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城市废弃物可能遇到的诸如不同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化学成分等的控制要求进行了评述,可供试图“利用水泥烧成系统处置城市废弃物”的企业参考,以避免盲目利用水泥烧成系统处置废弃物给生产系统和环境带来污染。  相似文献   

2.
硅灰水泥     
日本三菱材料(株)和(株)竹中二分店采用独特的生产技术,将从硅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气中收集的超细粒子硅灰(约0.1μm,主要成分为非晶质的SiO2)与调整细度高的贝利特水泥掺合,开发出了新型水泥——硅灰水泥,致使“般预拌政工厂也能很容易地制作60Nhan~!20N/mmZ&的超高强投。最近硅灰水泥在钢管柱和钢筋枉超高层建筑中已有应用实例,其破流动性很好,政强度飞速增长。今后,硅灰水泥可望在大跨度结构和地下构筑物方面得以大量应用。硅灰水泥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国内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污水厂处理水量和处理程度将不断扩大和提高,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污水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还存在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有毒有害成分。为防止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及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利用水泥回转窑对城市污泥的处理做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线式CKK流化床技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具有垃圾适应性好,资源化程度高、节能减排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以300 t/d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热工检测和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分析研究CKK系统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对水泥窑熟料质量、运行工况和节能降碳的影响。利用CKK技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后,熟料标煤耗降低4 kg/t,年减少二氧化碳减排20 300 t;分解炉出口NOx浓度平均由496×10-6 降低至340×10-6 左右,氨水用量降低1.0~1.5L/t。  相似文献   

5.
云南红河钢铁公司产生的脱硫灰亚硫酸钙含量较高,很难被直接处理.红河州紫燕水泥有限公司曾尝试用脱硫灰做免烧砖、替代天然石膏做缓凝剂等手段处理脱硫灰,但效果均不理想.自2019年起,在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改优化,在紫燕水泥公司利用窑头高温氧化处置脱硫灰,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稳定了工艺上...  相似文献   

6.
水泥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伟 《水泥技术》2000,(6):8-11
本文论述了利用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的研究过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读之令人信服,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确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大好事。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回转窑处置生活垃圾同样具有可行性。据悉,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为垃圾废物所包围,传统的处置方法是“填埋法”,其明显弊端是占用土地和污染土地。而利用回转窑焚烧垃圾,使其从“土葬”改为“火葬”,无疑是处理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水泥工厂在防治自身污染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泥回转窑系统焚烧工业有害废弃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前言 工业有害废弃物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鉴别方法和鉴别标准认定的,是具有各种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等有害特性之一,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即时或潜在危害的固态、液态、半固态的废弃物(不含多氯联苯)。这些废弃物已列入国家和地方有害废弃物名录。 有害废弃物的管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我国有害废弃物的年产生量约3 000万t,占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的3%~5%。但我国至今仍未建立起废弃物最小量化管理制度,且至今没有一个有害废弃物区域性集中焚烧厂。仅于1995年在深圳建成1座符合安全标准的有害废弃物填埋场,但处理量只有2万t。因此,有害废弃物处置和处理矛盾突出、问  相似文献   

8.
蒋明麟 《中国水泥》2006,(11):24-28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劲,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5%,而能源消耗总量“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9%,能源消耗的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末年我国单位国民经济产值的能耗要比2005年末降低20%,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两个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回顾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在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和利用废弃物方面的总体情况,肯定了取得的进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枣庄市沃丰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熟料生产线烧成系统采用了中材国际(南京))设计的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喷旋式在线分解炉、Ф4.8m×74m回转窑、第三代篦式冷却机等设备。通过不断优化操作与技术改进,目前熟料产量稳定在5 900t/d~5 950t/d,标煤耗约106kg/t.cl。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优化能耗指标,拟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提高熟料产量10%~15%、降低能耗且系统稳定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京四方联公司紧跟国内外水泥技术发展的趋势,开发出一些实用有效、节能降耗的熟料烧成系统技术和装备,并应用于水泥工厂生产.现将我公司开发的部分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技术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兰海 《四川水泥》2001,(5):48-48
1 技术开发的背景 容器包装废塑料的利用,主要在于环保,次之在于废物(热回收)利用。2 废塑料作水泥烧成燃料的可能性 由于水泥窑的能量利用率高达70%以上,且窖内超过1400℃的高温,所以不会出现二噁英。其次,废塑料的较高的热值达33398kJ/kg。  相似文献   

13.
硅灰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银所 《水泥》2002,(10):13-14
本文研究了硅灰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并对28d水泥净浆进行了SEM分析。1试验材料及方法采用的硅灰来自上海铁合金厂:粒径为0.5~1μm的占81.09%,SiO2含量为94.50%;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大连山水泥厂回转窑生产,安定性合格。原材料化学成分见表1。表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原材料SiO2MgOFe2O3CaOAl2O3SiO2LossfCaO水泥21.301.434.7163.024.961.700.402.48硅灰94.500.970.830.540.271.90水泥净浆强度试验使用:2cm×2cm×2…  相似文献   

14.
结合窑系统运行情况,研究了水泥窑协同处置铝灰对水泥窑系统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铝灰,应通过固态系统入分解炉处置,不仅有利于氮氧化物排放,还能避免配伍预处理期间与其他固危废发生反应造成二次污染。为实现铝灰原料替代能力最大化,应与水泥原料配比充分融合,根据铝灰中铝含量降低铝质矫正材料配比。对于氧化铝含量在60%左右的铝灰,处置量控制在1t/h以内,熟料质量可稳定合格。  相似文献   

15.
水泥回转窑用再循环利用镁铬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使用过的镁铬砖加工成再生原料可以用于生产适合水泥回转窑低温部位使用的镁铬砖。这种再循环利用镁铬砖不仅具有与普通镁铬砖和镁尖晶石砖基本相同的特性,可以降低水泥的生产费用,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煤粉水分过高不仅仅影响熟料产量,对熟料质量、熟料煤耗、电耗、工艺事故和运转率等也都有不利影响。故煤粉水分的合理控制是水泥厂增产降耗和节能减排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对煤粉水分的合理控制,不论什么煤种均应控制在Mt·ad≤1%,最高不应超过1.5%;对于高内水的煤种如蒙煤,如要增设烘干系统,首先必须核算经济性。广州珠江水泥有限公司提高出磨废气温度的经验值得推广,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进行精细管理,以防煤磨燃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泥》2008,(3):26-26
2008年元旦前夕,130吨从湖北省各地收缴的农药废弃物,在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武穴公司被集中销毁,华新成为我国首次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农药废弃物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就我国许多淘汰和即将淘汰的小型水泥回转窑生产陶粒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小型回转窑生产陶粒的改造方案,并对其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水泥烧成系统发展动向苑金生河北省保定市建材局水泥生产自1824年诞生以来,170年间生产技术历经多次变革。作为水泥熟料的煅烧设备,开始是间歇作业的土立窑,1885年出现了回转窑。以后在回转窑规格不断扩大的同时,窑的型式和结构也都有新的发展,除直筒...  相似文献   

20.
高玉宗 《中国水泥》2013,(10):74-75
1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中国面临城市垃圾之困,是垃圾围城最严重国家,2012年全年产生1.84亿吨垃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一边是无法忍受的垃圾恶臭,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棘手问题。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利用。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经济化和减量化。目前世界上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大体分为:填埋、堆肥、焚烧、协同处置、资源化处理。焚烧是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