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文林 《四川建材》2021,(4):83-84,86
以深圳前海交易广场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系统研究了桩基施工微扰动作用下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隧道管片测点水平振速和变形峰值均大于测点竖向振速和变形峰值,桩孔底深度为4m时,测点2的水平方向和竖向峰值变形最大值均大于其他测点.桩孔距既有隧道不同水平距离时,地铁隧道管片峰值变形和峰值振速最大值均位于...  相似文献   

2.
杨武林 《四川建材》2021,(4):151-152,161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交通体系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地面道路空间有限,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地铁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是新建地铁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总会产生穿越既有地铁线路的现象,为了保证既有地铁的安全以及满足新建地铁的要求,人们逐渐研究出新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以保证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暗挖隧道施工对既有桩基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针对广州地铁五号线西村站暗挖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有限差分方法,论证了地铁车站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其附近的既有桩基的受力特性及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关键工序和有效、合理的预加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桩侧呈负摩阻力状态,对桩基的受力非常不利;高架桥桩基最大轴力递增了30%,最大弯矩递增了2倍多,安全系数降低了40%,相应地高架桥桩基承载能力降低了40%,需注意关键工序施工;高架桥桩基属于端承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桩端承载力不足,需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人行桥桩基内力变化不大,但位移较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视上部结构的变化:人行桥桩基属于摩擦桩,但桩周土体剪应力标准值小于计算剪应.也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4.
盾构施工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美 《山西建筑》2009,35(17):297-298
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预测分析了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隧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层条件较好,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线影响较小,可不预先采取加固措施,但仍需加强监控量测,优化施工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地铁8号线盾构区间穿越某桥梁为背景,针对本工程对变形控制的要求高、安全风险高等难点,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对桩基托换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并进行了监测分析,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值分析法创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调整桩基与隧道的相对位置、隧道埋设深度、水平净距、桩基本体半径等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地探讨静压桩基施工给既有地铁隧道带来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对桩基侧面施工操作时会使隧道局部形体出现较大的改变,并且伴随桩身与隧道水平净距数值的增加,在传递过程中变形量值呈现出渐进式衰减态势,扰动因素给浅埋隧道带来了较显著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形变;桩基半径扩增同样会使隧道结构变形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地下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在实际施工中,地铁施工通常存在穿越既有桥梁桩基的情况,甚至有一些桩径大埋深深的桥桩基础,这不仅增加了地铁隧道的施工难度,还对既有桩基结构物有一定的影响,往往妨碍地铁隧道的正常施工。按经验,这时一般都会考虑采用桩基托换技术。因此,拟建某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铁区间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越秀南~东湖区间是左、右行车和停车、折返的多功能区间,在停车、折返线区段形成了四线大跨度断面,该区段施工分部多、工序复杂,浅埋暗挖施工安全与其地面上方的五层住宅楼使用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分析既有地面建筑与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采用地层模式对上述断面进行了施工动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稳定、支护结构安全,但地面建筑附加作用对地表沉降、隧道结构受力均有不利影响,施工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加强地面和洞内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受原先城市规划的制约,新的地铁隧道在施工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部分穿越既有建(构)筑物的基础。本文以深圳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某立交桥为例,对桩基托换设计、施工工艺及其关键工作等做了详细论述,为在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既有桥梁桩基托换和承载力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近距离已运营地铁隧道桩基设计的敏感性参数和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桩基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采用旋挖桩施工工艺,总结了此类工程桩的施工控制要点,确保工程施工优质安全与快速的同时,保护地铁运营的安全,为此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某市市政主干道建设过程中下穿高速公路处须修建3条车行隧道。隧道与既有高速公路高架桥桥墩相遇,须对既有6个高架桥墩基础进行结构托换。通过对其结构托换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控制因素分析、结构处理,施工要求及监控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介绍,以期为今后结构托换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路平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zk2):923-927
某拟建立交桥工程桥墩采用桩基础形式,共8处上跨已运营的天津地铁2号线浅埋隧道,立交桥桩与隧道的最小净距为6.5 m。由于土质软弱、桩顶荷载大、桩距隧道近的特点,桩基施工及桩基承担的荷载均将可能对隧道产生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了立交桥桥墩桩基础的成孔施工、运营期桩基承担荷载在土中产生的应力扩散对既有隧道结构和轨道变形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单个承台桩基础及考虑多个承台桩基础叠加效应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变形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的地铁建设,桥梁桩基托换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铁工程建设。本文重点对某地铁线路某区间的桩基托换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希望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仁宏 《城市建筑》2014,(29):240-240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的地铁建设,桥梁桩基托换技术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铁工程建设。本文重点对某地铁线路某区间的桩基托换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希望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京地铁3号线部分路段小净距穿越高架桥桩基问题,适当简化后建立了隧道、管片及桩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地铁盾构小净距穿越高架桥对地表和桩基的受力和变形将会带来影响,地表最大变形量大于桩基顶部变形量,隧道右帮下侧管片出现应力集中。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现场监测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建议今后施工时控制好施工参数,加强跟踪监测,必要时进行跟踪注浆加固。研究结果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冬华  张志强 《山西建筑》2009,35(31):340-342
通过分析桩基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论述了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针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实施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指出完善的资金、技术、制度保证体系是提高环境管理质量及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勇 《山西建筑》2009,35(11):102-103
介绍了某既有车站信号楼框架结构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给出了其主要的工艺操作要点、具体的施工措施以及复合地基静载和动载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一般的盾构施工,近间距盾构施工中后行隧道施工不仅难度大、风险高,还会造成既有隧道的结构变形和位移,降低既有隧道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近间距盾构施工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支持。依托某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三阳路过江超大直径隧道近间距盾构施工实例,根据其工程特点归纳出典型风险指标,并基于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云模型评估方法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估。实际施工中结合评估等级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了工程施工安全,同时也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可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玉珍 《山西建筑》2011,37(32):62-64
以石武客专某大桥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探讨了繁忙铁路干线旁长大桩基施工与安全防护技术,分别阐述了桩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和桩基施工工艺及其相关注意事项,为今后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戴洪军  成虎 《建筑经济》2012,(7):97-100
根据低碳经济中的碳排放研究成果,构建桩基工程的碳排放模型;以1000延米PHC桩为对象,列出材料与能源消耗清单,在此基础上估算新制桩基及既有桩基再利用的碳排放量,对比得出既有桩基再利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