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从自然界中寻找一种果胶酶生产菌株,在果胶平板上经过筛选、复筛,分离出产果胶酶生产菌株,并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最适温度、最适接种量及发酵周期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得到的产果胶酶菌株在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3℃、接种量为30%、发酵周期为56 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优化后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大连海域的海参肠道中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较高的海洋细菌HS-A156,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enBank检索号KC166863)。对菌株HS-A156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蛋白酶最适作用pH为9.0,在pH 8.0~11.0性能稳定;最适作用温度为40℃,在25~45℃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对该菌株产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牛肉膏1.0%、酵母粉2.0%、CaCl20.0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初始pH 8.0、发酵温度30℃、接种量3%。经过优化后菌株HS-A156产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538U/mL,比优化前的产酶量提高了3.7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淀粉酶的高产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淀粉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B5.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碳源为质量分数为2.0%的淀粉,最佳氮源为质量分数为0.5%的酵母膏加质量分数为0.5%的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溶氧量为50 mL摇瓶装15 mL培养基,最佳产酶时间为48 h,培养基中同时补充质量分数为0.05%的MgSO4、质量分数为0.05%的CaCl2和质量分数为0.005%的FeSO4时可大幅提高酶活力.菌株B5液体发酵产酶活力最高可达158.89 U/g,该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值为5.0.  相似文献   

4.
从养殖柞蚕周边的土壤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一株能够产生蛋白水解酶的菌株G1。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等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uteibacter anthropi。当培养温度为47℃,将菌株按4%接种量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为8.0的培养基中发酵96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量达到1 520U/mL。  相似文献   

5.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诱变育种及其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壳聚糖酶产生菌株Penicillium sp.ZD-Z1进行筛选,再经紫外诱变得到一株产酶活力较强的菌株,活力为0.58 U/mL.采用三因素(温度、pH、转速)四水平正交分析,所得到菌种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28℃、培养基初始pH4.5、摇瓶培养转速190 r/min.用发酵粗酶液对4%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290 000)水溶液进行降解实验,水解24 h后测得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920,降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将自然界筛选得到的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野生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 TMa-91 1 8,该菌株的产酶最适条件为 :稻草粉和麸皮的质量比例为 8∶ 2 ,培养基含水量质量分数为 65% ,发酵时间 72 h,发酵温度为 30℃。该酶最适反应 p H为 4 .4 ,最适反应温度为 50℃ ,最佳浸提条件为4 0℃蒸馏水。  相似文献   

7.
果胶酶高产霉菌的筛选及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平板菌落法从腐烂的南果梨中筛选果胶酶的生产菌株,以沉淀圈确定胞外果胶酶的存在;通过固态发酵培养,采用次碘酸钠滴定法测定比较果胶酶活力,筛选得到1株果胶酶高产霉菌,命名为As2,其菌丝为有隔多核菌丝,以分生孢子形式繁殖;同时对As2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47.5 g麸皮,苹果渣2.5 g,质量分数为2.5%(NH4)2SO4溶液50 mL,pH 4.0.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128mL广口玻璃瓶装量50 g,接种比例20%,30℃恒温发酵96 h,干曲果胶酶活性可以达到6 635 U/g.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微杆菌Z4发酵的几丁质酶得率,利用摇瓶研究了发酵温度、初始pH、装液量等对于发酵产酶的影响.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Z4产几丁质酶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产酶的影响最大,具有显著性.最佳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7,接种量6%,三角瓶装液量60mL培养基/250 mL三角瓶.在该条件下发酵液酶产量达到4.13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9.6%.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D-塔格糖的安全生产,筛选获得了一株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D-tag1.以菌体生长量和产酶量为依据,对碳源、氮源、发酵温度和发酵初始pH进行优化,提高其产酶能力.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条件,在初始pH 6.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 h的最适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实验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较高胞外分泌β-葡萄糖苷酶能力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As.n.XEC-1,并对其液体发酵产伊葡萄糖苷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2℃,发酵周期7d,摇床震荡频率200r/min,装液量500mL的三角瓶中装量为60mL,接种量8%,伊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酶活由原来的130u/mL提高到192u/mL.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值为4.6,在45℃以下时酶稳定性较好,在pH3.0~6.0之间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烟叶中有害成分,提高其燃吸品质,从片烟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果胶酶高产菌株克雷白氏杆菌(Klebsiella sp.),并对此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应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和发酵初始pH。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烟末添加量3.30%,硫酸铵添加0.35%,初始pH7.2。经摇瓶发酵验证,当初始pH7.2,烟末添加量3.30%,硫酸铵添加0.35%时,该菌株发酵产果胶酶活力最高,达到15.07U/ml。  相似文献   

