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蒙蒙  王丽霞 《纺织学报》2015,36(12):109-113
为分析圆装袖肩部造型结构对其静态造型和动态舒适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制作圆装袖样衣以及进行样衣动静态试穿实验,研究肩部造型要素对圆装袖结构设计的影响,并建立圆装袖样衣静态美观性、动态舒适性以及手臂活动角度预测方程。研究表明腋下造型对样衣静态美观性的影响最大;手臂侧举45o袖肥对样衣动态舒适性的影响最大;静态美观性好的样衣动态舒适性差;利用预测方程可以预测圆装袖的动静态穿着特性,为设计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毛纺科技》2021,49(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女装呈现出"新艺术"典型特征。为探索此时期欧洲女体肩部曲面与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纸样中肩凸浮余量的处理方法,以此时期女装肩部纸样结构做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调查、样本数据分析、样衣实验等研究方法,讨论了纸样中肱骨凸起和锁骨内凹、肩胛骨凸起、肩线处的结构特点以及浮余量消除方法,实现"人体—纸样—服装"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服装合体的造型效果。并通过肩部样衣的复原与制作,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欧洲女装肩部结构形成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从人体工效学的角度分析了服装过肩结构与人体肩部形态特征之间的关联,结合修身型男衬衫过肩结构参数的优化实验,研究了过肩结构设计参数对服装造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肩部特征对修身型服装过肩结构具有制约作用,当过肩结构参数达到人体肩部形态要求时,服装整体造型效果的人体工效学评价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耸肩袖是一种肩部翘起的非常规袖型,肩部立体感强、外形干练。通过剖析人体肩部造型,分析耸肩袖的结构变化规律,对新型耸肩袖的造型及结构变化进行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介绍了飞檐的外在形态特点和内在的形式美感,分析了女装肩部的结构造型设计要素,力求挖掘飞檐的形态美感以应用于女装肩部结构造型设计之中,创新女装肩部结构造型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影响肩袖造型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大量结构图参数与对应的成品参数测量,建立男西服肩部几何模型,对不同年代的西服肩部立体形态进行分类。课题深入到影响肩袖造型的不可见元素——袖山衬料,分析袖山填充材料的结构外形和结构配置数据,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结构形态的袖山衬料(不同曲率)对成品西服袖山部位形态的影响,得出袖山形态与袖山衬料结构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掌握结构参数与成品几何形态间的关系控制肩袖部位造型,为服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衣领作为服装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服装细部体现的点睛之笔.而连翻领作为结构活跃、应用范围广的领型一直备受关注,且研究切入点各异.为此,基于前人研究,以女性肩部造型为切入点,将肩斜参数与连翻领结构因子融合,通过实验制作、数据提取与分析、虚实评价等过程,获取了肩部造型对合体连翻领松量的影响情况,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连翻领结构设计体系,并为高校教学及企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肩部夸张造型中的翘肩造型为依托,以有分割线的翘肩装为研究对象,通过制作系列样衣及主观性评价体系,获取了舒适性和美观性评价数据,量化分析了分割线位置变化对翘肩造型的影响,为有分割线翘肩造型的美观性、舒适性的和谐统一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衣》2014,(8):22-23
肩部作为女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可以成为服装设计的亮点,通过肩线的长短、高低、凹凸的结构性变化,塑造出肩部造型的不同风格,衍生出风格迥异的服装款式。肩部造型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设计师的高度重视,并且加强了服装中用肩部造型设计凸显服装的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丹 《辽宁丝绸》2011,(3):30-31,29
肩线的处理是设计师表现设计风格的主要手法之一,肩部造型能够衍生出许多风格各异的服装。尝试从时尚轮回的视角解析不同历史时期服装肩部的夸张造型特点,探讨肩部设计和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等的密切关系,并分析如今的肩部造型设计所彰显的服饰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效学的服装肩部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服装肩部造型设计作为切入点,本着追求人体装饰美及运动舒适性两者完美统一的宗旨,对肩部外观造型与运动适应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发展,服装设计师为了寻求服装的差异性,开始对服装的外部造型进行研究,女性肩部造型的变化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服装肩部造型的变化决定了整个袖子的变化。衣服中的肩膀和衣袖是相连的,因此不管从产品设计还是实用功能上来看,肩膀都是服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肩部线的处理是设计师展示设计风貌的一个主要方式。文章主要从时尚轮回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历史时代中夸张的肩部造型及其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等的相互联系,从而研究和阐述了由于各类时代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设计流派的产生,在新时代中肩部造型的大胆设计所产生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女西装为例,采用图片收集、软件测量、统计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对影响肩部外轮廓造型的结构因子——肩斜度、肩斜线、袖窿夹角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并划分肩型影响因子(肩斜度、肩斜线、袖窿夹角)的区间范围,以此得出肩部外轮廓造型的划分方法,为肩部廓形流行趋势预测提供理论数据依据,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肩线的处理是设计师表现设计风格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肩线的长短、高低、凹凸的细微变化,可以塑造出肩部造型的不同风格,衍生出风格迥异的服装款式.从时尚轮回的视角解析不同历史时期夸张的肩部造型和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的密切联系,并探讨与解读随着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设计流派的形成,新世纪肩部造型的夸张设计所具有的多元化和国际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袖山"是服装款式中围绕人体臂根与身躯肩部转折造型的服装立体形态结构,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把握人体形态与款式造型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基于人体臂根、肩部构造特征与功能需求出发,并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对其部位功能与款式形态的相互适应性进行了原理解构分析。结果表明:人体臂根、肩上与服装袖山、衣身结构呈"凸"省形态,人体臂根、腋下与服装袖山、衣身结构呈"凹"省形态;袖山与袖窿弧线形态相互配合,必须以其"凸"、"凹"省形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内部结构与上肢静、动状态下的适应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垫肩的使用影响到服装肩部造型。通过立裁的方法,探究垫肩的高低对肩斜度以及肩宽的影响。通过不同垫肩厚度、不同肩宽35件试衣的主观评定,对各数据相关性分析得到:要使得肩部造型美观,肩宽和垫肩厚度应呈正比关系,而肩宽与肩斜度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设计贴体上衣的结构时,应将乳峰周围、肩部、背部的多余松量去除,才能使衣服更贴紧这些部位.不至于外露胸部而产生不舒适感,并能塑造更好的立体造型。  相似文献   

18.
缪晓燕 《江苏丝绸》2010,39(3):48-49
分析了服装结构设计中肩缝部位易出现的问题,从人体肩部的形态、结构方面出发,分析了影响服装肩缝尺寸稳定性和肩缝变形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省道转移和工艺处理,以降低服装的肩缝变形,提高服装肩部造型的美观性,为服装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杨  申鸿  吴晶 《纺织学报》2019,40(11):151-154
为了给女装肩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探究女装肩部结构与袖窿结构的关系并建立二者的理论研究模型,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利用不同厚度的垫肩改变肩斜度从而改变肩部结构,通过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在衣片平面展开图上对肩斜度、袖窿夹角进行精确测量,并对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制作成衣,对比用传统比例制图法与用实验结果制图的成衣合体度。结果表明:垫肩厚度与肩斜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女装肩部结构变化影响袖窿夹角大小,且肩斜度与袖窿夹角大小呈线性相关关系;运用线性回归关系辅助制图进行女装结构设计,其合体性优于单一的比例制图法。  相似文献   

20.
领子是上衣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服装的视觉中心,领子与衣身关系紧密,因其结构必须考虑人体颈部、肩部和躯干,因此造型较为复杂。通过分析领子结构设计原理来把握领子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而完善服装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