以对多种熔化焊接性差的有色金属等材料进行可靠的连接,而且连接工艺简单,有较好的工艺适应性。本文在总结搅拌摩擦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接头微观组织、焊接成形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FSW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磊  姬虹 《工具技术》2016,(12):9-13
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焊接工艺、焊接机理、焊接数值模拟及难点,提出应从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工艺和搅拌头的再设计等途径解决搅拌摩擦焊接高熔点合金与黑色金属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搅拌摩擦加工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材料新型加工处理技术。搅拌摩擦焊接是一个复杂的温度场、流动场和力场相互耦合的、非线性的物理过程。基于FSW工艺过程热源的热力耦合模型,建立了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过程可靠性模型,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工艺过程仿真分析的影响,提出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过程的建模及热力耦合分析方法,为进一步优化FSW焊接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台普通非标的筒段焊接机床,结合搅拌摩擦的焊接工艺和机床的结构特点,将其改造成搅拌摩擦焊接机床;既利用了老旧机床,又为搅拌摩擦焊接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7.
搅拌摩擦焊返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搅拌摩擦焊工程应用化过程中隧道型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分析6×××系列中空挤压型材在缺陷情况下进行修补的焊接工艺方法,对金相结构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提出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填补了产品工程化应用过程中有缺陷的搅拌摩擦焊产品返修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8.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高效的固相焊接技术,其过程涉及由轴肩和搅拌针构成的无损耗搅拌工具。焊接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搅拌工具插入到工件表面直至轴肩与工件接触,并沿焊缝向前行进,利用搅拌工具与工件产生的摩擦热使待焊材料塑化,并在搅拌工具的带动下产生流动与混合从而实现焊接。详细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的微观组织结构,搅拌工具以及主要工艺参数对焊接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主轴转速、焊接速度以及轴肩下压量对焊接温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主轴转速和焊接速度对焊接温度的影响较大,下压量对焊接温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自搅拌摩擦焊发明至今,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且已在轻合金结构制造领域得到大量实际应用。此外,基于搅拌摩擦焊原理发展而来的另一项技术--搅拌摩擦加工也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金属材料组织改性及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然而,由于受到高温搅拌头材料的限制,对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及加工的研究相比铝合金要少了很多。本研究对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及加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总结同质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异质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钢铁材料搅拌摩擦加工以及高温焊接工具材料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重要科学及技术问题,并对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以及搅拌摩擦加工的发展趋势及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应力分区映射法对大型薄壁铝合金结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从机理上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的变形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夹具拘束对不同尺寸的大型薄壁结构焊接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夹具释放前,焊接件存在的沿厚度方向的应力梯度是导致搅拌摩擦焊接薄板纵向翘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对于一般的焊接件,拘束距离较小的约束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焊接变形;随着焊接件长度的增大,其焊接变形明显增大,装夹位置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王磊  王晓晖 《电子机械工程》2011,27(6):33-35,39
为研究3A21与6063异种铝合金材料摩擦搅拌焊接头性能,文中选取了16组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为研究焊缝处的力学性能,减小了试件焊缝处的宽度,使拉伸断裂处能发生在焊缝处。通过整理试验数据,分析了6063-O/3A21与6063-T6/3A21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与接头硬度随焊速、转速以及焊速转速比变化的分布规律,得到了适用的焊接参数范围。试验表明,通过合理选择焊接参数,得到了力学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达到了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X80钢管半自动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用X80钢管为研究对象,通过焊接接头横向拉伸试验,焊缝和热影响区(HAZ)冲击韧性试验,焊缝和HAZ不同焊层显微组织分析,以及焊接接头不同焊层Hv10硬度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低氢型焊条根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填充、盖面组合焊接工艺的环焊缝的焊接接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韧脆转变温度较低的自保护药芯焊丝、采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量和多层多道的焊接措施等因素,对于保证X80钢管环焊接头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低氢焊条根焊、自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进行X80钢管焊接时,焊接接头的强度、-10℃低温冲击韧性和硬度等性能良好.该工萝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焊接旆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涛 《装备制造技术》2012,(5):242-243,245
通过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进行分析,选用适宜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制定适宜的焊接工艺,确保产品焊接接头性能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Domex700MC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工艺及其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获得满意的接头性能;焊接接头最薄弱处是热影响区;为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控制焊接热输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电站锅炉热力管道异种钢焊接接头高温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站过热器异种钢接头,因钢材、焊材匹配焊接工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高温力学性能,通过对电厂新、旧两类过热异种钢接头的高温性能进行实验和分析,以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异种钢接头应采用镍基焊缝过渡,T91钢的异种钢接头应采用近强度钢材匹配。  相似文献   

16.
宋立新  王勇  韩涛  韩彬 《压力容器》2007,24(11):18-21
管线钢在役焊接是在高压流动管线不停输的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的,由于介质流动带压的特性,必然对焊接作业的安全性和焊后管道的使用性造成影响。采用SYSWELD焊接模拟软件对在役焊接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随温度变化和在役条件对散热的影响,获得了三维多道焊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与常规焊接基本保持一致,但数值上有所不同,计算结果对油气管线的在役焊接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150℃工作的1Ni9低温用钢进行的焊接、热处理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等工作;并针对材料的焊接性能和产品特性设计了焊接叶轮的坡口型式及焊接工艺。完成了焊接力学性能试验、评价焊接材料,完成了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测定焊接收缩性能、制定焊接收缩量、评定-150℃焊接接头性能及焊接性能,确定产品叶轮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搅拌摩擦焊接(FSW)技术从发明至今得到了迅速发展,株机公司率先将这项技术引入国内交通车辆铝合金轨道车辆制造领域。本文分析了搅拌摩擦焊在轨道车辆上应用的可行性和基本工艺方法,重点介绍了6XXX系列中空挤压型材FSW接头与MIG焊接头的金相结构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When welding steel with aluminum, the appearance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Fe and Al will decrease tenacity and increase rigidity, which leads to bad joint performance. A new type of low energy input (LEI) welding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be used to weld steel with aluminum. Using the technology, brazing was located on the steel side and arc fusion welding on the aluminum side. The less heat input reduces the thicknes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to 3–4 μm. Tensile strength tests prove that the joint breaks at the heat-affected zone and the strength is higher than 70% of the aluminum’s. Thus, the method can lead to a good performance j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