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热泵型溶液除湿(HPLD)新风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新风温度、湿度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风温度升高1℃,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0. 9%;新风含湿量增加1 g/(kg干空气),系统COP平均下降率为3. 6%,新风湿度增加导致HPLD系统COP大幅下降,系统新风湿度变化的适应性差。为扩大HPLD系统适应范围,提出了冷却除湿与HPLD组合式除湿系统,以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评价指标,得到组合系统级间新风参数最优状态:温度为21℃,含湿量为14. 1 g/(kg干空气)。夏季典型工况下,组合式除湿系统COP为5. 40,比单一HPLD系统COP提高87. 5%。最后,根据HPLD系统设计参数制作了实验样机,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溶液除湿是一种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湿度处理方式。本文针对热泵式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进行试验研究,对新送风参数、室内外空气参数、系统功耗等进行测试,分析其除湿能力、制冷能力和能效比。结果表明其除湿效果良好,在与地面辐射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室内温湿度达到Ⅱ级热舒适度要求,且除湿性能会随着新风温度或新风含湿量的升高而增强。此外,将新风处理到同样的状态,溶液除湿较冷凝除湿直接节能54.8%,冷冻水温度提高近10℃也间接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溶液除湿节能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无预冷型和预冷型溶液调湿空调系统的溶液浓度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并给出系统补水量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无预冷溶液调湿空调系统,系统补水量与系统性能系数基本无关,随除湿器干球温差的增大或再生器干球温差的减小而增大;对于预冷型溶液调湿空调系统,系统补水量随系统性能系数的增大或再生器干球温差的减小而增大。对不同补水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溶液调湿空调系统应优先采用脉冲式补水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利用Simulink构建由物性、传质单元数、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等计算模块组成的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仿真模型,分别将新风流量、溶液流量、溶液温度和溶液质量分数作为调节手段,分析其对机组送风含湿量的影响,并以除湿率为评价指标评价4种调节手段的优劣,提出适合夏季高温高湿和过渡季低温高湿工况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夏季高温高湿工况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应优先考虑调节新风流量和溶液质量分数;过渡季低温高湿工况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应优先考虑调节溶液温度和溶液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随着干盘管空调系统理论研究与相关产品的不断发展完善,掌握该系统正确的设计方法、判断该系统在不同场合下应用的技术经济性对设计人员尤为重要。本文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预冷型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干盘管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初判工具,定量比较该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城市、不同类型场合应用下的系统用电功率和初投资。  相似文献   

7.
一般家用空调系统只进行温度控制,湿度为被动调节,导致室内人员的舒适感较差。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内设置调湿型新风空调器的方案,通过在新风空调器内设置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对新风进行深度除湿,新风承担部分室内湿负荷,从而实现室内湿度的主动调节。同时通过回收利用除湿制冷排放的冷凝热提高新风送风温度来实现潮湿季节房间内供热除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GB21455—2019,分别对2套变频房间空调器及2套定频房间空调器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变频房间空调器低温制冷工况选用实测法得到的APF高于公式计算法得到的APF,定频房间空调器的APF接近。根据测试结果和测试成本,建议变频房间空调器测试时低温制冷工况选用实测法,定频房间空调器测试时低温制冷工况选用公式计算法。  相似文献   

9.
严寒地区冬季需要供暖来保证室内温度,在封闭的房间为了保持室内空气品质需要通风换气,加热新风需要消耗热量,采用传统的新风/排风热交换装置可以回收部分排风热量,但仍有部分热量排至室外。实验利用热泵原理,吸收热回收器排风中的废热,并将这部分热量转移到进入室内的新风中,从而在满足空气品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新风能耗。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超低温工况下,纯电动汽车普通热泵空调系统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制热性能衰减严重,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供热的突出问题,本文结合现有的低温热泵循环技术和汽车空调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混气型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并设计搭建了混气型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试验台,通过实验对其系统性能进行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车外环境温度为10℃时的工况下,该系统制热量较电动汽车普通热泵空调系统制热量提升20%左右;车外环境温度为-20℃时的超低温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可控制在60℃以下,系统EER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硅藻土复合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作义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5):48-49,53
利用改进淀粉对硅藻土/白水泥进行复合改性后获得5种调湿材料,通过设定不同工况,并与间歇空调配合,对改性后的调湿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确定了一种高效且经济的调湿材料配方,并对其中的调湿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溶液调温调湿技术已广泛运用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控制中。对四川绵阳某高校教学楼溶液调温调湿机组空气预处理器进行优化设计,即采用自编UDF程序,数值计算空气预处理设备除湿量及除湿效率与肋片参数的变化规律。当提高空气处理器的进水温度,优化肋片其他设计参数:肋片高度不宜超过19mm;厚度在0.10mm-0.25mm,间距在2.2mm-2.4mm;气流速度在1.7m/s-1.9m/s之间时,能满足除湿要求。同时采用高温冷水的空气预处理器比低温水时的效率更高,故采用高温冷源进行冷却减湿更为节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测试了硅藻土调湿材料的强度、耐水性、调湿性能,并根据扫描电镜微观分析及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研究了硅藻土材料的调湿机理。研究表明,通过无机改性掺合料的作用,可以使硅藻土调湿材料28和60d抗压强度分别大于5和6 MPa,软化系数分别达到0.65和0.74。硅藻土调湿材料的最大平衡含湿率近20%,且吸放湿速率高,具有优异的调湿性能。硅藻土调湿材料对空气中水分子的作用主要为毛细孔道效应和表面化学作用,其次为表面物理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客车热泵型空调机组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KLR29热泵型客车空调机组,经地面静置试验和装车运用试验,表明采用热泵型空调可节省投资、节约能源、可创造出舒适的车内温度和湿度环境。建议对热泵型客车空调机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及扩大试验,逐步完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溶液式空气调湿技术的中国专利,从年度授权量,申请人类型,系统设计,结构部件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剖析,旨在把握溶液式空气调湿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溶液式空气调湿技术正朝着能源驱动多样化,多能源互补利用,空气预处理与热回收,除湿器/再生器改进以及技术应用等几个方向发展,系统匹配、系统控制等应用关键技术将成为溶液式空气调湿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风冷冷(温)水机组(热泵型),系使用灵活,组装简便,可置于室外,不需要机房,设备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冷却水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低的制冷装置,广泛用于商业、民用和工业空调领域。由于这种机组可采用模块式设计与生产,因此可以方便地匹配多种产冷量,在多机运行条件下,具有部分负荷调节能力。同  相似文献   

18.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节流机构、不同除霜方式对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性能的影响,在空气源热泵机组上对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作为除霜节流机构,以及采用“四通换向阀直接换向除霜”和“压缩机停机四通换向阀换向除霜”2种除霜方式,进行了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膨胀阀的除霜时间比热力膨胀阀的短12s,即减少11%。笔者提出采用电子膨胀阀+压缩机停机四通换向阀换向除霜模式的结合,具备四通换向阀换向除霜的除霜强度,解决了“奔油”等部分缺陷,而且采用电子膨胀阀进行除霜可缩短部分除霜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盘管被冻裂的原因,提出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并通过案例计算,说明冷热盘管共用的判别方法。对冷藏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低温空调场所,计算表明,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条件下,低温空调冬季热源供液温度可以适当降低,以利于减少一次热源与二次热源间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兰渝高铁线上南充北站站房溶液调湿空调机组系统的施工进行总结,简述施工工艺,从能耗的角度对热湿独立处理的空调系统与传统冷凝除湿空调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阐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