12.
将自然界筛选得到的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野生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TMa-9118,该菌株的产酶最适条件下为:稻草粉和麸皮的质量比例为8:2,培养含水量质量分数为65%,发酵时间72h,发酵温度为30℃。该酶最适反应PH为4.4,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佳浸提条件为40℃蒸馏水。  相似文献   

13.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茵株BE40-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4.
菊粉酶酶源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天然样品中筛选出28株菊粉酶酶源菌株,经过复筛,得到产菊粉酶活力高于5.0u/mL的菌株9株,其中黑曲霉5株,酵母4株,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后,确立了酶母Y108产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麦芽糖8.0%,蛋白胨1.6%,(NH4)2SO40.5%,NaCl0.3%,K2HPO40.5%;pH.4.5,在32℃摇瓶150r/min条件下,培养72h,Y108酶活力为46.42u/mL。  相似文献   

15.
提取麦冬皂苷用酶的微生物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麦冬总皂苷提取率,采用生物酶法提取麦冬总皂苷,筛选得到产酶微生物Absidiasp.O8s菌株.通过实验确定了该菌产酶的最适条件:诱导物为豆粕,诱导物浸出液在培养基中的体积分数为15%,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为5 d.  相似文献   

16.
果胶内切酶普遍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但天然来源的果胶内切酶分泌量低且提取困难,因而不能满足生产和实验的需要。以腐烂水果、果园泥土、大曲等为分离材料,筛选得到了果胶内切酶高产菌株GJ 1。对菌株GJ 1进行发酵培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菌株GJ 1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ρ(麸皮)=30g/L,ρ[(NH4)2SO4]=10g/L,ρ(玉米粉)=20g/L。菌株GJ 1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0℃,时间36h。  相似文献   

17.
果胶内切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胶内切酶普遍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但天然来源的果胶内切酶分泌量低且提取困难,因而不能满足生产和实验的需要。以腐烂水果、果园泥土、大曲等为分离材料,筛选得到了果胶内切酶高产菌株GJ-1。对菌株GJ-1进行发酵培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菌株GJ-1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ρ(麸皮)=30g/L,ρ[(NH)2SO4]=10g/L,ρ(玉米粉)=20g/L。菌株GJ-1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0℃,时间36h。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麦冬总皂苷提取率,采用生物酶法提取麦冬总皂苷,筛选得到产酶微生物Absidiasp.O8s菌株.通过实验确定了该菌产酶的最适条件:诱导物为豆粕,诱导物浸出液在培养基中的体积分数为15%,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为5 d.  相似文献   

19.
菌株N235产海藻糖合酶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筛选得到的海藻糖产生菌N235(Pseudomonas sp)的培养温度、初始pH、溶氧量、接种量、渗透压、培养时间等参数对菌体生物量和单位菌体海藻糖合酶酶活力的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最佳酶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5-6、装液量100mL/500mL三角瓶、渗透压浓度为5%NaCl、培养时间为64h,在此条件下,酶活达到252U/g干菌体。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产碱性蛋白酶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利用酪蛋白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沈阳化工学院附近农田土壤中筛选得到了产碱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细菌B1.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培养基中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60g/L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40g/L NaNO3,最适初始pH值为9.0,最适溶氧量为50mL摇瓶装20mL培养基,最适接种量为质量浓度200g/L,且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0.5g/L的K^+有利于菌株B1产碱性蛋白酶.该方法简便、直观,很适合大量、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