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以Ru/C为催化剂,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酸乙酯用量为100 m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为10. 0 g、催化剂质量为0. 5 g、100℃和4 MPa条件下反应20 min,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99. 9%,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的选择性为98. 9%。  相似文献   

2.
吴济民  李建修  唐皓玮  任保增 《化学世界》2012,53(8):481-483,512
报道了以苯为原料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然后环己烯氯化氢加成反应制备氯代环己烷的绿色合成新工艺。无催化剂情况下,环己烯加成反应合成氯代环己烷的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搅拌转速为60r/min时,转化率为26%,收率仅为16%。有催化剂时,以苯部分加氢反应产物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搅拌转速为50r/min时,氯代环己烷收率为81.1%,有用产品收率达98%以上,经济,安全,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3.
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加氢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镍系催化剂用于丁苯嵌段共聚物 (SBS)加氢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 :加氢反应温度 5 5~ 6 5℃ ,反应压力大于 2 .5MPa,催化剂用量为 0 .0 5~ 0 .1g/10 0 g聚合物。该催化剂选择性好 ,可使聚合物中的共轭二烯烃段有效加氢 ,其加氢度 >98% ,苯环加氢度 <5 %。同时对加氢前后聚合物微观结构、物性变化及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伟  储政  任磊  李珊 《化工进展》2023,42(1):272-281
考察了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制备的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和质量分数3%的Pt/C为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反应条件,在以酸度为2.316mmol/g的固体酸为酸性催化剂时,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硝基苯的转化率100%,对氨基苯酚的选择性67.6%。总结了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反应机理:(1)硝基苯在Pt/C催化剂上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中间产物苯基羟胺;(2)苯基羟胺在固体酸催化剂上发生Bamberger重排反应生成对氨基苯酚;(3)主要的副反应包括:苯基羟胺进一步加氢生成苯胺,苯基羟胺歧化反应生成苯胺和亚硝基苯,苯基羟胺与亚硝基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副产物氧化偶氮苯。通过机理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要提高对氨基苯酚的收率,需综合考虑硝基苯加氢过程和Bamberger重排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催化加氢制备氢化蓖麻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合蓖麻油加氢的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条件。与传统的加氢反应相比,该催化剂的反应条件温和,加氢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高。该催化剂是铜镍二元催化剂,采用硅藻土为载体。适宜的铜镍摩尔比为5:l,载体量为40%,催化剂用量为0.8%,在0.8MPa、150℃下反应4h~6h,所得氢化蓖麻油的羟价155.6mg/g,碘价3.05mg/g。催化剂的重复试验和回用试验证明了开发的催化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粗产品经4%~5%活性炭处理后,色泽(Klette)≤3。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对溶剂油中苯含量的严格要求,研究负载型骨架镍催化剂在轻质石脑油加氢脱苯反应过程中的加氢性能,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以及氢油体积比等对轻质石脑油加氢脱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架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加氢活性,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压力0.2 MPa,空速2 h~(-1),氢油体积比120,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7.
用高压反应釜对一种骨架Ni催化剂和八种Pd/Al2O3催化剂在苯乙烯环境下,对连串反应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进行了实验评价。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反应结果的评价指标为苯乙炔转化率、苯乙烯收率和二者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骨架Ni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差,不适宜用作苯乙烯环境下的苯乙炔加氢过程。对Pd/Al2O3型催化剂而言,较低的反应温度和微正压的反应条件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有利;延长反应时间无助于苯乙炔转化率的提高,相反却会导致苯乙烯收率的迅速降低;提高搅拌速率可以消除相间扩散传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因此对苯乙炔的选择性加氢是有利的。另外,在实验研究的反应条件范围内,苯乙炔的转化率似乎存在一个极限值,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负载量太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以活性炭(C)为载体的Ru催化剂,研究了Ru/C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对Ru/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在催化剂中的分散性好,Ru/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40℃,压力5.0 MPa,催化剂中Ru质量分数为4.0%,苯的转化率达40%以上,产物环己烯...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Ni/Al2O3催化剂,以重整生成油为原料(溴值为2. 6 g Br/100g,芳烃为71. 42%),考察了镍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烯烃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90~180℃、压力2. 0 MPa、体积空速6~10 h-1、氢油体积比20~60∶1反应条件下,加氢产物溴指数100 mg Br/100g,芳烃损失率0. 2%。  相似文献   

10.
Pd/C催化加氢法合成3,3’-二氯联苯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碱性介质中,以Pd/C为催化剂,对邻硝基氟苯催化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DHB)进行研究,采用正交法对加氢还原进行了条件优化,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65℃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538g/l;Pd/C用量为4.0%;助催化剂NQON用量为2.67%。在该条件下催化剂可重复使用6次,所得产物DHB质量分数大于94.5%。在强酸性条件下,将DHB重排得5,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重排反应收率为90.0%,总收率85.0%。  相似文献   

11.
催化剂在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的因素很多,催化剂、传质和改性剂以及反应机理等.在苯选择性加氢过程中如何提高苯的转化率和环己烯的选择性是很关键的,作者主要从催化剂载体以及助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ZrO<,2>、Al<,2>O<,3>以及ZrO<,2>-Al<,2>O<,3>复...  相似文献   

12.
液相法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钌催化剂,进行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研究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搅拌速率、反应时间对苯转化率、环己烯选择性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40℃、氢气压力为6.0MPa、搅拌速率为900r/min、反应时间为20min时,苯转化率为76.27%,环己烯选择性为68.33%,环己烯收率为52.12%。  相似文献   

13.
钌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钌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这一经济、安全、高效的环己烯制备新工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相法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钌系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对苯液相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的各种影响,指出钌催化刘应用于苯液相选择加氢制环己烯一般选择反应温度为150℃~190℃,压力4MPa~5MPa,加入助催化剂及添加剂可以提高环己烯的收率.钌催化苯液相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四相(水、气、油、固)反应体系,对这个四相复杂反应体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找出加快环己烯从催化剂表面脱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环己烯的收率.  相似文献   

14.
张守运 《工业催化》2018,26(9):61-63
介绍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C_6馏分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在550 kt·a-1苯抽提蒸馏装置原料预处理C_6馏分选择性加氢单元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C_6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工艺替代传统白土精制工艺,C_6馏分原料溴指数为(7 500~12 000) mg-Br·(100g)^(-1),在反应器入口温度130℃、入口压力1.8 MPa、氢油体积比250∶1~280∶1和空速2.5 h^(-1)条件下,反应产物溴指数小于5 mg-Br·(100g)^(-1),且芳烃损失接近于0,达到国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镍系SBS催化加氢机理进行了探讨,对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当催化剂组分质量浓度为2~4 g/L,陈化温度为50~70℃,n(Al)/n(Ni)为3~6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向待加氢胶液中加入一定量破杂剂A可使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有一定程度提高。用该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常温下放置一个月其催化活性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设计建造了磁稳定床加氢实验装置,以磁性氧化铝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蛋壳型钌基磁性Ru/γ-Fe2O3-γ-Al2O3微球催化剂,详细考察了磁性催化剂的制备参数、磁稳定床的操作参数对苯选择性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磁稳定床的链式操作状态提高了环己烯的选择性,证实了所研制的蛋壳型钌基磁性微球催化剂适用于磁稳定床中苯的选择性加氢工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poisoning of ruthenium catalysing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enzene to cyclohexene has been studied. Both the yield of cyclohexene and the rate of hydrogenation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degree of poisoning (e.g. FeSO4, FeCl3, TiCl3 and oxygen), and may also be optimised. A reproducible catalyst has been prepared by precipitating the catalyst precursor, as the hydroxide, in a glass vessel at 353 K without influence of corrosion products from the reactor material.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gen pressure on activity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An optimum pressure for maximum yield of cyclohexene was obtained and a rate expression was formulated which could account for reaction orders varying with hydrogen pressure.  相似文献   

18.
用催化剂表面修饰以进行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常规的气相苯催化加氢反应,苯环大π键一经打开就全部加氢到底,产物中只能获得环己烷而极难得到选择加氢产物环己烯。生成环己烷的反应从热力学上看远比生成环己烯的反应容易进行很多,并且环己烯也非常容易进一步加氢生成环己烷。但催化剂的表面经修饰剂作用后可根本改变其性能,从而改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或实现常规方法不可能实现的反应,获得不易得到的产物。在经表面修饰的催化剂上进行苯加氢反应可获得选择加氢产物环  相似文献   

19.
Currently, the production of nylon 6 and nylon 6.6 is based on the complete hydrogenation of benzene to cyclohexane over nickel or platinum catalysts and its subsequent oxidation at very low conversions to a mixture of cyclohexanol/cyclohexanone. This mixture is further reacted to ?‐caprolactam or adipic acid. Alternatively, the reac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y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enzene to cyclohexene and the subsequent hydration with acidic catalysts to cyclohexanol. A laboratory method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benzene in a continuous stirred‐tank reactor (CSTR) using a gas/liquid/liquid/solid (g/l/l/s) system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